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2年
-
2002年11月29日
市建局在西区展开新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宣布动用约十二亿三千六百万元,推行西区第一街╱第二街重建项目。该项目为市建局首个五年业务纲领及首年业务计划的项目之一。市建局今日动员八十五个职员,一连三日(由今日至星期日)在重建范围内访问受影响约四百三十个家庭,登记最新的住户状况资料。 第一街╱第二街重建计划为市建局今年开展的第六个项目,为前土地发展公司一九九八年公布的二十五个项目之一,属於市建局优先处理的项目。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伍展明在会见新闻界,介绍项目的详情时表示:「重建项目位於香港其中的一个最老的旧区,涉及重建发展的楼宇,楼龄大多超过四十年,居住环境日趋恶化。」 第一街╱第二街项目占地三千五百一十一平方米,涉及业权二百九十三个,重建范围内估计有四百三十户家庭,约一千人受影响。 该项目完成後将会提供大约五百个住宅单位,面积约三万二千一百四十平方米,以及约三百七十平方米的零售商舖用地。重建项目亦包括七百平方米的休憩用地及面积达二千二百平方米的长者护理中心。 市建局将於稍後向全部二百九十三个物业业权的业主提出收购建议,估计收购成本约为五亿二千五百万元。 整个项目的发展成本约为十二亿三千六百万元,包括上述的收购成本、居民安置、兴建费用及其他有关费用,包括利息等开支。 为确保受重建影响的居民,充份了解他们的权利及责任,市建局将於十二月六日至九日为他们举行一连串的居民简布会。届时,市建局会向受影响的业主及租客,详细介绍其物业的收购政策及安置安排。另外,市民亦可致电市建局热线2588 2333查询有关项目的资料。 此外,市建局亦将设立由社工组成的一支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适切的服务。
-
2002年11月21日
市建局收购新填地街重建项目业权
市区重建局将於下周一(十一月二十五日)向受到旺角新填地街重建项目影响的业主发信,以私人协商方式收购他们的物业。业主自住的住宅物业,每平方尺实用面积的收购价为三千一百一十一元。 新填地街重建项目是市建局今年开展的第五个项目。市建局董事会在今日(十一月二十一日)举行的会议上,同意为新填地街重建项目发出收购建议。该项目涉及的业权共二十四个,收购及有关开支估计约为九千二百万元,总发展成本约为二亿二千万元。 市建局的收购建议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基础,亦即是自住住宅物业的收购价,是反映类似地区一个假设为七年楼龄的重置单位的市价。业主有六十日时间考虑市建局的收购建议。 为了鼓励业主在六十日内接纳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市建局的收购建议亦包括(在适用的情形下)一项额外津贴。这项津贴主要协助业主支付搬迁费及重置物业所引致的各项开支。 自住物业业主的额外津贴,以实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一千一百元,或最少九万六千元;而出租或空置的住宅物业则为七万三千二百五十元。 现行的非住宅物业补偿安排维持不变。 新填地街重建项目涉及二十四个业权,包括三个商舖、四个单幢式业权及十七个住宅物业。市建局发言人说:「收购信将於下周一寄予所有业主,信上会详细列明收购建议及额外津贴的资料。」 市建局明白到部分居民会因重建遇到个人或家庭的问题。为此,市建局在大角嘴区设立的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可以为他们提供辅导和实际的帮助。 发言人指出,居民可致电市建局热线(电话号码25882333)或亲临大角嘴地区办事处(电话号码23912992),市建局职员会乐於即时提供协助。 重建项目占地五百三十三平方米,受影响的家庭约五十户、逾一百二十人。预计项目於二○○六年完成时,将提供六十六个住宅单位,面积达四千平方米,以及楼面面积约八百平方米的零售单位。
-
2002年10月18日
