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2002年
-
2002年12月31日
市建局邀請提交建議書發展西港城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發言人今日(星期二)表示,市建局已經正式邀請二十個有興趣機構,提交詳細建議書,以管理、維修及租賃具有九十六年歷史的上環西港城。 市建局的目標,是把西港城作為上環區更新發展計劃的重點,進一步推動區內的商業活動,使該區的經濟更趨蓬勃。 今年初,市建局曾邀請有興趣的機構提交意向書如何發展西港城,期間共接獲上述二十家機構表達合作意向。 是次邀請提交的建議書,涉及西港城的樓面面積約三萬平方呎,並不包括一樓已經租賃與布商的九千七百平方呎面積。 發言人說,建議書必須有兩個部份:技術建議及費用建議,評審時各佔五十分。 發言人解釋:「技術建議部份必須為西港城訂立營運主題及如何使用西港城、業務計劃、提交建議書的機構的背景資料,以及如何以西港城作為重點帶動周邊環境,及實施時間表等。有關費用部份的建議,必須包括給予市建局的固定租金收入及如何與市建局攤分營業額收益。」 在評審各建議書時,市建局將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如何協助更新西港城周邊環境;該建議能為市建局帶來的財政收益、技術建議、有關機構的財政狀況及其相關的經驗 。 有興趣提交建議書的機構必須於二○○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午十二時前將建議書送達市建局總部。 市建局一個評審小組將於二○○三年三月底前完成審核所有遞交的建議書及評定獲選的機構。
-
2002年12月12日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房屋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與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今日(星期四)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推動市區重建計劃建立長遠的策略伙伴關係。 根據這份合作備忘錄,房協將會按照市建局現行的政策推行發展計劃,初期集中處理七個位於深水土步及筲箕灣區的項目。 合作備忘錄亦訂明,雙方的合作關係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擴展到其他項目。 合作備忘錄同時說明,房協將會仿傚市建局,可以在項目發展範圍內進行樓宇復修或文物保育,亦可以進行重建發展。 對於大家能夠結成合作伙伴,市建局及房協都感到十分鼓舞,認為這是一大突破,有助加快市區重建步伐,令到數以千計在殘破樓宇居住的舊區居民,得以改善生活環境。 雙方的合作備忘錄由市建局主席劉華森及房協主席鍾瑞明今日簽署。房屋及規劃地政局(規劃及地政)常任秘書長曾俊華和兩家法定機構的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成員都有出席簽約儀式。 劉華森形容這份備忘錄是香港市區重建工作的發展里程碑。他說:「雙方的合作會產生協同效應,有利大家達成本身服務公眾的使命。」 他續稱:「市建局既會藉著與房協合作推行部分項目,同時亦不會放慢本身計劃的發展步伐。我們會在資源許可的範圍內,竭盡所能,繼續推動市區重建工作。」 鍾瑞明表示:「房協在政府目前的財政情況下,能夠運用非牟利、民間團體的資源,協助市建局加快市區重建工作,我們感到十分高興。」 他補充,房協期望以豐富的市區改善計劃經驗和卓有成效的審慎財務管理原則,為市區重建帶來新動力。 市建局將會繼續履行《市區重建局條例》所賦予的法定責任。房協則負責項目所需的物業收購工作、安置受影響的租客,以及建造和處置新樓。房協同時會承擔所有開支和財務後果。 此外,房協在推行發展計劃時,會跟隨市建局多項現行的安排,包括成立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為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特別是長者及有特別需要的居民,提供專業的服務。對於重建目標區分區諮詢委員會反映的居民意見和期望
-
2002年11月29日
市建局在西區展開新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宣佈動用約十二億三千六百萬元,推行西區第一街╱第二街重建項目。該項目為市建局首個五年業務綱領及首年業務計劃的項目之一。市建局今日動員八十五個職員,一連三日(由今日至星期日)在重建範圍內訪問受影響約四百三十個家庭,登記最新的住戶狀況資料。 第一街╱第二街重建計劃為市建局今年開展的第六個項目,為前土地發展公司一九九八年公佈的二十五個項目之一,屬於市建局優先處理的項目。 市建局地區發展總監伍展明在會見新聞界,介紹項目的詳情時表示:「重建項目位於香港其中的一個最老的舊區,涉及重建發展的樓宇,樓齡大多超過四十年,居住環境日趨惡化。」 