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5年
-
2005年4月22日
市区重建局声明:市建局董事会新成员任命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郑维新先生今日(星期五)欢迎政府委任立法会议员梁家杰先生及杨孝华先生为市建局董事会的非执行董事。 郑先生表示:「市建局的使命是推动持续市区活化,以改善旧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亦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梁议员及杨议员拥有渊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定能为市建局达致此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他说:「我们期望与社会各界人士紧密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推展旧区更新的工作。」 郑先生亦欢迎陈监林议员及李华明议员再度获委任为市建局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郑先生代表市建局董事会全体成员,衷心感谢离任的两位非执行董事刘汉铨先生及刘炳章先生,过去四年来对市建局的工作,贡献良多。
-
2005年3月18日
市建局1亿元开展文化创意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宣布斥资一亿元,在湾仔茂萝街展开一项旧区活化项目,以协助促进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项目范围包括两列共十幢的唐楼,位於湾仔茂萝街及巴路士街一处相连地点,相信是在一九二零年代落成。市建局准备在完成规划申请和收购工作後,把部分楼宇全面巩固和翻新,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者提供空间。 是项计划的构思源自今年一月的政府施政报告。报告强调「以城市旧区更新来营造文化氛围,从而吸引人才,推动文化及创意产业和本土经济的发展」。 财政司司长在本周三的财政预算案中亦指出,「政府会尽力支持配合,令文化创意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建局茂萝街项目正好应合财政司司长的政策方向。 在今日的记者会上,市建局执行董事林筱鲁表示,政府的目标与市建局的旧区活化理念同气连枝。市建局在重建和复修项目以外,亦找寻机会改造具有特色的旧有建筑,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林先生说:「茂萝街活化项目是我们第一个试点计划,响应政府和社会上推动这个十分有意义的目标。」 「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过补偿和安置,协助该项目的业主和租客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该批甚具特色的唐楼建筑,招聚从事文化创业产业的人士。」 他说:「市建局全面的4R业务策略,即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旧区活化及文物保育,现正逐步在湾仔区展开,茂萝街项目是更新和活化旧湾仔重要的另一步。」 项目地盘面积约八千四百平方尺,现时共有十幢楼高四层、相信在二十年代建成的唐楼,部分建筑物已经相当破旧,甚至连基本的卫生设施都 缺乏。市建局的初步构思是保留及翻新其中六间状况较好的唐楼,提供二十个或以上的独立空间,总楼面面积达一万八千三百平方尺。其余四幢较差的建筑物将会拆卸,设计成三千平方尺的庭园,供市民享用。 至 於项目将来会吸纳哪些文化创意产业,林先生说:「我们认为现阶段最好是不作
-
2005年3月15日
市建局出价收购大角咀两个重建项目业权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发信给大角咀洋松街╱松树街及杉树街╱晏架街两个重建项目合共三百七十名物业业主,以收购其物业。这两个项目的收购及安置成本估计约为十一亿三千万元。 市建局对两个项目提出的业主自住物业收购价相同,是每平方尺实用面积四千零三十八元。重建范围内的楼宇,大都建於六十年代,楼宇状况一般都相当残旧,平均市价约为每平方尺实用面积一千三百元。 市建局的收购建议是以私人协约方式提出,而定价则以政府的「自置居所津贴」政策为基础,另加相关费用津贴。「自置居所津贴」是同类地区一个楼龄假设为七年 的重置单位的市价(即惯称的「七年楼价」)与被收购物业的市价的差额。出租和非自住业主的住宅物业,则会获得补助津贴,最高金额为「自置居所津贴」的一 半。 市建局发言人强调,「七年楼价」是计算现金收购价的准则,与同区内有多少七年楼龄的单位供应无关。业主如果接受收购,他们有全权决定如何运用所得款项的自由,以至作出任何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发言人又说:「市建局听取各界意见,并与市建局油尖旺分区谘询委员会讨论之後,决定在现行评估『七年楼价』的机制上,加以改良,提升机制在运作时的透明度,使业主更有信心。」 改良的机制首次在这两个项目试行。首先,市建局将以往用价低者得而聘用七间独立专业测量师行的公开招标方式,改为统一定价的抽签方式。任何测量师行只要符 合指定的专业及经验等条件,均可以向市建局表达意向参与抽签,以提供估价服务。最後,在这批测量师行的名单中,以抽签方式决定哪七间负责有关项目的「七年 楼」估价工作。 抽签定出七间测量师行的过程,市建局交由外间人士主持,以示公允。为这两个项目主持抽签的,是油尖旺区议会主席陈文佑、油尖旺区议会议员(大角咀区)秦宝山和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张达棠。秦宝山议员其後亦出席市建局与该七间测量师行的工作会议。 市建局并且决定公布抽签定出
