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7年
-
2007年12月10日
岁晚互助清洁大行动
两幢位於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范围内的住宅楼宇,今年提早展开「岁晚大扫除」互助清洁行动。 是次清洁行动由市建局的职员会,联同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为观塘市中心计划成立的社工队负责筹办,共有约三十名市建局职员及其家属,联同观塘居民义工,於日前(十二月八日)抽出工余时间参加是次义务工作。 清洁行动的目标楼宇为「隆美大厦」和「中兴楼」,由於这两幢楼宇没有成立业主立案法团,以致大厦的管理及卫生情况都未如理想。有见及此,市建局职员主动提出是项别具意义的工作,得到当地居民及街坊的响应和配合。 经过义工们几小时的辛勤清洗工作,大厦的走廊及通道,立时变得焕然一新,卫生情况也有所改善。除清洗大厦公共地方之外,义工们亦藉此机会探望了大厦的居民,并派发清洁用品包和宣传单张予居民,提醒他们在重建进行前仍须注意保持家居及环境卫生。
-
2007年12月9日
中环新面貌 老店添姿采
为配合市区重建局在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项目开拓「老店街」的构思,市建局中西区分区谘询委员会的保育谘询小组,今日(星期日)起一连四周,在上环西港城地下举办「中环新面貌」展览。 参与展览的商店都是在中上环区经营多年的老字号,包括:源吉林、陈意斋、九龙酱园、永利威酒业、莲香楼、马百良药厂、保心安药厂和黄祥华药厂。 参与展出的老店除了会以展版,介绍它们的发展事蹟之外,并会在展览期间的四个星期日,派员在西港城设置产品示范摊位,供游人观赏或浅嚐。时间为正午至下午五时。 出席今日开幕礼的嘉宾包括:卑利街/嘉咸街项目保育谘询小组主席甘乃威;小组成员李雷小玲、李潜颖、阮品强、陈捷贵、锺荫祥和简机;小组顾问郑宝鸿,以及时代生活集团执行董事陈罗宝灵。 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项目占地约57,240平方尺。由於中上环区饶富历史文化特色,故此市建局特别在中西区分区谘 询委员会之下设立保育谘询小组,汇集区议员、社区领袖、专家、学者、贩商和居民代表的意见,以期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之中,加强地区特色,其中一项主要设计, 便是在嘉咸街两旁设立首条汇集香港老字号而有历史性的老店街。 整个展览活动将会在12月30日完结,而保育谘询小组会继续搜集和听取各界的意见。
-
2007年12月8日
士丹顿街项目社区参与工作坊
孙中山先生於一百二十四年前在士丹顿街接受基督教洗礼。该处地方今日(星期六)成为市区重建局一个社区参与工作坊的一项讨论重点。 该处洗礼地点位处市建局的士丹顿街/永利街项目范围之内。虽然为孙先生於1883年举行洗礼的美国公理会布道所, 以及孙先生从1884年至1886年期间在该处居住过的事蹟早已成为过去,不过市建局监於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认为有需要加以纪念。该社区参与工作坊是市建 局为该重建项目进行的谘询工作的其中一部分,就如何进行纪念工作以及其他社区特色设计方面,搜集社区人士的意见。 士丹顿街/永利街项目是前土地发展公司已经公布但未能开展的25个项目之一。地盘面积约3,560平方米,现时共有24幢残破旧楼,大多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约有130户家庭居住在重建区内。区内居民和中西区区议会过往一直要求市建局尽快重建该区。 市建局在2003年3月正式公布开展士丹顿街/永利街项目,但其後需要暂停,直至今年较早时有关项目范围的司法覆核,以及随後的发展范围修订工作完成後,才可继续进行。城市规划委员会最近已经通过经修订的项目规划大纲。 约80人参与今日的工作坊,其中包括项目中的居民、区议员、保育专家、大学教授和学生及政府官员。他们一同为项目的详细设计出谋献策。 市建局主席张震远在工作坊开幕礼时说:「每一个重建项目对市建局来说都是新挑战。重建地盘位处旧区,几乎每个地盘都有其独特的故事,部分更兼具历史纪念意义,以致我们必须在项目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考虑照顾,就正如士丹顿街项目一样。」 「众所周知,重建区位处中西区区议会设立的中山史蹟径的沿线,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事蹟有深厚连系。与重建区相距不远的是史蹟径的另一景点,亦即中央书院原址,亦即现时铜锣湾皇仁书院的前身。」 张主席说:「现时只有一个纪念碑位於士丹顿街行人路。我们希望在将来项目中腾出部分空地,以容纳更大更好
