新闻发布
2006年
-
2006年2月17日
深水埗重建项目启动 改善环境 增添地区特色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宣布启动三个总值二十五亿三千万元的重建项目,以改善深水埗区六百八十户家庭的居住环境,并建造以玉石为主题的小型广场-「玉翠坊」,令该区的地区特色更为丰富。 该三个相连的项目位於深水埗海坛街、桂林街及北河街。市建局建议以综合重建方式,以一个发展计划的形式,向城市规 划委员会提出规划申请。重建计划的地盘面积约共八万平方尺,是二○○二年以来,市建局在深水埗区自行推动或与香港房屋协会合作推行的重建项目之中,最大型 的一个。 市建局今日派出约一百三十名职员进行冻结人口调查,以核实受影响的住户人数及物业使用状况资料。他们会尤其留意需要特别援助的居民,例如长者、伤残人士、新来港人士及单亲家庭。由市建局委托成立的救世军社工队亦会在场,跟进他们的需要。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李敬志说,项目范围内共有三十七幢战後住宅楼宇,部份更早於一九四九年兴建,一般楼宇状况相当残破。 李先生说:「估计项目范围内共有三百八十五个物业业权及六百八十户家庭。从我们过往在深水埗的项目经验来看,由於 重建范围内大部份楼宇状况相当残旧,如果勉强不断维修,并不符合经济效益。相信业主及租客会欢迎有关计划,因为重建发展可说是彻底长远改善该区居民生活环 境的唯一方法。」 市建局将会按照《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五条,以发展计划形式进行该项目,并会在短期内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发展计划草图。 他补充说:「在取得城规会及特首会同行政会议的批准之後,我们才会根据当时的政策,展开物业收购工作和处理租客的补偿或安置要求。初步预计补偿及安置费用约为十一亿元或项目总发展成本的百分之四十四。」 项目预计将於二○一三年落成,提供六十万零六百平方尺的住宅楼面用地及十二万平方尺的商业零售地方。 此外,项目将会提供两项匠心独运的特色建设,以供地区人士享用;其中之一是在现时的玉石市场及项目地
-
2006年1月21日
第一百幢市建局维修楼宇完工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郑维新今日(星期六)表示,若果政府提出的强制验楼计划建议得以落实,市建局一定会增拨资源,配合全新的局面。 市建局今日在湾仔联发街洋紫荆园举行仪式,庆祝市建局自愿楼宇复修计划下,第一百幢楼宇-同胜大厦-完成复修工程。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在郑维新、市建局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谭惠珠及行政总监林中麟陪同下,主持仪式。 孙明扬局长致辞时表示,「相信参与过市建局复修计划的业主都亲身体会到妥善保养楼宇的好处,包括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物业价值和减低楼宇保险费用等。」 他说:「政府自去年十月展开『强制验楼公众谘询』以来,积极透过不同渠道,听取市民大众的意见。谘询文件内建议推行的强制验楼计划,正正希望在保障公众安全之余,可为楼宇业主带来同样的好处。」 郑维新主席说,强制验楼计划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建议,是根本解决香港日益严重的楼宇老化问题,最必要而又正确的起步点,与市建局的自愿复修计划亦是相辅相成。 他续表示:「如果有了强制性验楼,就会促成一个良好的楼宇保养管理框架和制度。市建局可以在这个新框架之下,提供协助,令业主实际进行维修时,做得更好和更顺畅。」为了社区和业主本身的利益着想,市建局希望社会大众可以积极回应政府的建议。 市建局在两年多之前,开始推行自愿楼宇复修计划,其中包括物料资助计划和贷款计划。至今已经有一百幢楼宇完成复修 工程,另有五十六幢大厦的工程正在积极进行中;受惠的住宅单位总数,达到一万三千多个,是过去四年市建局所有重建项目的三倍多,显示了楼宇复修在整个市区 更新策略之中的重要位置。 市建局在湾仔区的楼宇复修工作,获得业主的大力支持。以楼宇复修的参与程度来说,在九大更新目标区之中,湾仔区是全港之冠。湾仔区已经有三十幢楼宇,在市建局的协助下完成复修工程。另有十一幢大厦在筹备和施工中。 在过去两年,市建局根据实际经验,不断
-
2006年1月14日
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 社区参与规划设计
