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4年
-
2004年3月16日
深水埗商户和平迁出
法庭执达吏今日(星期二)到市区重建局的福荣街╱福华街项目的地盘,执行法庭判决,搬迁两家商舖。 今日的搬迁行动能够大致上和平完成,市建局发言人对各方人士的合作和克制,表示感谢。 市建局和地政总署会继续与两位前业主,商讨补偿的问题。 若果他们有特别的个人困难和需要,市建局及其重建社工队会尽力给予协助。
-
2004年3月3日
杨屋道项目邀请发展合作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就荃湾杨屋道项目,邀请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 杨屋道是一个住宅及商业发展项目,占地约七万七千八百二十四平方尺,该项目的土地是政府划定给前土地发展公司的连系地盘,作为协助推行荃湾市中心重建项目。 有意参与发展杨屋道项目的合作发展商,需要提供资料表明他们具备经验和财政能力,以符合市建局订定的要求和条件。 有关的合作意向书必须在2004年3月9日中午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1号新纪元广场低座10楼市建局总办事处。 市建局会邀请合资格的发展商正式提交合作标书,预计会在短期内招标。
-
2004年2月27日
庄士敦道项目邀请发展合作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就湾仔庄士敦道项目的重建,邀请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 庄士敦道项目是市建局在2002年3月,正式开展全面的市区重建计划之後,首个完成居民搬迁工作并推出市场的计划。它位处庄士敦道和船街的交汇处,地点优越。地盘面积约为21,200平方尺。市建局计划在今年为六个地盘寻找合作发展伙伴,其中庄士敦道项目是第一个。 庄士敦道项目预计会在2007年底落成,届时可提供的商业和住宅楼面面积,分别约为28,000平方尺和190,000平方尺。 市建局执行董事(规划及发展)林筱鲁表示:「湾仔是市建局九个发展目标区的其中一个。继过去土地发展公司在太原街和李节街的发展项目後,庄士敦道项目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进一步为这个旧区带来更新动力。」 市建局希望藉着公开邀请私人发展商提交意向书,了解他们对参与联营合作的兴趣。合作发展商将需要负责项目的规划、发展和营销的开支,以及发展范围内五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的保育工作。 这五幢建筑物包括一列四幢的广州式骑楼屋,它们在香港已经濒临消失的边缘;以及一幢楼高四层、具有建筑特色的战前旧楼。市建局准备把它们加以保育和改造,适合现代的商业用途。 重建范围内的大王西街部份会转为步行街,并加以更新,以作公众休憩和娱乐之用。 林筱鲁说:「我们希望透过庄士敦道项目和区内其他的市建局项目,把湾仔旧区逐步改造成为一处集商住用途、娱乐消闲和购物的好去处。同时,我们会尽量保育在重建范围内,结构良好、有特色和可以加以改造的古老建筑物。」 「整体的意念是综合运用市建局的四大业务策略,透过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和旧区更新,达致全面而整体化的效果。」 有意参与合作的发展商,需要提供资料表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财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订定的要求和条件。 有关的合作意向书必须在2004年3月8日中午前
-
2004年1月20日
市建局湾仔办事处 新年假期继续办公
湾仔利东街重建计划是市区重建局成立以来最大型的项目。市建局特别在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开放位於湾仔的办事处,以方便有关业主查询及交回收购建议文件。 利东街重建计划涉及六百四十七个业权。市建局日前已经向所有业主提出收购建议。近日市建局陆续收到业主的查询,表示希望可以尽快完成有关买卖手续。市建局遂决定在农历新年的初一至初四(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期间,特别开放位於湾仔道二十八号忻怡阁地下的湾仔地区办事处。办公时间由早上九时至下午五时正。 如果居民有任何查询,欢迎他们致电25730638,与湾仔地区办事处的当值职员联络。
-
2004年1月12日