-
2007年11月19日
市建局强化政策协助居民和商户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一篮子新措施强化现行的政策,令受到重建项目影响的居民和商户受惠。 市 建局主席张震远今日向新闻界介绍这些新措施的详情。他表示,这些措施是在现行政策基础下,尽量回应居民和社区的诉求和关注。市建局推出这些措施有三大目 的: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协助居民维持社区网络;帮助营运了一段长时间的商户在当区重新营业;以及保存具有当区特色的零售行业。 这些强化措施包括: (一)为自住业主提供住宅单位认购意向安排; (二)在开展的项目划出特定楼面,专门作社会企业之用; (三)为商舖营运者提供额外营商特惠津贴;和 (四)专为洗衣街项目而设的地区特色「体育用品店」安排。 第 一项强化措施是住宅单位认购意向安排。此措施专为重建项目的住宅物业自住业主而设,方便他们在完成重建後,以当时市价购买单位,返回原来地点自住,以维持 他们在当地的社区网络和生活模式。无论是否参与这项安排,他们在现行「七年楼」的自置居所津贴补偿政策下,所获得的现金补偿额,并不会受到影响。 由即时开始,认购意向安排会以试验计划形式在卑利街/嘉咸街和余乐里/正街这两个项目推行。市建局会向有关业主发出邀请信,请他们表达认购这些单位的意向。 根 据这项安排,市建局将会在重建项目完成後,以当时市价向参与认购意向安排的自住业主出售住宅单位。业主只需在市建局发出收购建议後六十日的考虑期内,完全 接纳收购建议,便可以参与这项安排。视乎预留单位和参与安排的业主人数,自住业主向市建局登记意向後,将可以在发展项目首次公开预售之前,优先在预留的单 位之中选购。为确保公平对待所有已登记的业主,拣楼次序将会以抽签形式决定。 至於空置或出租住宅单位的业主,由於他们现时并非在重建项目范围内居住,毋须担心可否在重建後返回原居地,因此认购意向安排对他们并不适用。 张 震远説,市建局一直以
-
2007年11月16日
澳门访问团参观观塘市中心重建区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下午会晤来自澳门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三十多名成员,向他们介绍市区重建局的工作经验。 据了解,为了配合城市发展,澳门特区政府正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在澳门推行旧区重整计划。澳门访问团由旧区重整法律 制度工作小组召集人黄显辉和补偿、安置及鼓励政策工作小组召集人梁竟成率领,他们在澳门房屋局副局长谭光民和物业登记局局长梁美玲等官员陪同下,在下午抵 达市建局位於观塘的办事处,并由市建局董事会成员、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龙炳颐教授和市建局观塘项目总监李树荣接待。 会上,访问团获介绍香港的市区重建工作及观塘市中心计划的背景和最新发展,并获安排实地参观重建区。之後,双方就市区更新课题作深入讨论和分享。 (完)
-
2007年10月18日
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总结工作成果
市区重建局观塘分区谘询委员会今日(十月十八日)举行本届最後一次会议,回顾过去两年该委员会在观塘市中心计划取得的成果和进度。 该分区谘询委员会主席龙炳颐教授在会上提交委员会工作报告时表示:「观塘市中心计划在过去两年能够顺利推展,以及透过多次的社区谘询活动,得到社区人士的积极参与,提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全赖各委员的努力和推动。」 市建局经过两年由下而上的四轮公众谘询工作,将居民、社区和不同团体的意见,融会贯通,成为最後的设计方案,可说是社区的方案,并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计划图,送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考虑。 