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2004年
-
2004年3月16日
深水埗商戶和平遷出
法庭執達吏今日(星期二)到市區重建局的福榮街╱福華街項目的地盤,執行法庭判決,搬遷兩家商舖。 今日的搬遷行動能夠大致上和平完成,市建局發言人對各方人士的合作和克制,表示感謝。 市建局和地政總署會繼續與兩位前業主,商討補償的問題。 若果他們有特別的個人困難和需要,市建局及其重建社工隊會盡力給予協助。
-
2004年3月3日
楊屋道項目邀請發展合作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就荃灣楊屋道項目,邀請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 楊屋道是一個住宅及商業發展項目,佔地約七萬七千八百二十四平方呎,該項目的土地是政府劃定給前土地發展公司的連繫地盤,作為協助推行荃灣市中心重建項目。 有意參與發展楊屋道項目的合作發展商,需要提供資料表明他們具備經驗和財政能力,以符合市建局訂定的要求和條件。 有關的合作意向書必須在2004年3月9日中午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1號新紀元廣場低座10樓市建局總辦事處。 市建局會邀請合資格的發展商正式提交合作標書,預計會在短期内招標。
-
2004年2月27日
莊士敦道項目邀請發展合作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就灣仔莊士敦道項目的重建,邀請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 莊士敦道項目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正式開展全面的市區重建計劃之後,首個完成居民搬遷工作並推出市場的計劃。它位處莊士敦道和船街的交匯處,地點優越。地盤面積約為21,200平方呎。市建局計劃在今年為六個地盤尋找合作發展伙伴,其中莊士敦道項目是第一個。 莊士敦道項目預計會在2007年底落成,屆時可提供的商業和住宅樓面面積,分別約為28,000平方呎和190,000平方呎。 市建局執行董事(規劃及發展)林筱魯表示:「灣仔是市建局九個發展目標區的其中一個。繼過去土地發展公司在太原街和李節街的發展項目後,莊士敦道項目是另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進一步為這個舊區帶來更新動力。」 市建局希望藉著公開邀請私人發展商提交意向書,了解他們對參與聯營合作的興趣。合作發展商將需要負責項目的規劃、發展和營銷的開支,以及發展範圍內五幢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的保育工作。 這五幢建築物包括一列四幢的廣州式騎樓屋,它們在香港已經瀕臨消失的邊緣;以及一幢樓高四層、具有建築特色的戰前舊樓。市建局準備把它們加以保育和改造,適合現代的商業用途。 重建範圍內的大王西街部份會轉為步行街,並加以更新,以作公眾休憩和娛樂之用。 林筱魯說:「我們希望透過莊士敦道項目和區內其他的市建局項目,把灣仔舊區逐步改造成為一處集商住用途、娛樂消閒和購物的好去處。同時,我們會盡量保育在重建範圍內,結構良好、有特色和可以加以改造的古老建築物。」 「整體的意念是綜合運用市建局的四大業務策略,透過重建發展、樓宇復修、文物保育和舊區更新,達致全面而整體化的效果。」 有意參與合作的發展商,需要提供資料表明他們的專業水平和財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訂定的要求和條件。 有關的合作意向書必須在2004年3月8日中午前
-
2004年1月20日
市建局灣仔辦事處 新年假期繼續辦公
灣仔利東街重建計劃是市區重建局成立以來最大型的項目。市建局特別在農曆新年假期期間,開放位於灣仔的辦事處,以方便有關業主查詢及交回收購建議文件。 利東街重建計劃涉及六百四十七個業權。市建局日前已經向所有業主提出收購建議。近日市建局陸續收到業主的查詢,表示希望可以盡快完成有關買賣手續。市建局遂決定在農曆新年的初一至初四(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期間,特別開放位於灣仔道二十八號忻怡閣地下的灣仔地區辦事處。辦公時間由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正。 如果居民有任何查詢,歡迎他們致電25730638,與灣仔地區辦事處的當值職員聯絡。
-
2004年1月12日