-
2005年3月11日
深水埗两重建项目开始规划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刊宪,宣布为深水?区两个新的重建项目开始申请法定规划审批的程序,以改善约八百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持续解?该区严重的楼宇残破问题。 今日宣布的两个项目分别位於荔枝角道 / 桂林街及医局街。两个项目的地点十分接近,而因为其中一个地盘面积相对较小,市建局建议将两个地盘合并,以综合发展的方式规划发展,以便作出较佳的规划设计和腾出空地给公众人士作休憩之用。 市建局须先後得到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同意及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的批准,才会开始收购重建范围内所有一百六十个业权,及为合资格的租客进行安置及补偿工作。 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市建局展开荔枝角道 / 桂林街及医局街重建计划的通告,已在今日的宪报刊载。市建局并会在日内按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向城规会提交发展计划。 未来两个月内,市民可於市建局位於上环皇后大道中181号低座10楼的资讯中心及大角咀必发道68号必发台地下的地区办事处,以及深水?民政事务处位於长沙湾道303号地下的谘询服务中心,查阅有关计划的土地界线图则及一般资料。 若果规划建议最终获得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市建局会开展物业收购和安置补偿租客的工作,这方面的开支估计约为五亿五千万元。整个项目的发展成本,包括建筑和利息,则约为十一亿元。 重建地盘面积共三万五千五百平方尺,共有十七幢楼宇。它们大都建於五十年代,楼宇状况相当残旧。估计重建范围内居住了三百二十户家庭共约八百人;但实际数字有待市建局今日进行的冻结人口调查核实。 市建局初步建议在项目完成後,提供约三百九十个住宅单位、五万平方尺商业用楼面和四千三百平方尺休憩用地供公众享用,视乎城规会的要求而定。 大约八十名市建局职员今日到重建范围内的楼宇,进行冻结人口调查,以了解居民的居住情况和确定住户数目。市建局稍後会举行简报会,向居民解释有
-
2005年3月8日
市区重建局声明
有关地方法院今日(星期二)一宗涉及市区重建局发展项目的个案,市建局发言人回应传媒查询时发表以下声明: 「市建局对於员工的诚信及工作程序的严谨和保护敏感资料,一向高度重视,严防补偿政策出现滥用。 市建局对廉政公署成功侦破此案,表示赞赏,并且希望对串谋滥用市建局赔偿者有警惕作用。 市建局正在廉署防止贪污处的协助下,加强检讨工作程序,以求进一步打击贪污和滥用的机会,并且加强监察日常运作程序中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
-
2005年1月31日
市建局宣布分区谘询委员会任命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四个分区谘询委员会新一届的成员名单。委员会的工作是向市建局反映区内居民对市区更新工作的关注及期望,并就有关问题提供意见。 四个委员会共有六十一名成员,分别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旧区业主、租客、社区领袖、社工、专家、学者和商界人士等。 市建局是在二○○二年一月分别成立湾仔、中西区、油尖旺及深水埗分区谘询委员会,市建局随後在这些旧区开展了多个市区更新项目,并陆续向委员会进行谘询。 该四个委员会均由市建局董事会成员担任主席,以加强市建局董事会与各个分区谘询委员会的联系和沟通。四个委员会新一届的主席分别是谭惠珠女士、张震远先 生、林贝聿嘉女士及陈丽云教授。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相关地区的市区更新工作,向市建局提供意见,其中包括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和旧区活化。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可以受委连任。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分区谘询委员会是市建局与地区之间的重要桥梁,有效地促进彼此的沟通。」 