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2017年
-
2017年1月18日
市建局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地盤A招標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邀請42家發展商入標競投,合作發展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的地盤A。 市建局早前公開邀請發展商就該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在2017年1月10日截止,一共收到43份意向書。市建局董事會設立的招標遴選小組經詳細考慮後,決定邀請42家符合資格的發展商入標。 市建局將會向獲邀請的發展商提供相關招標文件及早前董事會已批准的主要招標條款,以便他們就該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標書。所有標書必須在2017年2月20日(星期一)中午12時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市建局總辦事處。市建局保留權利拒絕在上述指定時間後收到的任何標書。 招標遴選小組將評審收到的標書,並於稍後就批出項目發展協議向市建局董事會提交建議,由董事會作最終決定。 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共有三個地盤(A、B及C),分階段發展。是次發展的地盤A,位於卑利街,地盤面積約890平方米。項目完成後,地盤A預計可提供約7,830平方米住宅樓面面積(約116個住宅單位)及約1,460平方米樓面面積,作多用途活動會堂及商業用途。項目亦會提供一個不少於3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供公眾人士享用。 成功投標的發展商須按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標準與品質、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系統的要求興建項目。其中智能系統包括家居用電丶用水量系統、家居保健系統、智能顯示屏、家居廢物管理系統、建築信息模型以及樓宇管理系統等,以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 (完)
-
2017年1月10日
市建局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地盤A收到43份發展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就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的地盤A邀請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於今日(星期二)截止時,市建局一共接獲43份意向書,表示有意發展該項目。 市建局董事會已設立一個遴選小組,將會按照市建局訂定的要求和條件,以及發展商的經驗和財政能力進行挑選,並將會邀請符合資格的發展商根據董事會早前已批准的主要招標條款,就該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標書。 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共有三個地盤(A、B及C),分階段發展。是次發展的地盤A,位於卑利街,地盤面積約890平方米。項目完成後,地盤A預計可提供約7,830平方米住宅樓面面積(約116個住宅單位)及約1,460平方米樓面面積,作多用途活動會堂及商業用途。地盤A亦會提供一個不少於3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供公眾人士享用。 成功投標的發展商須按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標準與品質、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系統的要求興建項目。其中智能系統包括家居用電丶用水量系統、家居保健系統、智能顯示屏、家居廢物管理系統、建築信息模型以及樓宇管理系統等,以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 (完)
-
2017年1月7日
市建局「學建關愛」與青年延續舊區關懷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透過「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在2016/17學年夥拍10間大專院校和地區服務機構,推動多個關愛舊區居民的活動。 今日(星期六)特別為約80位九龍城/土瓜灣區的長者居民,包括一些受重建項目影響的長者,舉辦以懷舊香港作主題的活動,迎接雞年。 今年已是市建局第五年舉辦「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它是一項集合多方力量的關愛舊區居民計劃,由市建局職員及大專同學組成義工隊,透過地區服務機構的協助,身體力行走入舊區服務居民。在這五年間,市建局一共與29間大專院校和地區服務機構合作,提供了21項義工服務,至今共累積600多名義工,服務時數接近5,400小時,逾1,500名舊區居民受惠,包括基層家庭學生、舊區長者、無家者、單親家庭、智障人士、少數族裔及視障人士等。 市建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潘永祥博士及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先生亦有參與今日的活動,並向每一位參與服務的義工致謝,表揚他們的無私精神,亦感謝各合作夥伴的支持。潘博士表示:「『學建關愛』義工隊在地區服務機構的協助下,親身走入舊區服務居民,將關愛帶給他們。在新一年,市建局會繼續秉承服務舊區的使命,期望各大專院校及地區服務機構繼續支持這個計劃。」 「學建關愛」今日舉行的「熱鬧舊香港」迎接雞年大派對,是由一班年青人設計和安排,包括安排傳統小食、寫揮春、即影即製襟章和攤位遊戲等。活動內容亦有由香港家庭福利會長青劇團的十多位長者演出的話劇,以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的同學的劍球表演。 參與活動的鐘聲慈善社長者會員許妙聯女士表示:「今天跟一班年青人一起玩得很開心,希望日後有多些類似活動,讓我們這班住在土瓜灣舊區的老友記感受到活力。」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社會服務團代表梁泓邦同學說:「透過為少數族裔的小朋友籌辦活動,令我認識到香港社會有很多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人需要社會的關心和包容,只要社會多了解這班有需
-
2016年12月30日