逾百位来自观塘社区和区外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和代表,今日(星期六)在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举办的工作坊上,使用立体影像的电脑技术,发挥创意,共同构想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的规划设计。 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将会是市建局历来最大的单一重建项目。今日的工作坊,是创新地首次利用立体影像的电脑技术的社区工作坊,让专业人士和一般社区持分者,一起动手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坊又安排一组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在场提供协助,将参与者的愿境和构想,即时利用电脑立体影像,塑造成为不同的规划方案和设计布局。 三家已接受市建局委托的建筑顾问公司,将会参考工作坊的结果,为观塘市中心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方案。这些方案会公开展览,以收集和了解地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观塘市中心项目占地达5.35公顷。市建局准备在2007年3月底之前,为这个耗资数以百亿元计的项目,提出规划申请。市建局在去年11月成立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希望透过主办工作坊,让观塘区内外各界人士,包括受影响居民、社区领袖、商界人士、规划师、建筑师和社工等,在项目的规划初段得以直接参与。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主办设计工作坊是体现「由下而上」的项目规划模式的有效途径。让不同背景的地区人士亲身参与规划设计,以创意结合务实的手法,共同塑造未来的社区。 他说: 「透过这个工作坊,市建局不但可以深入了解社区的期望和诉求,同时亦加强了市建局与地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明白这个超大型项目的限制和机遇。」 他指出,「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不纯粹是市建局的项目。它规模庞大、问题复杂,涉及的业权数量超过1,600个、居民人数约4,000人。在重建的过程中,我们亦需要维持公共设施运作无间。这些都需要市建局和居民的通力合作。我们会尽量吸纳各方面的意见,融会贯通,令观塘市中心的规划,更为完善。」 他说:「我们必须掌握这个难得的机遇,使这个项目不但成为廿一世纪,东
-
2005年12月25日
市建局与地区组织 推广楼宇复修文化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鼓励业主自愿进行楼宇复修工程,工作进度理想,至今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幢楼宇参与计划,令超过一万二千户家庭受惠,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市建局高级经理邓堃霖说:「市建局在两年前以试验形式推出楼宇复修计划时,外间人士初期大都抱怀疑态度,认为市建局提供百分之十的物料资助只是『出豉油』,难以鼓励业主『出鸡』。」 市建局凭着实践经验,不断改良计划的细节,以及推出配套措施,例如鼓励银行为复修楼宇提供优惠的按揭贷款计划,以及资助复修楼宇购买第三者保险等,令到更多旧楼业主动参与复修工程。现时的资助额上限,亦已增加至工程总开支的百分之二十,或每户三千元。 「市建局提供的物料资助对业主固然重要,不过同样重要的,是市建局派出本身的专业人士,为业主提供意见,调和业主之间的争议。」邓堃霖说。 为了鼓励更多楼宇参与市建局的楼宇复修计划,市建局在去年开始委托地区的非政府团体,在五大服务区内(大角咀/ 旺角、深水埗、油麻地、湾仔及中西区)协助推广楼宇复修文化。透过家访、街头展览、简布会等机会,至今已接触逾四千人次。成功协助十七幢大厦成立业主立案法团,以及转介十三幢大厦参与复修计划。 旺角陈庆社会服务中心是其中一家协助市建局,推广楼宇复修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大角咀家庆楼一期不久前便因为陈庆中心的转介,参与了市建局的复修计划。 家庆楼楼龄逾四十年,但直至去年才正式成立业主立案法团。家庆楼一期业主立案法团委员黄监辉表示,大厦以前只有互助委员会。数年前大厦业主已经收到屋宇署的维修令,但无奈乏人统筹,以致迟迟未能展开维修工程。 「此外,大厦内六成的业主都是年老长者,要筹措一笔维修经费,并非易事。加上无人愿意主动牵头,结果一拖再拖。」他说。 直至去年,陈庆中心的社工谭建元接触大厦业主,推介市建局的楼宇复修资助计划,并游说他们成立业主立案法团。 黄先生说:「家庆楼
-
2005年12月16日