城规会已经於今年十月五日将该将该图则刊宪,并根据《城市规划条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法定谘询。 观塘重建计划的「社区方案」显示独特的布局,包括双层的公共交通交汇处,大量的绿化空间,高而不密的建筑群。在加强市中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连系时,亦保留本地特式的「街坊街里」街舖,新型购物商场和小贩市集,应有尽有。 现时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已进入法定的谘询阶段,龙教授强调,若果受影响的物业业主,包括大、小业主,在公众谘询期间表达支持有关计划,便会为政府、社区及商界缔造三赢局面。龙教授呼吁居民把握机会,积极及踊跃向城规会反映意见。 他同时说:「是届分区谘询委员会的工作将於本次会议後结束,本人对於现任委员的贡献,留下深刻印象,并衷心多谢他们的大力支持。本人相信来年新一届的分区谘询委员会亦会一如既往,努力与各持分者保持紧密沟通,务求观塘市中心计划能按部就班及按既定时间表进行。」 龙教授表示:「最新一期《观塘路》亦於今日免费派发。除了报导观塘市中心计划的最新消息外,更刊载专家对设计方案的独特见解,可读性甚高。」 (完)
-
2007年10月17日
卑利街╱嘉咸街项目展开物业收购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向中西区卑利街╱嘉咸街项目361个物业业权的业主,发出收购建议。 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项目的地盘面积约为57,240平方尺,范围包括卑利街、嘉咸街、结志街、威灵顿街、阁麟街、吉士笠街、士他花利街及乾秀里。重建区内共有37幢建於五、六十年代的旧楼,当中有四幢战前唐楼市建局准备加以保育和活化再用。 项目的总发展成本为38亿元,其中包括约18亿元的收购和安置开支。重建计划将有助改善逾320户家庭合共820名居民的居住环境。过去数年来,他们多次要求加快项目的推行步伐。 这个项目除了可以大幅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之外,市建局亦希望透过重建计划活化该区并设置「老店街」,亦会提供面积约13,500平方尺的多用途社区会堂,以及近17,000平方尺的休憩用地,供社区享用。市建局同时会以维持和强化邻近市集为工作目标。 对於符合自住物业资格的卑利街╱嘉咸街项目业主,其收购价是每平方尺实用面积8,508元。市建局的收购建议是以 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基础。「自置居所津贴」是指同类地区一个楼龄假设为七年的重置单位的市价(即惯称「七年楼」价)与被收购物业的市价的差额。 除了物业市值外,自住的住宅物业业主将可获全数的自置居所津贴。至於出租和非业主自住的住宅物业,业主除了物业市值之外,亦会获得补助津贴,最高金额为 「自置居所津贴」的一半。 市建局发言人说:「一如先前的项目,市建局委任了七家独立测量师行评估『七年楼』的尺价。最低和最高的估值结果会被剔除,余下五个的平均数便成为出价的基础。」这个基础扩阔及客观的计算方法,在早前开展的项目中,已广为业主所接受。 市建局是以定价抽签方式,选出该七家测量师行。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陈旭明、中西区区议会主席陈特楚、中西区区议员阮品强和郑丽?,以及居民代表应邀参与了抽签过程,以确保公平、公正和高透明度。 市
-
2007年10月15日
市建局展开余乐里/正街项目收购工作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向西营盘余乐里╱正街项目约80个物业业权的业主,发出收购建议,标志着该项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项目地盘面积约23,000平方尺,现时有22幢残旧的楼宇,它们大都建於五零年代前後,无法进行具效益的复修,部分楼宇甚至没有基本的?生设备。重建计划将有助改善约80个家庭合共270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居民代表一直促请市建局尽快推行重建。 