市建局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地盤A邀請合作發展意向書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將於2017年1月3 日就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的地盤A,邀請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 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共有三個地盤(A、B及C),分階段發展。是次發展的地盤A,位於卑利街,地盤面積約890平方米。項目完成後,地盤A預計可提供約7,830平方米住宅樓面面積(約116個住宅單位)及約1,460平方米樓面面積,作多用途活動會堂及商業用途。地盤A亦會提供一個不少於3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供公眾人士享用。 為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成功投標的發展商須按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標準與品質、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系統的要求興建項目。其中智能系統包括家居用電丶用水量系統、家居保健系統、智能顯示屏、家居廢物管理系統、建築信息模型以及樓宇管理系統等。 有關提交該項目的合作發展意向書的資料,將於2017年1月3日上載至市建局網頁(www.ura.org.hk)和刊登於幾份本地報章。有意參與合作發展該項目的發展商,可在本局的總辦事處索取邀請書,然後將已填妥及簽署的回覆表格,連同所需提供表明其發展經驗和財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訂定的合作發展要求和條件的資料,一併交回市建局。所有意向書必須在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中午十二時前,送抵香港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市建局總辦事處。 市建局董事會已設立一個遴選小組,將評審該項目收到的合作發展意向書,並於稍後邀請合資格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標書。 (完)
-
2016年12月19日
市建局歡迎政府再度委任鄭啟華為執行董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歡迎政府再度委任本身是執業律師的鄭啟華為市建局執行董事,任期一年,由2017年1月1日起生效。 市建局主席蘇慶和表示:「鄭先生在市區更新範疇上具豐富知識及經驗。作為市建局執行董事,鄭先生在制訂政策、執行措施,以及在處理市建局的行政事務上,貢獻良多。他亦在制定多個新措施和發展項目的執行細節時,包括『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和『煥然壹居』住宅項目,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鄭先生於2002年加入市建局為法律顧問,積極參與為於2001年成立的市建局奠下良好基礎。他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市建局法律事務總監和企業及法律事務總監,他自2014年起,出任市建局執行董事,服務至今。 對於獲政府再度委任為市建局執行董事繼續為市民服務,鄭啟華感到十分榮幸。他說:「我期望與市建局董事會、管理層、全體員工、政府、立法會、區議會和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推進市區更新工作,携手為香港整體利益而努力。」 (完)
-
2016年12月16日
市建局啟動第五輪「需求主導」先導計劃的重建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啟動一個位於大角咀萬安街/大角咀道的 「需求主導」重建項目。該項目為第五輪「需求主導」先導計劃下的一個項目,亦是市建局自2011年推出先導計劃以來第12個「需求主導」項目。 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3條,市建局今日於政府憲報刊載公告,宣布啟動這個項目,並展開兩個月的項目公布期。市建局將會考慮於公布期內收到的書面反對意見。 萬安街/大角咀道 「需求主導」重建項目,位於萬安街8至30號(雙數)和大角咀道193至199號(單數)。地盤總面積約1,770平方米,地盤內16個街號的樓宇建於1957及1958年。樓宇狀況屬失修,有劏房和僭建物,居住環境不理想。 項目涉及102個業權,估計重建範圍內居住了約168戶家庭及約有19間地下商舖;但實際情況有待市建局今日進行的凍結人口調查核實。 市建局規劃及設計部主管鄧文雄在今早的新聞簡報會上表示,該項目能否再進一步繼續進行,須視乎是否符合以下兩個先決條件: 在兩個月的項目公布期後市建局發出有條件收購建議日期起計的75日內,申請地盤內每個地段,必須有不少於八成不分割份數業權的業主接受市建局的有條件收購建議及簽署具法律約束力的買賣合約(八成收購先決條件);及 項目必須在市建局發出有條件收購建議日期起計的一年內獲得發展局局長授權進行及在授權後的上訴期內沒有上訴,或如有上訴,所有上訴已被駁回(局長授權先決條件)。 如上述任何一個條件未能在有關指定時間內達成,項目將不會繼續進行,並會自動終止。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亦在簡報會上表示,市建局會在項目的兩個月公布期完結後,盡快向業主提出有條件收購建議。有關收購建議有效期限為75日。 鍾建強說:「若八成收購先決條件於75天期限前達成,以及局長授權先決條件在一年內達成,市建局便會與有關業主完成收購程序,
-
2016年12月9日
市建局庇利街/榮光街重建項目獲發展局局長授權進行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獲發展局局長授權進行九龍城庇利街/榮光街項目,並在今日(星期五)出版的政府憲報刊載了這項決定。 庇利街/榮光街項目是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規定,以發展項目形式進行。該項目於2016年3月4日開展,並隨即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項目公布期,諮詢公眾意見。期間,市建局收到書面反對意見。市建局及後評議了所有反對意見,並於2016年8月3日將該項目呈交發展局局長考慮。 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對該項目提出反對的人如因發展局局長的決定而感到受屈,可於2017年1月9日或之前,向上訴委員團秘書提交上訴通知書(副本須送交發展局局長)提出上訴。 庇利街/榮光街項目地盤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項目內的樓宇建於1957至1961年,覆蓋103個街號。市建局初步建議在項目內提供約55,50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可建約1,150個住宅單位。項目亦會提供約11,100平方米的商業/零售樓面面積。項目預計可在2025/2026年完成。 庇利街/榮光街項目的土地界線圖則及一般資料存放於下列地點,方便市民查閱: 市建局總辦事處: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 市建局馬頭圍地區辦事處: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426 - 430號美善閣地下A舖; 九龍城民政事務處諮詢服務中心:九龍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低層地下。 市民亦可致電市建局熱線(2588-2333)或瀏覽市建局網頁(www.ura.org.hk) ,了解有關資料。 (完)