市建局启动福全街 / 杉树街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宣布启动一个二亿六千万元的大角咀福全街 / 杉树街重建项目,一方面改善约三百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藉着绿化的建筑概念,创造一个小绿洲式的住宅建筑。 市建局自二零零二年年初开始,已经先後在大角咀旧区推行了四个重建项目。同时,该区由二零零三年年底至今,亦有十三幢楼宇参与了市建局的楼宇复修计划。两者已合共令到三千一百五十户家庭受惠。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李敬志在新闻简报会上表示,项目范围现有八十个业权。当市建局完成所有法定的审批程序和取得政府的批准之後,便会展开物业收购工作和处理租客的安置补偿问题。 他说:「在重建楼宇内居住的业主,将可取得按『七年楼』准则计算的自置居所津贴。简单来说,补偿额是以大角咀区一间楼龄假设为七年、质素一般的住宅单位的价值来计算。此外,市建局会提供一笔额外津贴,鼓励业主早日出售物业。」 「从过往所有其他同类项目所得的经验,市建局的补偿金有助自住业主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同区或其他地方,重置较新的单位,大幅改善居住环境。」 至於出租或空置物业的业主,由於他们没有需要即时重置物业居住,故此他们可得的补助津贴,是自置居所津贴的一半,另加物业原有的市价。 住宅租客可以获得现金补偿,金额以差饷租值为计算基础。若果他们符合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的安置条件,亦可以选择入住公屋,代替现金补偿。 商业单位的业主或租客,亦可以获得现金补偿,金额以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在二零零一年三月通过的政策为计算基础。所有受影响的业主和租客,可以致电市建局的热线电话25882333,或亲临市建局在区内设置的地区办事处查询,地址是大角咀必发道六十八号地下。 李敬志估计,以现价计算,收购物业和安置补偿租客的开支,约需一亿五千万元。连同日後的建筑、利息和物业销售等开支,整体发展成本估计为二亿六千万元。 发展地
-
2005年12月2日
市建局在西营盘启动新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准备耗资三亿五千七百万元,推行西营盘余乐里 / 正街发展计划,并会在短期内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提交规划申请。该计划将会把一片残破不堪的旧区,转化成为一个历史主题公园和住宅用地。 多年来,重建范围内的居民曾一再促请市建局推行重建,以协助约八十户家庭改善其恶劣的居住环境。 市建局按照《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三条,在今日出版的政府宪报刊载公告,宣布开展这个发展计划。市建局会根据同一条例第二十五条,在数日内向城规会提交规划申请。 市 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李敬志先生今日(星期五)在新闻简布会上表示,项目范围现有四十七个业权。我们必须取得城规会及行政会议的批准之後,才能展开物业收购工 作和处理租客的安置补偿问题。市建局估计重建范围内居住了八十户家庭共约一百八十人。实际人口数字需要待市建局今日约三十名职员进行冻结人口调查後,才能 核实。 李敬志说:「我们很快便会与有关居民和中西区区议会会面,商讨如何推动这个计划。市建局的初步构思,是尽量在地面賸出空间,建造有独特园艺设计的休憩公园,营造怀旧情怀,反映西营盘数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地区特色。」 他表示:「我们需要与居民和区议会商讨後,才能知悉他们是否欢迎现时的初步构思,以决定日後的跟进工作。我们或许亦需要历史学家和建筑设计专家提供协助。」 该建议项目新落成的楼面,集中在一座离地二十多尺的住宅大楼,预计可以提供约二百二十个单位和只有约一千三百五十平方尺的商业楼面。整个地盘绝大部分的地面空间,都会用作休憩公园。 市建局同时会详细勘查在重建范围之内的树木,希望可以最少把其中两棵树龄较大的树木保留下来。此外,休憩公园内亦会种植新的树木和增加绿化空间。 「我们初步的构思是将这个项目发展成为另一个市区小绿洲,为公众提供面积近一万二千平方尺的地面休憩空间,幅盖了整个地盘大部分的范围。
-
2005年11月5日
湾仔总纲构想社区工作坊