除了准备升高将来的住宅楼宇底层,尽量在地面腾出空间之外,市建局的初步构思,是建造有独特园艺设计的休憩公园,营造怀旧情怀,反映西营盘数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地区特色。 项目的总发展成本约为5亿9千万元,其中收购及安置开支估计约为2亿4千万元。 余乐里项目业主自住物业的收购价,是每平方尺实用面积6,063元。该收购建议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 基础。「自置居所津贴」是指同类地区一个楼龄假设为七年的重置单位的市价(即惯称「七年楼」价)与被收购物业的市价差额。除了物业市值外,自住的住宅物业 业主将可获全数的自置居所津贴。至於出租和空置的住宅物业,业主除了可得物业市值之外,亦会获得补助津贴,最高金额为「自置居所津贴」的一半。 市建局发言人说:「一如先前的项目,市建局委任了七家独立测量师行评估『七年楼』的尺价。最低和最高的估值结果会被剔除,余下五个的平均数便成为出价的基础。」这个基础扩阔及客观的计算方法,在早前开展的项目中,已广为业主所接受。」 市建局发言人解释:「『七年楼』价是计算现金收购价的准则,与现时同区内实际有多少同面积的空置七年楼龄单位供应,没有必然关系。业主如果接受收购,他们有全权决定如何运用所得款项,并作出任何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根据以往重建项目自住业主所反映的意见,现行的现金补偿安排为他们提供了高度的弹性,以选择最切合个人需要的居所安排。部分业主选择同区置业,部分则宁愿搬到其
-
2007年10月12日
市区重建局主席声明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张震远今日(星期五)发表以下声明: 「林中麟先生担任公职三十七年,其中过去六年出任市建局行政总监。林先生表示,当今年底合约届满时,希望落实已经推延多时的休息机会,有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因此,他将不准备续约。 对於林先生即将离任,市建局深感可惜,不过我们理解林先生的意愿,亦尊重他的决定。 我代表董事会所有成员,对林先生这几年为市建局,以致整体市区更新工作所作出的贡献,表达最深切的谢意。 林先生在市建局成立後不久便出任行政总监,凭着他的卓越领导,市建局建立了成效昭着的市区更新执行架构。林先生对於市建局四大业务策略,即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和旧区活化的概念建构和落实执行,担当领导的角色,为香港市区更新计划的持续发展,奠定紮实的基础。 过去六年,我身兼董事会成员、董事会财务委员会主席和最近出任董事会主席,与林先生在工作方面有紧密的合作。林先 生在推动香港市区更新工作时所表现的操守、专业精神和工作热诚,令到董事会、管理层及所有员工都深表钦佩。市建局在成立初期,经历了不少困难和不明朗因 素,在林先生的领导下都能够一一克服,我特别对此深表谢意。 林先生将会为市建局留下一个稳健的基础和优良队伍,以履行香港市民所托付的重任。 我祝愿林先生及其家人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完)
-
2007年10月12日
市建局行政总监的声明
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今日(星期五)发表以下声明: 「我从事公务达三十七年之久,其中包括过去六年的市区更新工作,我认为现在是恰当的时间实现期待已久的休息计划,以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因此,我将不会在年底任期届满时续任,并已经将有关决定知会行政长官、发展局局长及市建局主席。 过去几年,我有机会参与推动香港的市区更新工作,深感荣幸。期间的工作不但止极具挑战性,而且更为我带来满足感, 这些将会成为我日後引以为荣的美好回忆。对於政府的指导、董事会睿智领导,员工的同心合力,以及社区各持分者的谅解和支持,我表示衷心谢意。市建局自 2001年成立至今,可以取得现时的成果,全赖他们的鼎力支持。 我衷心祝愿市建局主席、董事会、管理层、所有员工,以及我将来的继任人事事如意,在推展市区更新工作上再创高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