市区重建局更新湾仔旧区的新里程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更新逾百年历史的湾仔旧区的工作,今日(星期一)向前迈进重要的一大步。市建局正式开展庄士敦道重建项目的地盘拆卸工程,该项目总发展成本达九亿一千七百万元。 位於庄士敦道及船街交界的地盘,面积约二万二千二百平方尺,为市建局自二零零二年三月展开重建项目以来,第一幅成功徵集的地皮。 今日,一群过去曾经在项目范围内居住的街坊,抱着愉快的怀旧心情,重游旧地,与市建局职员携手主持一项拆卸旧楼的典礼,启动项目的商住发展工程。 然而,重建项目内的所有楼宇,并不是全部都要拆卸,市建局已经决定保存五幢甚具特色的战前楼房,包括庄士敦道一组四幢广州式「骑楼」楼及船街一幢四层高的商住楼,把它们重新设计和翻新,成为具有生活品味特色的现代商用楼,创造商机。 市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认为,除了给予业主及租客补偿外,顺利成功收地,对市建局来说,亦是一次全新而难得的经验。 林中麟说:「在收楼过程中,补偿和安置并非市建局唯一重要的考虑,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协助受影响的居民,尤其是长者、单亲家庭及残疾人士,另觅较新而更好的居所,与及尽快安顿下来。而且,因为我们首次采取全新的土地徵集程序,有待考验,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初次遇到的问题。」 他说:「到头来,全凭居民与我们彼此之间的一股充诚合作的伙伴精神,使我们可以在十八个月内顺利完成整个收地程序,较原先预计的二十四个月时间表,提早了六个月。」 「我们充份理解,徵集土地必然会引起许多家庭和个人问题,因此,我们委托了循道卫理中心的专业社工队,与我们前线员工,携手并肩,为居民提供辅导和实际的援助,解决因重建而遇到的特殊问题,包括为他们提供新楼盘资料,协助他们向银行申请过渡贷款、搬迁,以至与内地亲友团聚等。」 他说:「许多居民与我们的前线员工及市区重建社工队亦因此而成为朋友,所以我们特别邀请他们今日回来,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
-
2004年1月9日
市建局收购利东街重建项目业权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发信给利东街重建项目范围内的六百四十七名物业业主,以收购其物业。这个项目的收购成本估计约十五亿五千万元,是本局两年来最大型的项目。 利东街项目自住业主的住宅物业收购价,为每平方尺实用面积四千零七十九元,这个重建项目中的物业状况大多残旧、楼龄逾四十年,市值约为每平方尺一千四百一十四元。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平均约为有关物业市值的二点九倍。 市建局的收购建议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基础,亦即是自住业主的住宅物业收购价,是反映类似地区一个假设为七年楼龄的重置单位的市价。根据政府发表的指引,「假设重置单位」为位於假设楼宇中层,座向一般(即并非向南或向西,无海景)及位於特点及交通方便程度属类似的地区。 市建局发言人说:「"假设"原则即表示,业主不应将收购建议视为保证在同区内必然有此类单位以供选择及购买,因为现实完全要视乎市场供应及个别业主之不同喜好和取向。」 一如先前的项目,市建局是以公开招标方式,委任七家独立测量师行评估自置居所津贴的尺价。估值结果以加权平均的方法综合处理,最低和最高的估值结果会被剔除,余下的五个会顺序排列,首尾两个会乘以百分之十,第二及第四个乘以百分之二十,正中的一个乘以百分之四十,总数为百分之一百。 发言人说,这个基础扩阔及客观的计算方法,在早前开展的项目中,已广为业主所接受。 有关业主会有充足时间考虑是否接纳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并在七十五日内给予回覆。发言人说:「基於考虑接受收购建议时间将跨越农历新年假期,市建局将一般的六十天考虑期间,特别增加了十五天。」 为了鼓励业主在七十五日内出售物业,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在适合的情况下,同时提供一项额外津贴,协助业主支付搬迁费及重置物业所需的各种开支。市建局的政策是参考政府最新的搬迁津贴及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不时检讨个别项目的额外津贴。 市建局为利东街项目的自住
-
2004年1月3日
「创建新湾仔」绘画比赛
「创建新湾仔」美术及设计比赛的优胜者,今日(星期六)获奬励他们的创意及才华。 六十多名小学生及初中学生早前参与由市区重建局及循道卫理中心市区重建社工服务队合办的「创建新湾仔」绘画比赛。 作品的主题围绕他们构思中的湾仔旧区重建後的新面貌,藉此増加市民对市区重建的认识和兴趣。 优胜作品的参赛者获颁发书券。图示市建局湾仔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林贝聿嘉女士颁发奬品予绘画比赛的冠军得奬者、现年十岁的梁智仁同学。
-
2003年12月31日
整区改造胜於分散重建 市建局全面改造上环旧区