第一街╱第二街項目佔地三千五百一十一平方米,涉及業權二百九十三個,重建範圍內估計有四百三十戶家庭,約一千人受影響。 該項目完成後將會提供大約五百個住宅單位,面積約三萬二千一百四十平方米,以及約三百七十平方米的零售商舖用地。重建項目亦包括七百平方米的休憩用地及面積達二千二百平方米的長者護理中心。 市建局將於稍後向全部二百九十三個物業業權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收購成本約為五億二千五百萬元。 整個項目的發展成本約為十二億三千六百萬元,包括上述的收購成本、居民安置、興建費用及其他有關費用,包括利息等開支。 為確保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充份了解他們的權利及責任,市建局將於十二月六日至九日為他們舉行一連串的居民簡佈會。屆時,市建局會向受影響的業主及租客,詳細介紹其物業的收購政策及安置安排。另外,市民亦可致電市建局熱線2588 2333查詢有關項目的資料。 此外,市建局亦將設立由社工組成的一支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適切的服務。
-
2002年11月21日
市建局收購新填地街重建項目業權
市區重建局將於下周一(十一月二十五日)向受到旺角新填地街重建項目影響的業主發信,以私人協商方式收購他們的物業。業主自住的住宅物業,每平方呎實用面積的收購價為三千一百一十一元。 新填地街重建項目是市建局今年開展的第五個項目。市建局董事會在今日(十一月二十一日)舉行的會議上,同意為新填地街重建項目發出收購建議。該項目涉及的業權共二十四個,收購及有關開支估計約為九千二百萬元,總發展成本約為二億二千萬元。 市建局的收購建議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貼政策為基礎,亦即是自住住宅物業的收購價,是反映類似地區一個假設為七年樓齡的重置單位的市價。業主有六十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為了鼓勵業主在六十日內接納市建局的收購建議,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亦包括(在適用的情形下)一項額外津貼。這項津貼主要協助業主支付搬遷費及重置物業所引致的各項開支。 自住物業業主的額外津貼,以實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一千一百元,或最少九萬六千元;而出租或空置的住宅物業則為七萬三千二百五十元。 現行的非住宅物業補償安排維持不變。 新填地街重建項目涉及二十四個業權,包括三個商舖、四個單幢式業權及十七個住宅物業。市建局發言人說:「收購信將於下周一寄予所有業主,信上會詳細列明收購建議及額外津貼的資料。」 市建局明白到部分居民會因重建遇到個人或家庭的問題。為此,市建局在大角嘴區設立的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可以為他們提供輔導和實際的幫助。 發言人指出,居民可致電市建局熱線(電話號碼25882333)或親臨大角嘴地區辦事處(電話號碼23912992),市建局職員會樂於即時提供協助。 重建項目佔地五百三十三平方米,受影響的家庭約五十戶、逾一百二十人。預計項目於二○○六年完成時,將提供六十六個住宅單位,面積達四千平方米,以及樓面面積約八百平方米的零售單位。
-
2002年10月18日
市建局在旺角展開新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宣佈動用二億二千萬元,推行旺角新填地街重建項目。該項目為市建局首個五年業務綱領及首年業務計劃的項目之一。 市建局今日動員二十名職員,一連三日(由今日至星期日)在重建範圍內訪問受影響約一百二十個家庭,搜集最新的住戶狀況資料。 新填地街重建計劃為市建局今年開展的第五個項目。今年一月,市建局分別在深水埗、大角嘴及灣仔開展三個前期項目。在得到政府批准其業務綱領及業務計劃後,市建局亦於今年七月在深水埗再開展多一個項目。 市建局地區發展總監伍展明在會見新聞界,介紹項目的詳情時表示:「重建區的樓宇狀況十分殘破,樓齡已有五十年左右,因此有急切需要重建。」 伍先生補充說:「是項重建項目為前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的二十五個項目之一,屬於市建局優先處理的項目。」 旺角新填地街項目佔地五百三十三平方米,樓宇大多在四零年代後期興建。重建範圍內估計約有一百二十戶家庭,逾三百人居住在有關樓宇內。 該項目在完成後將會提供六十六個住宅單位,面積約四千平方米及八百平方米的零售商舖用地,預計項目將於二○○六年左右完成。 伍展明說:「市建局將於稍後向全部二十四個物業業權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收購成本約為九千二百萬元。整個項目的發展成本約為二億二千萬元,包括居民安置及興建費用。」 為確保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充份了解他們的權利及責任,市建局將於十月二十三日及二十四日為他們舉行一連串的居民簡佈會。屆時,市建局會向受影響的業主及租客,介紹其物業收購政策及安置安排。 此外,由社工組成的一支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已經準備就緒,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適切的服務。該支社工隊在市建局的大角嘴地區辦事處(大角嘴必發道六十八號必發臺地下)服務居民。而受影響居民亦可聯絡市建局地區辦事處職員或致電市建局熱線25882333查詢有關項目的資料。