市建局在旺角展开新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宣布动用二亿二千万元,推行旺角新填地街重建项目。该项目为市建局首个五年业务纲领及首年业务计划的项目之一。 市建局今日动员二十名职员,一连三日(由今日至星期日)在重建范围内访问受影响约一百二十个家庭,搜集最新的住户状况资料。 新填地街重建计划为市建局今年开展的第五个项目。今年一月,市建局分别在深水埗、大角嘴及湾仔开展三个前期项目。在得到政府批准其业务纲领及业务计划後,市建局亦於今年七月在深水埗再开展多一个项目。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伍展明在会见新闻界,介绍项目的详情时表示:「重建区的楼宇状况十分残破,楼龄已有五十年左右,因此有急切需要重建。」 伍先生补充说:「是项重建项目为前土地发展公司公布的二十五个项目之一,属於市建局优先处理的项目。」 旺角新填地街项目占地五百三十三平方米,楼宇大多在四零年代後期兴建。重建范围内估计约有一百二十户家庭,逾三百人居住在有关楼宇内。 该项目在完成後将会提供六十六个住宅单位,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及八百平方米的零售商舖用地,预计项目将於二○○六年左右完成。 伍展明说:「市建局将於稍後向全部二十四个物业业权的业主提出收购建议,估计收购成本约为九千二百万元。整个项目的发展成本约为二亿二千万元,包括居民安置及兴建费用。」 为确保受重建影响的居民,充份了解他们的权利及责任,市建局将於十月二十三日及二十四日为他们举行一连串的居民简布会。届时,市建局会向受影响的业主及租客,介绍其物业收购政策及安置安排。 此外,由社工组成的一支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已经准备就绪,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适切的服务。该支社工队在市建局的大角嘴地区办事处(大角嘴必发道六十八号必发台地下)服务居民。而受影响居民亦可联络市建局地区办事处职员或致电市建局热线25882333查询有关项目的资料。
-
2002年10月10日
市建局收购保安道╱顺宁道重建项目业权
市区重建局今日(十月十日)向受到保安道╱顺宁道重建项目影响的业主发信,以私人协商方式收购他们的物业。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保安道╱顺宁道重建项目涉及七十二个业权,影响约二百户家庭。整项重建计划的总成本开支约为四亿六千五百万元,其中收购物业的开支约为一亿七千万元。 「有关业主会有充足时间考虑是否接纳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并在六十日内给予回覆。」 市建局的收购建议是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基础,亦即是自住业主的住宅物业收购价,是反映类似地区一个假设为七年楼龄的重置单位的市价。 在订定该个设想中的重置单位的市值时,市建局今次采取了一项新的测量方法。市建局以公开投标方式,委托了七家着名的独立测量师行进行估值。 市建局发言人解释说,「与过去聘用两位测量师的方法相比,新的方法扩阔了评估的基础、更为客观和有更强的公信力。这些优点显而易见。我们相信会加强业主对市建局收购建议的信心。」 为了鼓励业主在六十日内接纳市建局的收购建议,市建局的收购建议亦包括了一项额外津贴(如适用的话)。这项津贴是协助业主支付搬迁费及重置物业所引致的不同开支。 自住物业业主的额外津贴,以实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一千零八十五元,或最少九万六千元;而出租或空置的住宅物业则为七万三千二百五十元。 市建局会经常检讨额外津贴的金额,并会就个别项目订定其适用的额外津贴额。 至於现行非住宅物业的估值及补偿安排,则维持不变。 发言人表示,「我们今日开始向业主发出收购信,信中详细列明了我们的收购建议、测量方法及额外津贴的资料。」 此外,市建局会在期内为住宅及商舖的业主举行多个简报会,解释收购建议的细节和程序。居民亦可利用市建局的热线电话2588 2333或亲临深水埗地区办事处提出查询,市建局的职员会乐於即时提供协助。 在收购和搬迁的过程中,部分居民或会遇到个人或家庭的问题。市建局在深水埗区设立的重
-
2002年10月10日
市区重建局声明