市区重建局主席刘华森表示,市建局的基本任务,并非限於拆卸重建,而是将整个旧区改造和活化,令旧区转化为新动力,居民既可以享受新的环境,区内的经济亦得以激发新活力。 刘华森今日(星期三)陪同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为历时半年的市建局上环坊旧区更新项目首期工程,主持竣工典礼。他致词时说,为了旧区的全面改造和活化,市建局将重建、复修、保育和更新四种策略合而为一,在上环旧区首次发挥。 在未来几年,市建局将会在港九其他目标区,包括湾仔、油麻地、旺角等,举办类似的更新和改造工程,为旧区注入新生命力。 刘华森表示,上环是市建局的重点「改造目标区」之一。市建局首先界定上环的中央部份作为「改造目标区」,范围以市建局两个已经落成的重建项目为重心,东面是永乐街的新纪元广场,西面是皇后街的帝后华庭。两者之间的地段便成为持续性的改造目标区。 「除了西港城的保育和改革,以及正在逐步实现的上环坊更新美化工程之外,下一步的更新地点,包括有燕窝参茸街之称的南北行,使到帝后华庭、南北行、上环坊和西港城连成一个组合。至於南面的文武庙和古董街地区,将会在适当时候纳入更新目标区。市建局亦会在区内物色楼宇复修的项目。」 他同时表示,环境美化的建筑工程,只是旧区改造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注入「改造区的管理概念」,集合当地商界的力量,以灵活的手法进行市场推广及宣传,持续地激发社区的活力和动力,吸引人流,创造商机;并将收益用作持续管理地区的费用。 竣工典礼包括取出十三年前(一九九○年十二月),西港城首度翻新工程完成後埋下的文物囊;其中载有当年的通胜、日历、报章及十元纸币。今日在典礼中加入两幅写上「市建维新」及「上下一心」的卷轴,其上载有所有出席嘉宾及市建局董事和职员的签名。存封後的文物囊已再次埋入西港城地下,以作时间的见证。 「上环坊」计划全期工程耗资近三千万元,首期工程主要包括把历史悠久的
-
2003年12月19日
寒冬送暖显关怀
中西区约一百名居民及长者,在一项名为「寒冬送暖显关怀」的活动中,获送赠御寒物品。 是项活动由圣雅各福群会中西区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筹办,并由市建局赞助,主要探访对象为居住在市建局士丹顿街╱永利街及第一街╱第二街重建项目中有需要的长者和家庭。 市建局的前线员工亦有参与派发毛毯予居民,藉此机会增进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其他需要。 图示:84岁的甘婆婆获赠毛毯,开心不已。
-
2003年11月2日
湾仔利东街╱麦加力歌街项目发展概念比赛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日)宣布为总发展成本达35.8亿元的湾仔利东街╱麦加力歌街项目,举行公开的发展概念比赛,邀请合资格的专业规划师和建筑师,勾划出具创意及实际可行的发展蓝图。 这是香港首次为大型重建项目举行公开的专业比赛。入选作品可得奖金十万元。名额最多可有五个。 比赛范围位於湾仔的旧城区,面积达两公顷。以利东街╱麦加力歌街项目的发展范围为重心,旁及周边地区。 一个五人评审委员会将会负责选出得奖作品。评审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龙炳颐教授表示:「湾仔是香港一个饶富传统特色的旧区。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来港定居的广东人,已经喜欢在湾仔一带聚居。」 「时至今日,湾仔旧区一带既有传统特色,亦有现代魅力,各有精彩之处。这次比赛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希望保留地方特色,亦希望加强地区的活力。 「另一项重要因素,是利东街项目位处湾仔旧城区的枢纽地带,将区内市建局其他进行中的项目,以及私人发展商推动的重建计划,策略性地串连在一起。」 龙教授亦是古物谘询委员会前任主席。他表示:「利东街项目的发展范围较大,市建局希望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首次在同一项目,全面展示市建局的四大业务策略(4R),即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旧区更新和文物保育,在湾仔的旧城区,展示市区更新的示范计划。」 市建局执行董事(规划及发展)林筱鲁表示,欢迎合乎专业资格的规划师或建筑师所领导的专业团队,参与这次发展概念比赛。 评审委员会成员除了龙教授之外,尚有湾仔区议会主席林贝聿嘉女士、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黄宝龙先生、规划署署长冯志强先生及市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先生。 比赛范围位於湾仔旧区,包括庄士敦道、利东街、厦门街、皇后大道东、春园街、三板街、麦加力歌街及交加街一带,其中的利东街将会发展为行人街,而三幢广州式的战前唐楼将会加以保留。 除了一般的准则之外,参赛者的作品需要特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