他说:「了解地区人士的关注和期望,是市建局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分区谘询委员会有助我们掌握社区的脉搏,明白地区的真正需要。 另一方面,委员会亦可以增强社区对市建局的了解,包括我们的政策、局限和工作成果。特别是由於市建局的成立时间不算长,因此我们更有需要与地区建立关系, 促进彼此的了解。」 他表示:「故此,市建局十分感谢刚退任的分区谘询委员,他们对委员会的工作贡献良多。」 他续称:「市建局将来会按照市区更新项目的进度,在其他旧区增设谘询委员会。」 除了参与例行会议,向市建局提出意见之外,委员会的工作尚包括举办地区工作坊和研讨会等活动,搜集不同社会界别人士的意见。 2005年市建局分区谘询委员会成员 中西区分区谘询委员会 深水埗分区谘询委员会 主席: 主席:
-
2005年1月26日
市建局扩阔复修计划 邀请165幢楼宇参加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宣布扩阔参与两项楼宇复修计划的申请资格,估计市区内增加一百六十五幢楼龄二十年的住宅大厦会因此受惠。 与此同时,房屋规划及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日巡视市建局在大角咀区进行的楼宇复修及重建计划,与业主居民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 去年四月,市建局开始实施楼宇复修试验计划及贷款资助计划,准备在五年协助五百四十幢楼龄达到三十年或以上的大厦进行复修工程。计划推出至今,共有八十二幢大厦,涉及8,170单位已经参与有关计划或其申请正在处理中。 监於反应良好,市建局决定扩阔计划的申请资格,协助楼龄「较轻」的大厦业主法团进行预防性的复修工程,防范未然。计划扩阔後估计总共会有七百零五幢大厦受 惠。此举令市建局的复修计划申请资格,在大厦楼龄标准方面,与香港房屋协将於下月推出的楼宇管理及保养计划的准则,达成一致。 市建局将於短期内邀请该一百六十五幢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参与有关复修计划。 为应付扩阔楼龄标准而引起的需求,市建局已经为原先的二亿三千万元的楼宇复修计划,额外增拨二千三百万元。 市建局同时宣布,由即时生效,没有收到屋宇署维修令的大厦,亦可以选择参与复修试验计划。以往此类大厦只符合申请贷款资助计划。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扩阔计划的原因,主要是参考过去九个月以来推行复修计划的实际经验,并且配合与房协之间合作和协调,一起推动楼宇保养文化。 根据复修试验计划,市建局资助楼宇复修工程费用百分之十或每户三千元。主要资助形式是提供优质外墙油漆、去水渠及天面防漏物料。 至於贷款╱资助计划,主要对象是没有收到维修令及主动维修的大厦。市建局提供每户最高十万元的免息贷款,分五年摊还。至於有真正困难的业主,则获每户一万元的资助。 此外,至今共有十三家银行愿意为参与市建局复修计划的楼宇,提供优惠按揭计划。香港按揭证劵公司最近亦决定为有关楼宇提供按揭
-
2005年1月25日
朗豪坊启动旺角更新效应
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今日(星期二)为市区重建局及鹰君集团合作发展的朗豪坊项目,主持开幕礼。市建局预期这个耗资一百一十亿元的市区重建项目,将会启动整个旺角区的持续更新效应,以及成为日後其他重建项目的典范之一。 这个早年称为「旺角六街」的重建项目,是市建局的重点重建计划,亦是香港市区重建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朗豪坊项目提供了一百八十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包括了 一座智慧型办公大楼、一家拥有六百六十五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和一座十五层的大型商场。它们全部由一个玻璃「通天广场」和天桥连接,广场的天花是一幅可以营 造数码天幕效果的天幕。朗豪坊是顶尖级的建筑设计,会对整个旺角区产生强大的更新效应。 朗豪坊体现了市区更新带来的两股基本力量。首先,原本在重建范围内生活的居民,可以整体受惠。重建范围内原先大约有六千名小业主和租户,在残破不堪的环境下生活。他们可以藉着重建得到现金补偿购置新居或获得安置,生活环境得以大幅改善。 第二股力量则在於它可以提昇周边经济活动的格局。朗豪坊在两个月前才试业,不过周边地区的零售业,已经开始出现蜕变,部分业主更主动为楼宇进行复修工程,而整个过程还只是一个开始。假以时日,预计朗豪坊和附近会成为旺角新的潮流热点,并会带来大量商机。 行政长官在两周前发表的施政报告,表示旧区更新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推动文化和创意产业。朗豪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朗豪坊有超过三百家店舖,其中百分之七十是首次在旺角区开业;当中有很多是年轻人以创意产品为经营意念。 朗豪坊聘请了逾二千名员工,负责酒店、商场和办公大楼的营运。此外,估计在朗豪坊的戏院、数以百计的商舖和大量的写字楼办公室,更会雇用数千名职员。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市建局会藉着朗豪坊的重点发展,加快旺角区的旧区更新过程。他说:「在未来数年,我们会在旺角加强推展市建局的四大业务策略,亦即 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