近七十位地区人士、专家和学者等今日(星期六)出席社区工作坊,一同为湾仔旧区的总纲构想提出创新的构思和愿景。 社区工作坊由市建局的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办。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致辞时表示,市建局在二零零二年开始推行四大业务策略(4R),亦即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旧区活化及文物保育。市建局这方面的政策和运作模式,仍在不断改良和进行探索,努力回应社会各方面的诉求。 市 建局在湾仔区进行中的重建项目共有四项,涉及的土地面积约共一万八千平方米。此外,区内已有三十幢楼宇参加了市建局的楼宇复修计划,比率为全港九大目标区 之冠。同时,市建局亦决定保育区内十四幢具有建筑学价值的唐楼。故此,市建局希望综合运用四大业务策略,为湾仔旧区的整体发展订定总纲构想。 郑 维新表示,湾仔总纲构想的过程共分三个阶段,由下而上。第一阶段在去年开始,透过香港大学进行社区诉求调查,访问了近千名居民,并且进行聚焦小组访问。第 二阶段则举行了十二次大型的谘询会,向区内一百个大小团体搜集意见,出席人数近二千三百人,收回的意见书约一千七百份。这些意见经整理後,交由今日的工作 坊进行深入研讨。 第三阶段会是将工作坊的结论和建议,交给规划顾问检讨和修订原来的设计构思,再送交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湾仔区议会,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和政府部门讨论。最後由市建局董事会定案。 工作坊由市建局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谭惠珠女士主持,并由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派出十位专业人士,协助整理和汇报分组讨论的情况。
-
2005年11月4日
市建局为观塘项目展开公众谘询
观塘区的社区领袖和居民今日(星期五)举行会议,齐心为塑造一个现代化的市中心,向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出谋献策,热烈地提出他们的愿景和诉求。 市建局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今日举行首次会议,讨论如何透过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全面更新观塘市中心区。委员会成员包括立法会议员、银行家、学者及社工等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该项目估计需要动用数以百亿元计的总发展成本。 委员会主席龙炳颐教授表示:「各位委员在会上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为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寻求最合适的定位和发展方略,确保这个规模庞大的项目会持续可行,成为将来整个观塘区的更新动力主要源头。」龙教授亦是市建局董事会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 龙教授表示,委员会支持以综合重建方式推行这个项目。他说:「居民对现时的环境多有不满,其中包括:居住环境恶劣,尤其是污水产生的问题;交通基建设计过时和不便,以及大部分的社区设施老化和匮缺。」 委员会同意,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应该以三大原则为工作目标: a) 透过自置居所津贴政策(惯称七年楼政策),以一间假设楼龄为七年的住宅楼的市价,补偿自住业主,以协助他们从新置业,改善居住环境。 b) 塑造观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市中心,除了提供商住建筑物之外,并同时建造完善的社区文康设施和交通交滙处,以服务观塘和东九龙区。 c) 确保该区的活力得以持续不断、日益壮大,而且该项目在财政上持续可行。 有委员在会上亦提出多项实际的问题,需要在日後的会议上讨论,包括: a) 如何与各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令观塘市中心项目的规划,可以配合整个东九龙日後的发展需要; b) 如何在重建期间维持区内的交通和公共设施服务;以及 c) 如何照顾区内少数族裔人士的需要等 市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先生表示,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占地逾五万三千平方米,将会是市建局历来最大型的重建 计
-
2005年11月1日