-
2016年11月30日
市建局歡迎董事會成員任命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主席蘇慶和今日(星期三)歡迎政府委任兩名新成員為市建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非官方成員),及再度委任兩名現任市建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非官方成員),任期由今年12月1日起生效。 兩名新委任的非執行董事為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先生,以及黃奕鑑先生;而兩名獲再度委任的現任非執行董事為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女士和胡志偉先生。 蘇慶和表示:「我謹代表市建局董事會歡迎各董事會成員。我們期望與他們緊密合作,並與市建局管理層一起發揮團隊精神,將市區更新的工作提升至更高層次。」 「市建局董事會成員來自社會上不同專業和界別,具有廣泛經驗及知識,他們的加入和參與有助提升市建局董事會的代表性,以及協助市建局應付未來的挑戰。」 蘇慶和亦代表市建局董事會,衷心感謝卸任的非執行董事郭榮鏗先生,為市建局的工作,以至香港整體的市區更新,貢獻良多。 (完)
-
2016年11月17日
提升市集活力 嘉咸市集展開新一輪推廣活動 鮮貨零售中心啟用為市集帶來新形象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四)推出新一輪「日日餸禮」推廣活動,提升中環嘉咸市集的活力,超過70個來自這個百年市集的攤檔及商戶響應參與,當中包括最近遷入市建局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項目新落成鮮貨零售中心的商戶。 今次是市建局為嘉咸市集舉辦第四輪推廣活動,是市建局推行一系列提升嘉咸市集活力的措施之一。市建局一直與不同的持份者合作,包括嘉咸市集的攤檔及商戶,攜手為這個充滿地區特色的市集注入新動力。 市建局今日舉行儀式,展開為期三個星期的嘉咸市集「日日餸禮」推廣活動,以及為鮮貨零售中心舉行啟用禮,由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葉永成議員、市建局董事會成員暨市建局中西區分區諮詢委員會主席周光暉先生、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黃何詠詩女士、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先生及嘉咸市集商戶代表許偉堅先生一同主持。 周光暉在開展禮暨啟用禮上表示:「市建局花盡心思和努力,提升這個百年市集的活力,例如分期進行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的工程,並作出無縫安排,讓受影響的鮮貨商戶可以一直在市集內營運直至鮮貨零售中心落成啟用;以及優化攤檔的設計和為商戶安裝獨立電錶,改善他們的營商環境。另外,考慮到項目地盤仍有工程進行,可能會為鮮貨零售中心的商戶帶來短暫的不便,市建局亦特別在租金上作出優惠安排。」 周光暉補充,卑利街╱嘉咸街項目共有三個地盤分期發展,而鮮貨零售中心的落成啟用是項目的一個里程碑。為優化行人環境,市建局特別擴闊鮮貨零售中心旁的行人路,以及加添路旁泊車位,方便商戶上落貨。他期望鮮貨零售中心附近的項目其他兩個地盤的建築工程可以盡快完成,令貫穿三個地盤的綠化走廊能夠早日落成,進一步改善該處的步行可達性,促進市集的可持續發展。 當卑利街/嘉咸街整個項目完成後,將提供一個約1,260平方米的多用途活動會堂,估計可容納約450人;以及約2,000平方米的公共休憩空間,供市民享用。 今年市集推廣活
-
2016年10月25日
市建局董事會批准優化「招標妥」覆蓋全港所有私人住宅/商住樓宇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董事會今日(星期二)通過「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先導計劃)的優化方案,讓全港所有私人住宅/商住樓宇均可申請該計劃,藉以向更多業主提供協助,以減低其在招聘承建商進行樓宇公共地方維修過程中可能出現圍標的機會。 有關優化措施即日生效。全港所有私人住宅/商住樓宇的業主立案法團,不論樓齡和應課差餉租值的金額,都符合資格申請「招標妥」的服務。市建局亦不會為「招標妥」服務設定每年可處理的申請數目。 早前,申請「「招標妥」服務的大廈業主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樓宇條件: 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樓宇;及 市區住宅單位的每年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不超過30萬元;新界住宅單位的每年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不超過16萬元。 市建局經考慮過計劃自今年5月推出以來,業主和社會的反應積極,逐提出上述優化方案。 市建局至今共收到28個合資格申請,並已為當中19個開展工作,提供「自助工具」和技術支援。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倘若收到大量申請,市建局會優先考慮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樓宇,其次是樓齡較高的樓宇。 「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先導計劃)是回應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的一項措施,目的是向私人樓宇的業主立案法團提供一系列促進服務,包括「自助工具」、獨立專業意見及電子招標平台,加強業主在技術和資訊方面的支援,使他們在招聘承建商進行樓宇公共地方維修過程中,盡可能減低出現圍標的機會。 申請表和申請須知可於市建局「樓宇復修資訊通」 (http://www.buildingrehab.org.hk) 下載。市民亦可致電熱線3188 1188查詢計劃詳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