-
2005年1月12日
市建局主席回应施政报告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郑维新先生就行政长官今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有以下的回应: 行政长官今日宣布有关市区更新的政策,市建局感到非常鼓舞,并会全力以赴,支持落实他的政策。 首 先, 市建局欢迎行政长官宣布房协加盟防止楼宇残化任务,准备动用30亿元推行为期10年协助楼宇管理及维修综合计 划。本港旧楼老化及失修问题十分严重,有11,000幢楼宇缺乏业主法团或任何管理。问题如此庞大,绝非市建局或任何单一机构足以应付。故此,有房协作为 生力军加入,可说是更有效地回应社会在这方面的急切需要。市建局会同时进一步加强去年展开的楼宇复修计划,并且会同房协携手合作。我们相信与房协合作会相 得益彰,而最大得益者一定是旧区居民。 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重申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会全力支持和配合市建局的工作,务求加快市区更新和楼宇复修的步伐,市建局会积极回应,在未来五年大幅增加投入市区更新的资源,加快市区更新的步伐。 行政长官为市区更新提出了一个新的层面和理念,用旧区更新去营造文化气氛,协助培育创意及文化产业,发挥「城市本身就是品牌」的理念。市建局认同这个理念,并会在今年内深入研究,选择一个合适的旧区进行规划。 当然,市区更新是负有多重使命的,但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令弱势社羣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为旧区注入新的经济生命力,我们必然会继续极为重视这两项重要的使命,同时亦希望市区更新会对创造就业、扶助文化创意等等方面有所贡献。
-
2005年1月8日
资助复修楼宇购买责任保险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六)宣布,经该局自愿楼宇复修计划完成全面复修工程的大厦业主,可获资助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 市建局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龙炳颐教授在记者会上表示,市建局一直致力推动楼宇复修工作,为复修楼宇提供第三者责任保险资助,是最新一轮的措 施。他说,较早前法庭裁定,在鸭脷洲添喜大厦的致命意外中,有关大厦业主必须分担二千五百万元的赔偿。这件事引起很多大厦的业主关注,担心因疏於楼宇管理 及保养而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龙教授说,为了评估多层旧式大厦业主的需要,市建局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访问他们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於添喜大厦事件的後果感到相当震惊,愿意购买大厦保险或提高现有的保额。 调查访问了一百四十四幢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当中约百分之二十一的大厦没有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至於已购买保险的大厦,其中百分之六十二表示,在添喜大厦事件发生後希望提高现有保额。 龙教授说:「我们认为市建局可以在此方面提供协助。因此,除了现时的物料资助及免息贷款计划之外,我们的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获得董事会同意,决定资助有关业主法团购买责任保险,或提高现有的保额至足够的水平。」 调查指出,所有受访而没有购买保险的法团,均表示如果得到市建局的资助,将会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至於已购买保险的大厦之中,九成表示会因市建局的资助而提高保额。 龙教授说:「责任保险除了为业主提供保障之外,购备足够保额的大厦会加强银行的信心,较易获得批核按揭贷款予业主或准买家。」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林伟能说:「任何经市建局复修计划完成全面复修工程的大厦的法团,均可连续三年获市建局资助五成的保险费,以每年六千元为上限。他们只需要在向政府认可的保险公司购买责任保险前,向市建局提出申请。」 申请资助费用的表格需要在复修工程完成後的十二个月内提交。每年估计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