市區重建局更新灣仔舊區的新里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更新逾百年歷史的灣仔舊區的工作,今日(星期一)向前邁進重要的一大步。市建局正式開展莊士敦道重建項目的地盤拆卸工程,該項目總發展成本達九億一千七百萬元。 位於莊士敦道及船街交界的地盤,面積約二萬二千二百平方呎,為市建局自二零零二年三月展開重建項目以來,第一幅成功徵集的地皮。 今日,一群過去曾經在項目範圍內居住的街坊,抱著愉快的懷舊心情,重遊舊地,與市建局職員攜手主持一項拆卸舊樓的典禮,啟動項目的商住發展工程。 然而,重建項目內的所有樓宇,並不是全部都要拆卸,市建局已經決定保存五幢甚具特色的戰前樓房,包括莊士敦道一組四幢廣州式「騎樓」樓及船街一幢四層高的商住樓,把它們重新設計和翻新,成為具有生活品味特色的現代商用樓,創造商機。 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認為,除了給予業主及租客補償外,順利成功收地,對市建局來說,亦是一次全新而難得的經驗。 林中麟說:「在收樓過程中,補償和安置並非市建局唯一重要的考慮,同樣重要的是如何協助受影響的居民,尤其是長者、單親家庭及殘疾人士,另覓較新而更好的居所,與及盡快安頓下來。而且,因為我們首次採取全新的土地徵集程序,有待考驗,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初次遇到的問題。」 他說:「到頭來,全憑居民與我們彼此之間的一股充誠合作的伙伴精神,使我們可以在十八個月內順利完成整個收地程序,較原先預計的二十四個月時間表,提早了六個月。」 「我們充份理解,徵集土地必然會引起許多家庭和個人問題,因此,我們委託了循道衛理中心的專業社工隊,與我們前線員工,攜手並肩,為居民提供輔導和實際的援助,解決因重建而遇到的特殊問題,包括為他們提供新樓盤資料,協助他們向銀行申請過渡貸款、搬遷,以至與內地親友團聚等。」 他說:「許多居民與我們的前線員工及市區重建社工隊亦因此而成為朋友,所以我們特別邀請他們今日回來,一起見證這個歷史時
-
2004年1月9日
市建局收購利東街重建項目業權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發信給利東街重建項目範圍內的六百四十七名物業業主,以收購其物業。這個項目的收購成本估計約十五億五千萬元,是本局兩年來最大型的項目。 利東街項目自住業主的住宅物業收購價,為每平方呎實用面積四千零七十九元,這個重建項目中的物業狀況大多殘舊、樓齡逾四十年,市值約為每平方呎一千四百一十四元。市建局的收購建議平均約為有關物業市值的二點九倍。 市建局的收購建議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貼政策為基礎,亦即是自住業主的住宅物業收購價,是反映類似地區一個假設為七年樓齡的重置單位的市價。根據政府發表的指引,「假設重置單位」為位於假設樓宇中層,座向一般(即並非向南或向西,無海景)及位於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屬類似的地區。 市建局發言人說:「"假設"原則即表示,業主不應將收購建議視為保證在同區內必然有此類單位以供選擇及購買,因為現實完全要視乎市場供應及個別業主之不同喜好和取向。」 一如先前的項目,市建局是以公開招標方式,委任七家獨立測量師行評估自置居所津貼的呎價。估值結果以加權平均的方法綜合處理,最低和最高的估值結果會被剔除,餘下的五個會順序排列,首尾兩個會乘以百分之十,第二及第四個乘以百分之二十,正中的一個乘以百分之四十,總數為百分之一百。 發言人說,這個基礎擴闊及客觀的計算方法,在早前開展的項目中,已廣為業主所接受。 有關業主會有充足時間考慮是否接納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並在七十五日內給予回覆。發言人說:「基於考慮接受收購建議時間將跨越農曆新年假期,市建局將一般的六十天考慮期間,特別增加了十五天。」 為了鼓勵業主在七十五日內出售物業,市建局的收購建議在適合的情況下,同時提供一項額外津貼,協助業主支付搬遷費及重置物業所需的各種開支。市建局的政策是參考政府最新的搬遷津貼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不時檢討個別項目的額外津貼。 市建局為利東街項目的自住
-
2004年1月3日
「創建新灣仔」繪畫比賽
「創建新灣仔」美術及設計比賽的優勝者,今日(星期六)獲奬勵他們的創意及才華。 六十多名小學生及初中學生早前參與由市區重建局及循道衛理中心市區重建社工服務隊合辦的「創建新灣仔」繪畫比賽。 作品的主題圍繞他們構思中的灣仔舊區重建後的新面貌,藉此増加市民對市區重建的認識和興趣。 優勝作品的參賽者獲頒發書券。圖示市建局灣仔分區諮詢委員會主席林貝聿嘉女士頒發奬品予繪畫比賽的冠軍得奬者、現年十歲的梁智仁同學。
-
2003年12月31日
整區改造勝於分散重建 市建局全面改造上環舊區