市区重建局发言人今日(十月十日)回应传媒查询时发表以下声明: 作为一家公营机构,市区重建局十分着重良好的机构管治,包括在提高透明度与保障机密资料之间求取平衡,特别是商业敏感资料。 在过去几个月以来,多番出现机密资料外泄的情况,严重影响市建局的运作,并曾经在数次商业谈判的过程中,削弱了局方的议价能力。虽然在市建局董事会的批准下,发出了一套有关指引,但是情况仍然持续。 为了解决问题,市建局多位董事会成员认为,必须考虑提议让所有职员、董事会成员及各委员会委员签署承诺书,以保障局方的机密资料。董事会成员认为,此举是符合维持良好机构管治的严谨道德水平。 市建局董事会或各委员会成员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签署有关承诺书。无论哪一位成员,若果不同意签署,也不会有任何惩处。 董事会在今日的会议上商讨了这项提议,并同意各成员可在适当时候自行决定是否签署该承诺书。 发言人强调,这项决议完全旨在避免机密资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外泄。董事会成员及各委员会委员完全有自由继续公开发表其评论及个人见解。 发言人同时强调,这项决议旨在维持良好机构管治,与官方机密条例或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完全无关。
-
2002年9月28日
齐心跨越市区重建的两座山
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林中麟表示,旧区老化问题严重,市区重建工作不能单靠政府和市区重建局。他希望市民齐心协力,改变对拆楼重建和楼宇维修的态度,一起跨越阻碍市区重建的「两座大山」。 林中麟今日在香港电台的「香港家书」节目中解释说:「第一座大山,是许多旧区居民对市建局所谓「派钱收楼」的做法,普遍存有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将改善居住环境的责任完全放在市建局及政府身上,而他们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市建局尽快上门派钱收购。」 林先生表示:自年初上任以来,他不断收到旧区居民的要求,催促市建局和政府加快收购他们的旧楼。 「但是,我们始终需要面对现实,需求无限,资源有限。市建局、将来的房屋协会,加上整个政府,都不会有能力令数以万计旧楼的业主,在未来的日子里全部变成拥有七年楼龄的楼宇业主。」 他指出,很多市民都远远低估了旧区残破问题的严重性和清拆重建所涉及的问题。根据政府的估计,市区内楼龄超过三十年的大厦,有九千三百幢,而且在未来十年内,更会增加一半。 他说:「假如我们要将九千三百幢大厦全部清拆重建,所需的费用会是天文数字,而搬迁居民所涉及的各项复杂问题,是整个社会无论是现在或将来都难以应付的。」 至於面前的第二座大山,林先生说是很多市民都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市区重建一定是将旧楼全部清拆,然後整个地盘重新发展。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这种观念是实在不切实际的。 林先生认为拆卸重建可能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要跨越这两座意识形态的大山,林先生认为作为业主和住客的,必须要对自己的物业和居住环境的责任有所承担,而并非将问题全部推向市建局、政府和其他纳税人身上。 其次,我们应该放持开放态度,探索除了拆建以外其他更好的方法。 因应以上的问题,市建局的策略是提出四大方向,即所谓4R:包括原有的重建发展(Redevelopment)、加上楼宇复修(Reh
-
2002年9月19日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主持市建局资讯中心启用礼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日(星期四)为市区重建局资讯中心主持启用典礼。该中心将成为促进市建局与市民沟通的一道重要桥梁。 市区重建局主席刘华森博士在启用典礼致欢迎辞时强调,市建局致力与各合作夥伴发展紧密友好的关系,以期市区重建工作取得美满成绩。 市建局在未来20年内,需要完成的项目达225个之多,但同一期间内,市区楼宇老化的数目又会继续增加。刘主席形容市建局面对严峻的挑战,好像在奔流之中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 他说:「我们明白绝不可以单靠一己之力企图永远逆流而上,而是必须同舟共济,与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机构和人士一齐划桨,奋力向前。」 故此,市建局在其已经公布的使命之中,特别强调发展合作夥伴的关系,包括政府当局、负责房屋事务的公私营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 刘主席说,市建局由去年五月成立至今,已经进行了三项重大的任务,包括建立全新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架构,和尽快改善财政状况;制订首个五年的业务纲领和四大业务的策略,亦即是楼宇复修、重建发展、保存文物和社区更新;以及展开和落实首批重建发展项目。 