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大廈公契 試行「預防性維修」新模式 助業主建立維修財政儲備
我在上一篇網誌,闡述維修工程的工程造價,是業主最為關注又出現不少迷思和誤解的範疇,以及市建局持續優化「招標妥」及「樓宇復修平台」,為業主和法團提供專業意見和技術支援,增進他們有關籌組維修工程的知識和能力。
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私人樓宇,只要保養得宜,壽命一般可以超過75年。而在這漫長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大約每10年一次,進行總共大約6至7次的周期性保養維修,涉及高昂的工程費用。故此,提升業主有關籌組維修工程知識和能力,只是推動樓宇復修的第一步,下一步要處理的,是財政資源問題,因為業主要為樓宇復修提供持續、穩定的財政資源,才能有效實踐;相反,當樓宇出現老化問題才為工程集資,業主便會面對沉重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