市區重建局主席劉華森表示,市建局的基本任務,並非限於拆卸重建,而是將整個舊區改造和活化,令舊區轉化為新動力,居民既可以享受新的環境,區內的經濟亦得以激發新活力。 劉華森今日(星期三)陪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為歷時半年的市建局上環坊舊區更新項目首期工程,主持竣工典禮。他致詞時說,為了舊區的全面改造和活化,市建局將重建、復修、保育和更新四種策略合而為一,在上環舊區首次發揮。 在未來幾年,市建局將會在港九其他目標區,包括灣仔、油麻地、旺角等,舉辦類似的更新和改造工程,為舊區注入新生命力。 劉華森表示,上環是市建局的重點「改造目標區」之一。市建局首先界定上環的中央部份作為「改造目標區」,範圍以市建局兩個已經落成的重建項目為重心,東面是永樂街的新紀元廣場,西面是皇后街的帝后華庭。兩者之間的地段便成為持續性的改造目標區。 「除了西港城的保育和改革,以及正在逐步實現的上環坊更新美化工程之外,下一步的更新地點,包括有燕窩參茸街之稱的南北行,使到帝后華庭、南北行、上環坊和西港城連成一個組合。至於南面的文武廟和古董街地區,將會在適當時候納入更新目標區。市建局亦會在區內物色樓宇復修的項目。」 他同時表示,環境美化的建築工程,只是舊區改造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注入「改造區的管理概念」,集合當地商界的力量,以靈活的手法進行市場推廣及宣傳,持續地激發社區的活力和動力,吸引人流,創造商機;並將收益用作持續管理地區的費用。 竣工典禮包括取出十三年前(一九九○年十二月),西港城首度翻新工程完成後埋下的文物囊;其中載有當年的通勝、日曆、報章及十元紙幣。今日在典禮中加入兩幅寫上「市建維新」及「上下一心」的卷軸,其上載有所有出席嘉賓及市建局董事和職員的簽名。存封後的文物囊已再次埋入西港城地下,以作時間的見證。 「上環坊」計劃全期工程耗資近三千萬元,首期工程主要包括把歷史悠久的
-
2003年12月19日
寒冬送暖顯關懷
中西區約一百名居民及長者,在一項名為「寒冬送暖顯關懷」的活動中,獲送贈禦寒物品。 是項活動由聖雅各福群會中西區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籌辦,並由市建局贊助,主要探訪對象為居住在市建局士丹頓街╱永利街及第一街╱第二街重建項目中有需要的長者和家庭。 市建局的前線員工亦有參與派發毛毯予居民,藉此機會增進了解居民的生活情況和其他需要。 圖示:84歲的甘婆婆獲贈毛毯,開心不已。
-
2003年11月2日
灣仔利東街╱麥加力歌街項目發展概念比賽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日)宣佈為總發展成本達35.8億元的灣仔利東街╱麥加力歌街項目,舉行公開的發展概念比賽,邀請合資格的專業規劃師和建築師,勾劃出具創意及實際可行的發展藍圖。 這是香港首次為大型重建項目舉行公開的專業比賽。入選作品可得獎金十萬元。名額最多可有五個。 比賽範圍位於灣仔的舊城區,面積達兩公頃。以利東街╱麥加力歌街項目的發展範圍為重心,旁及周邊地區。 一個五人評審委員會將會負責選出得獎作品。評審委員會成員、香港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龍炳頤教授表示:「灣仔是香港一個饒富傳統特色的舊區。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來港定居的廣東人,已經喜歡在灣仔一帶聚居。」 「時至今日,灣仔舊區一帶既有傳統特色,亦有現代魅力,各有精彩之處。這次比賽的一個主要目的,便是希望保留地方特色,亦希望加強地區的活力。 「另一項重要因素,是利東街項目位處灣仔舊城區的樞紐地帶,將區內市建局其他進行中的項目,以及私人發展商推動的重建計劃,策略性地串連在一起。」 龍教授亦是古物諮詢委員會前任主席。他表示:「利東街項目的發展範圍較大,市建局希望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首次在同一項目,全面展示市建局的四大業務策略(4R),即重建發展、樓宇復修、舊區更新和文物保育,在灣仔的舊城區,展示市區更新的示範計劃。」 市建局執行董事(規劃及發展)林筱魯表示,歡迎合乎專業資格的規劃師或建築師所領導的專業團隊,參與這次發展概念比賽。 評審委員會成員除了龍教授之外,尚有灣仔區議會主席林貝聿嘉女士、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黃寶龍先生、規劃署署長馮志強先生及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先生。 比賽範圍位於灣仔舊區,包括莊士敦道、利東街、廈門街、皇后大道東、春園街、三板街、麥加力歌街及交加街一帶,其中的利東街將會發展為行人街,而三幢廣州式的戰前唐樓將會加以保留。 除了一般的準則之外,參賽者的作品需要特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