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發布

市建局向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計劃業主提出收購物業建議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2月3日)向九龍城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計劃,即第二個重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試點項目(項目*)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物業建議。 重建合作社樓宇涉及處理解散合作社(散社)、修訂地契、分契、散社後由前社員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等手續。已解散的前合作社社員,在取得其單位的業權後,需向政府繳付補地價以撤銷轉讓限制,才能自由轉售其單位。市建局只會待上述所需程序全部完成後,才開始收購項目內單位的業權。 因應重建合作社樓宇的特殊情況,市建局於2021年與政府相關部門及香港房屋協會,協調及制定針對性措施,包括: 提供免費法律支援未解散的合作社進行「散社」; 促成政府以合作社舊樓的「現有用途土地價值」作為評估補地價金額的基礎; 於項目實施「劃一補地價呎價安排」。地政總署會為項目內所有未補地價的物業,評估業主需繳付的補地價呎價,市建局將以被評估為最低的每平方呎補地價呎價為劃一補地價呎價基礎,代業主支付其單位超出最低補地價呎價的部份; 豁免前合作社社員在申請撤銷轉讓限制時需支付的行政費; 考慮到未補地價的前社員需將部份市建局的收購補償用作繳付補地價,政府和市建局亦為合資格的前合作社社員作特別重置安排,讓其可購買由香港房屋協會在啟德興建和管理的專用安置屋邨的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作為選購市建局提供的啟德「煥然壹居」和「樓換樓」計劃單位以外的另一個重置居所選擇。在彈性的重置方案下,亦容許合資格的前合作社社員可以在這三類重置單位中購買最多兩個單位。 本項目涉及28個合作社,其中9個合作社於項目開展時仍未解散。在市建局的協助下,這9個合作社的社員自2022年7月起,陸續完成散社程序並取得業權成為業主;最後一位前社員亦於今年1月取得業權成為業主。 市建局已按照既定程序,委託經公開抽籤選出的七間獨立顧問公司,於2025年1月

市建局嘉許「地膽遊中」義務導賞員 公布延續活動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1月24日)舉行中上環「城蹤遊」「地膽遊中」嘉許禮,表揚「地膽遊中」導賞團的義務導賞員,並宣布「地膽遊中」的延續活動,與商界及旅遊業界合作進一步帶動中上環的旅遊業,為社區持續注入新活力。 嘉許禮在中環街市舉行,出席嘉賓包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救世軍港澳地域地域總指揮麥腓力准將,以及華懋集團資產管理副總裁梁力宏。出席嘉許禮的導賞團義務導賞員獲頒發嘉許狀,並由代表在台上分享參加活動的感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香港擁有許多發展城市漫步路線的優勢條件,例如獨特的歷史文化、不同社區的特色、交通便利、通達性強、治安良好等,大家可以放心日以繼夜穿梭不同地區,不論晝夜旅客都可以安心出行。我感謝市區重建局,透過舉辦『 地膽遊中』導賞團活動,積極發掘中上環區豐富的城市漫步路線,展現中上環的地區特色。」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指,「城蹤遊」計劃有三個成功的關鍵,包括「地膽」導賞員、注入藝術活力,及設定三個「B」元素:利用地區特色(Built Environment)作為活動的基礎、促進社區連結(Social Bonding)和推動地區經濟(Business Environment)。他說:「市建局將中上環的市區更新項目,與區內的特色建築及街道連結,同時需要區內不同持分者、機構及團體一起將社區連結。此外,由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結合區內商店及餐廳的力量舉辦『小街道 大聯盟 地膽推介』消費優惠計劃,令整體環境更加豐富及多元。」 市建局執行董事(商務)區俊豪補充道,市建局能改善城市的「硬件」,但社區持分者的參與才令市區更新有「溫度」,期望將三個「B」推廣到各區。 市建局同時宣布「城蹤遊」計劃的下一步,包括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及旅遊業界,分享「地膽遊中」四個主

市區重建局回應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報告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知悉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公署),已就本局於2024年5月13日向其通報的供應商雲端平台系統安全事件 (「事件」)完成調查,並於今日(2025年1月9日)發表調查報告。本局會詳細審視報告內容,嚴肅跟進並採取適當行動。 市建局接納公署的調查結果,同意若然市建局技術人員在設計涉事登記表格時,就該電子表格平台的軟件進行適時更新,並採用最新版本;又或對表格軟件及數據雲端平台就「數據分享」的參數設定有足夠認知,理應可避免事件發生。 市建局在知悉事件後,以積極及負責任的態度處理,包括即時停用相關供應商雲端平台並刪除有關資料、主動向公署通報事件、發布新聞公報通知公眾、透過電話和發信逐一通知受影響業主及租戶,並向他們致歉,以及與雲端服務平台在港的供應商及其海外總公司,了解事件起因。市建局迅速的跟進行動,確保了事件中沒有個人資料外洩。 除全面配合公署的調查工作並提供跟進測試操作環境的相關資料,以協助推斷成因外,市建局亦主動要求雲端平台供應商/承辦商展開聯合調查,並得悉表格軟件的「數據分享」參數預設值,在該軟件的更新版本已被更改為「預設關閉」。同時,市建局啟動一系列加強保障個人資料的措施,包括: 要求相關雲端平台供應商/承辦商加強售後服務,包括適時通報產品功能的更新並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援; 檢視工作指引,重新評估及優化處理個人資料的工作流程; 委聘審計公司進行全面資訊保安審計; 聘請顧問公司制訂包括管理資料處理者等的政策; 加強各部門和所有技術人員在處理數據安全及個人資料時的培訓和安全意識;及 研發自主平台,以減少依賴第三方平台及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及潛在的保安風險。 本局將總結是次經驗,致力建立一套更穩健的私隱保安框架和保障個人資料的機構文化,盡力減低類似事件發生的機會。  (完)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