今日启用的资讯中心,是要提高市民对市建局的认识,以及争取各界支持,一起承担市区重建的使命。 刘主席说:「我们必须透过持久的宣传和教育,才能使市民大众改变态度,认识到市区重建并非单是政府和市建局的责任,而是每一个社区、业主和住客应该参与的义务。」 位於香港皇后大道中一百八十一号新纪元广场低座十楼的市建局资讯中心,占地一百一十五平方米(一千二百多尺),以多媒体方式配合色彩鲜明的的图像,向市民介绍市建局的工作路向和重建计划;其中的互动电脑游戏区,将市建局的四大业务以电脑游戏方式带出,更是寓教育於娱乐。 资讯中心入场费用全免,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五的上午十时至下午一时,以及下午二时至五时(公众假期除外)。详情请致电市区重建局对外关系处25882333查询。
-
2002年8月29日
市建局与九龙建业合作发展加惠民道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四)宣布,经过公开招标选投之後,决定与九龙建业合作发展加惠民道的住宅项目。 位於坚尼地城的加惠民道项目占地约七百三十平方米。项目完成後,可提供一座二十七层的住宅大楼,另加四层停车场。总楼面面积近七千三百平方米。加惠民道项目的土地,是政府划定给前土地发展公司的连系地盘,用以协助该公司推行坚尼地城新海旁重建项目。 整个项目的发展成本预计为二亿六千万元。地盘的建设工程将会在短期内展开,估计在二零零五年的下半年完成。 九龙建业是四家入标竞投该项目的发展商之一。市建局董事会基於其招标遴选小组的建议,同意九龙建业合乎所有招标要求,而它所开列的条件亦会为市建局带来最大的财务利益。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九龙建业以发展优质住宅物业着称,市建局期望与九龙建业合作愉快。
-
2002年8月22日
市区重建局加惠民道计划截止接受标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表示,加惠民道住宅发展项目,共接获四家发展商竞投的标书。 市建局发言人说:「虽然近期物业市场气氛有些转变,但投标数目显示发展商对市建局的项目仍然有相当兴趣。」 他说:「自今年初以来,物业市场有明显的复苏现象,估计在可见的将来继续会有平稳的进展。」 市建局今年初邀请有兴趣人士表达发展意向,其收到二十五家发展商的意向书。市建局邀请其中二十二家合乎资格的机构,参与竞投 发展加惠民道的项目。 加惠民道项目的土地,是政府划定给前土地发展公司的连系地盘,用以协助该公司推行坚尼地城新海旁重建项目。地盘面积约七百三十平方米,项目完成後,可提供一座二十七层的住宅大楼,另加四层停车场。总楼面面积近七千三百平方米。 市建局董事会稍後会开会,评审标书并尽快作出决定。
-
2002年8月14日
市建局声明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今日发表谈话,评论若干报章有关市区重建局的报导。对於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的谈话,市建局发言人有以下回应: 「市建局欢迎政府重申对市区重建工作的承担,并且充分明了政府对市建局作出的重大财政支持。 市建局在推行其项目时,一直有采取审慎的理财原则和注重成本效益,并且兼顾对於受项目影响的居民和业主的社会责任。 市建局的一项首要目标,是确保去年十一月发表的《市区重建策略》所列明的重建计划,长远来说会达致财政自给。 政府已经在今年初批准市建局首个五年业务纲领,其中涉及四十二个项目。我们有信心该份业务纲领在财政上是可行的,整体上会达到收支平衡的目标。就以今年三月推行的三个前期项目来说,市建局已经取得好的开始。这三个项目进展良好;整体来说,市建局估计它们在财政上是可行的。 市建局发言人强调,市建局无论是现在抑或是在可见的未来,其财政状况都是在上述业务纲领的预计之内。 对於《市区重建策略》列出在未来二十年推行二百二十五个项目,明显地这是一项长远的目标。若果基於现行经济及市场情况,而猜度其财政上的可行性,这都是毫无意义和不可取的。 然而,市建局是相当新的法定机构,在一个新的法律和行政架构下,负责推行市区重建计划。市建局会对其政策及运作不断进行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