-
2002年10月10日
市建局收購保安道╱順寧道重建項目業權
市區重建局今日(十月十日)向受到保安道╱順寧道重建項目影響的業主發信,以私人協商方式收購他們的物業。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保安道╱順寧道重建項目涉及七十二個業權,影響約二百戶家庭。整項重建計劃的總成本開支約為四億六千五百萬元,其中收購物業的開支約為一億七千萬元。 「有關業主會有充足時間考慮是否接納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並在六十日內給予回覆。」 市建局的收購建議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貼政策為基礎,亦即是自住業主的住宅物業收購價,是反映類似地區一個假設為七年樓齡的重置單位的市價。 在訂定該個設想中的重置單位的市值時,市建局今次採取了一項新的測量方法。市建局以公開投標方式,委託了七家著名的獨立測量師行進行估值。 市建局發言人解釋說,「與過去聘用兩位測量師的方法相比,新的方法擴闊了評估的基礎、更為客觀和有更強的公信力。這些優點顯而易見。我們相信會加強業主對市建局收購建議的信心。」 為了鼓勵業主在六十日內接納市建局的收購建議,市建局的收購建議亦包括了一項額外津貼(如適用的話)。這項津貼是協助業主支付搬遷費及重置物業所引致的不同開支。 自住物業業主的額外津貼,以實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一千零八十五元,或最少九萬六千元;而出租或空置的住宅物業則為七萬三千二百五十元。 市建局會經常檢討額外津貼的金額,並會就個別項目訂定其適用的額外津貼額。 至於現行非住宅物業的估值及補償安排,則維持不變。 發言人表示,「我們今日開始向業主發出收購信,信中詳細列明了我們的收購建議、測量方法及額外津貼的資料。」 此外,市建局會在期內為住宅及商舖的業主舉行多個簡報會,解釋收購建議的細節和程序。居民亦可利用市建局的熱線電話2588 2333或親臨深水埗地區辦事處提出查詢,市建局的職員會樂於即時提供協助。 在收購和搬遷的過程中,部分居民或會遇到個人或家庭的問題。市建局在深水埗區設立的重
-
2002年10月10日
市區重建局聲明
市區重建局發言人今日(十月十日)回應傳媒查詢時發表以下聲明: 作為一家公營機構,市區重建局十分著重良好的機構管治,包括在提高透明度與保障機密資料之間求取平衡,特別是商業敏感資料。 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多番出現機密資料外洩的情況,嚴重影響市建局的運作,並曾經在數次商業談判的過程中,削弱了局方的議價能力。雖然在市建局董事會的批准下,發出了一套有關指引,但是情況仍然持續。 為了解決問題,市建局多位董事會成員認為,必須考慮提議讓所有職員、董事會成員及各委員會委員簽署承諾書,以保障局方的機密資料。董事會成員認為,此舉是符合維持良好機構管治的嚴謹道德水平。 市建局董事會或各委員會成員完全可以自行決定是否簽署有關承諾書。無論哪一位成員,若果不同意簽署,也不會有任何懲處。 董事會在今日的會議上商討了這項提議,並同意各成員可在適當時候自行決定是否簽署該承諾書。 發言人強調,這項決議完全旨在避免機密資料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外洩。董事會成員及各委員會委員完全有自由繼續公開發表其評論及個人見解。 發言人同時強調,這項決議旨在維持良好機構管治,與官方機密條例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完全無關。
-
2002年9月28日
齊心跨越市區重建的兩座山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表示,舊區老化問題嚴重,市區重建工作不能單靠政府和市區重建局。他希望市民齊心協力,改變對拆樓重建和樓宇維修的態度,一起跨越阻礙市區重建的「兩座大山」。 林中麟今日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節目中解釋說:「第一座大山,是許多舊區居民對市建局所謂「派錢收樓」的做法,普遍存有過高甚至不切實際的期望,將改善居住環境的責任完全放在市建局及政府身上,而他們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市建局盡快上門派錢收購。」 林先生表示:自年初上任以來,他不斷收到舊區居民的要求,催促市建局和政府加快收購他們的舊樓。 