市建局成立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宣布成立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以搜集市民有关观塘旧区更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以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为主,这亦是该局历来最大型的重建项目。 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立法会议员、地区领袖、业主、社工、专业人士、学者、银行和商界人士,任期一年。主席是市建局董事会成员龙炳颐教授。自从一九九五开始,龙教授已经参与市区更新的工作,先後出任前土地发展公司及市建局的董事会成员。 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有关地区的市区更新工作,向市建局提供意见,其中包括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和旧区活化。 该委员会将於十一月四日举行首次会议。预计会集中讨论面积达五点三公顷的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的规划、设计和推行安排。 市建局自二〇〇二年开始,已成立四个分区谘询委员会,观塘是第五个。其他的分别属於中西区、深水埗、湾仔、及油尖旺区。数年来,分区谘询委员会已成为市建局与地区之间的重要桥梁,有助在项目的规划及实施过程中,融入社区人士的意愿和建议。 除了参与例行会议,向市建局提出意见之外,委员会的工作尚包括举办地区工作坊和进行调查研究,以广泛搜集社会上不同界别人士的意见。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市建局十分重视社区人士对有关项目规划的期望和关注。事实证明分区谘询委员会有助我们掌握社区的脉搏,明白地区的真正需要,启迪我们的理想、规划及政策,以及协助我们与社区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郑维新说:「观塘市中心计划将会是市建局历来最大型的重建计划。当项目全面落成後,我们希望观塘市中心项目不仅可以服务观塘区的居民,更会成为九龙东的活动中心。」 龙炳颐教授认为:「由於项目非常庞大及复杂,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成员对当区的深厚认识,以及他们的广泛经验和专业知识,肯定会令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朝着正确的方向展开,以满足公众人士的期望。」 龙教授强调
-
2005年10月22日
市建局加强楼宇复修援助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六)公布一系列的楼宇复修计划新措施,以配合政府加强楼宇管理及维修的政策。 这套新措施紧接着昨日政府公布的楼宇管理及维修谘询文件而推出。市建局在财务及技术上,为现时在物料资助及免息贷款计划下受惠的业主立案法团,提供更多援助。 首先,市建局会提高复修物料的资助金额,由不超过工程总值一成,调高至不超过工程总值的两成,或每户不超过港币三千元。 第二,现时在楼宇复修免息贷款计划下,为有困难的业主而设的一万元最高财政资助,会扩展到物料资助计划。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林伟能说:「这计划将有助推动业主进行楼宇维修,特别是有经济困难的长者业主」。 林先生说:「第三,我们会将现时物料资助计划下提供的专业工程顾问费用资助,扩展至楼宇复修贷款计划下的楼宇。专业工程顾问费用资助额为专业顾问费的一半,最高金额为每幢楼宇二万元。 第四,我们会为有兴趣藉复修工程重新设计楼宇外观颜色组合的法团,提供专业意见。我们希望藉此项服务,测试如何透过大厦颜色组合,令社区焕然一新,特别是一组群的楼宇可以自愿合作,令大厦的外墙颜色互相配合,美化环境。」 市建局於二零零三年十月及二零零四年四月,分别实施物料资助及贷款计划,以鼓励业主自愿进行楼宇复修。估计未来五年,一共会有七百零五幢楼龄达二十年或以上的楼宇受惠。至今,共有约一百四十幢楼宇,涉及一万二千个单位,已经参与有关计划。 林伟能说:「我们相信藉此优化计划,更多业主会参与自愿复修。我们估计,这套优化计划会在现时为期五年的二亿三千万元的预算开支之中,占去一千万元的支出。」 林先生说:「据初步估计,约一万名业主可以在此优化计划下受惠,我们相信参与计划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 自实施两项复修计划以来,市建局已先後推出多项新猷,为参与复修计划的法团提供全面的援助,包括:推动十三家银行为市建局复修计划下的楼宇,提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