「但是,我們始終需要面對現實,需求無限,資源有限。市建局、將來的房屋協會,加上整個政府,都不會有能力令數以萬計舊樓的業主,在未來的日子裡全部變成擁有七年樓齡的樓宇業主。」 他指出,很多市民都遠遠低估了舊區殘破問題的嚴重性和清拆重建所涉及的問題。根據政府的估計,市區內樓齡超過三十年的大廈,有九千三百幢,而且在未來十年內,更會增加一半。 他說:「假如我們要將九千三百幢大廈全部清拆重建,所需的費用會是天文數字,而搬遷居民所涉及的各項複雜問題,是整個社會無論是現在或將來都難以應付的。」 至於面前的第二座大山,林先生說是很多市民都持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市區重建一定是將舊樓全部清拆,然後整個地盤重新發展。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這種觀念是實在不切實際的。 林先生認為拆卸重建可能只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而不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要跨越這兩座意識形態的大山,林先生認為作為業主和住客的,必須要對自己的物業和居住環境的責任有所承擔,而並非將問題全部推向市建局、政府和其他納稅人身上。 其次,我們應該放持開放態度,探索除了拆建以外其他更好的方法。 因應以上的問題,市建局的策略是提出四大方向,即所謂4R:包括原有的重建發展(Redevelopment)、加上樓宇復修(Reh
-
2002年9月19日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主持市建局資訊中心啟用禮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今日(星期四)為市區重建局資訊中心主持啟用典禮。該中心將成為促進市建局與市民溝通的一道重要橋樑。 市區重建局主席劉華森博士在啟用典禮致歡迎辭時強調,市建局致力與各合作夥伴發展緊密友好的關係,以期市區重建工作取得美滿成績。 市建局在未來20年內,需要完成的項目達225個之多,但同一期間內,市區樓宇老化的數目又會繼續增加。劉主席形容市建局面對嚴峻的挑戰,好像在奔流之中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 他說:「我們明白絕不可以單靠一己之力企圖永遠逆流而上,而是必須同舟共濟,與政府和社會各有關機構和人士一齊划槳,奮力向前。」 故此,市建局在其已經公布的使命之中,特別強調發展合作夥伴的關係,包括政府當局、負責房屋事務的公私營機構、和社會各界人士。 劉主席說,市建局由去年五月成立至今,已經進行了三項重大的任務,包括建立全新的組織、管理制度和架構,和盡快改善財政狀況;制訂首個五年的業務綱領和四大業務的策略,亦即是樓宇復修、重建發展、保存文物和社區更新;以及展開和落實首批重建發展項目。 今日啟用的資訊中心,是要提高市民對市建局的認識,以及爭取各界支持,一起承擔市區重建的使命。 劉主席說:「我們必須透過持久的宣傳和教育,才能使市民大眾改變態度,認識到市區重建並非單是政府和市建局的責任,而是每一個社區、業主和住客應該參與的義務。」 位於香港皇后大道中一百八十一號新紀元廣場低座十樓的市建局資訊中心,佔地一百一十五平方米(一千二百多呎),以多媒體方式配合色彩鮮明的的圖像,向市民介紹市建局的工作路向和重建計劃;其中的互動電腦遊戲區,將市建局的四大業務以電腦遊戲方式帶出,更是寓教育於娛樂。 資訊中心入場費用全免,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的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以及下午二時至五時(公眾假期除外)。詳情請致電市區重建局對外關係處25882333查詢。
-
2002年8月29日
市建局與九龍建業合作發展加惠民道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四)宣布,經過公開招標選投之後,決定與九龍建業合作發展加惠民道的住宅項目。 位於堅尼地城的加惠民道項目佔地約七百三十平方米。項目完成後,可提供一座二十七層的住宅大樓,另加四層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近七千三百平方米。加惠民道項目的土地,是政府劃定給前土地發展公司的連繫地盤,用以協助該公司推行堅尼地城新海旁重建項目。 整個項目的發展成本預計為二億六千萬元。地盤的建設工程將會在短期內展開,估計在二零零五年的下半年完成。 九龍建業是四家入標競投該項目的發展商之一。市建局董事會基於其招標遴選小組的建議,同意九龍建業合乎所有招標要求,而它所開列的條件亦會為市建局帶來最大的財務利益。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九龍建業以發展優質住宅物業著稱,市建局期望與九龍建業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