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05年
-
2005年3月11日
深水埗两重建项目开始规划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刊宪,宣布为深水?区两个新的重建项目开始申请法定规划审批的程序,以改善约八百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持续解?该区严重的楼宇残破问题。 今日宣布的两个项目分别位於荔枝角道 / 桂林街及医局街。两个项目的地点十分接近,而因为其中一个地盘面积相对较小,市建局建议将两个地盘合并,以综合发展的方式规划发展,以便作出较佳的规划设计和腾出空地给公众人士作休憩之用。 市建局须先後得到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同意及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的批准,才会开始收购重建范围内所有一百六十个业权,及为合资格的租客进行安置及补偿工作。 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市建局展开荔枝角道 / 桂林街及医局街重建计划的通告,已在今日的宪报刊载。市建局并会在日内按市区重建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向城规会提交发展计划。 未来两个月内,市民可於市建局位於上环皇后大道中181号低座10楼的资讯中心及大角咀必发道68号必发台地下的地区办事处,以及深水?民政事务处位於长沙湾道303号地下的谘询服务中心,查阅有关计划的土地界线图则及一般资料。 若果规划建议最终获得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市建局会开展物业收购和安置补偿租客的工作,这方面的开支估计约为五亿五千万元。整个项目的发展成本,包括建筑和利息,则约为十一亿元。 重建地盘面积共三万五千五百平方尺,共有十七幢楼宇。它们大都建於五十年代,楼宇状况相当残旧。估计重建范围内居住了三百二十户家庭共约八百人;但实际数字有待市建局今日进行的冻结人口调查核实。 市建局初步建议在项目完成後,提供约三百九十个住宅单位、五万平方尺商业用楼面和四千三百平方尺休憩用地供公众享用,视乎城规会的要求而定。 大约八十名市建局职员今日到重建范围内的楼宇,进行冻结人口调查,以了解居民的居住情况和确定住户数目。市建局稍後会举行简报会,向居民解释有
-
2005年3月8日
市区重建局声明
有关地方法院今日(星期二)一宗涉及市区重建局发展项目的个案,市建局发言人回应传媒查询时发表以下声明: 「市建局对於员工的诚信及工作程序的严谨和保护敏感资料,一向高度重视,严防补偿政策出现滥用。 市建局对廉政公署成功侦破此案,表示赞赏,并且希望对串谋滥用市建局赔偿者有警惕作用。 市建局正在廉署防止贪污处的协助下,加强检讨工作程序,以求进一步打击贪污和滥用的机会,并且加强监察日常运作程序中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
-
2005年1月31日
市建局宣布分区谘询委员会任命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四个分区谘询委员会新一届的成员名单。委员会的工作是向市建局反映区内居民对市区更新工作的关注及期望,并就有关问题提供意见。 四个委员会共有六十一名成员,分别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旧区业主、租客、社区领袖、社工、专家、学者和商界人士等。 市建局是在二○○二年一月分别成立湾仔、中西区、油尖旺及深水埗分区谘询委员会,市建局随後在这些旧区开展了多个市区更新项目,并陆续向委员会进行谘询。 该四个委员会均由市建局董事会成员担任主席,以加强市建局董事会与各个分区谘询委员会的联系和沟通。四个委员会新一届的主席分别是谭惠珠女士、张震远先 生、林贝聿嘉女士及陈丽云教授。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相关地区的市区更新工作,向市建局提供意见,其中包括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和旧区活化。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可以受委连任。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分区谘询委员会是市建局与地区之间的重要桥梁,有效地促进彼此的沟通。」 他说:「了解地区人士的关注和期望,是市建局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分区谘询委员会有助我们掌握社区的脉搏,明白地区的真正需要。 另一方面,委员会亦可以增强社区对市建局的了解,包括我们的政策、局限和工作成果。特别是由於市建局的成立时间不算长,因此我们更有需要与地区建立关系, 促进彼此的了解。」 他表示:「故此,市建局十分感谢刚退任的分区谘询委员,他们对委员会的工作贡献良多。」 他续称:「市建局将来会按照市区更新项目的进度,在其他旧区增设谘询委员会。」 除了参与例行会议,向市建局提出意见之外,委员会的工作尚包括举办地区工作坊和研讨会等活动,搜集不同社会界别人士的意见。 2005年市建局分区谘询委员会成员 中西区分区谘询委员会 深水埗分区谘询委员会 主席: 主席:
-
2005年1月26日
市建局扩阔复修计划 邀请165幢楼宇参加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三)宣布扩阔参与两项楼宇复修计划的申请资格,估计市区内增加一百六十五幢楼龄二十年的住宅大厦会因此受惠。 与此同时,房屋规划及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日巡视市建局在大角咀区进行的楼宇复修及重建计划,与业主居民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 去年四月,市建局开始实施楼宇复修试验计划及贷款资助计划,准备在五年协助五百四十幢楼龄达到三十年或以上的大厦进行复修工程。计划推出至今,共有八十二幢大厦,涉及8,170单位已经参与有关计划或其申请正在处理中。 监於反应良好,市建局决定扩阔计划的申请资格,协助楼龄「较轻」的大厦业主法团进行预防性的复修工程,防范未然。计划扩阔後估计总共会有七百零五幢大厦受 惠。此举令市建局的复修计划申请资格,在大厦楼龄标准方面,与香港房屋协将於下月推出的楼宇管理及保养计划的准则,达成一致。 市建局将於短期内邀请该一百六十五幢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参与有关复修计划。 为应付扩阔楼龄标准而引起的需求,市建局已经为原先的二亿三千万元的楼宇复修计划,额外增拨二千三百万元。 市建局同时宣布,由即时生效,没有收到屋宇署维修令的大厦,亦可以选择参与复修试验计划。以往此类大厦只符合申请贷款资助计划。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扩阔计划的原因,主要是参考过去九个月以来推行复修计划的实际经验,并且配合与房协之间合作和协调,一起推动楼宇保养文化。 根据复修试验计划,市建局资助楼宇复修工程费用百分之十或每户三千元。主要资助形式是提供优质外墙油漆、去水渠及天面防漏物料。 至於贷款╱资助计划,主要对象是没有收到维修令及主动维修的大厦。市建局提供每户最高十万元的免息贷款,分五年摊还。至於有真正困难的业主,则获每户一万元的资助。 此外,至今共有十三家银行愿意为参与市建局复修计划的楼宇,提供优惠按揭计划。香港按揭证劵公司最近亦决定为有关楼宇提供按揭
-
2005年1月25日
朗豪坊启动旺角更新效应
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今日(星期二)为市区重建局及鹰君集团合作发展的朗豪坊项目,主持开幕礼。市建局预期这个耗资一百一十亿元的市区重建项目,将会启动整个旺角区的持续更新效应,以及成为日後其他重建项目的典范之一。 这个早年称为「旺角六街」的重建项目,是市建局的重点重建计划,亦是香港市区重建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朗豪坊项目提供了一百八十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包括了 一座智慧型办公大楼、一家拥有六百六十五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和一座十五层的大型商场。它们全部由一个玻璃「通天广场」和天桥连接,广场的天花是一幅可以营 造数码天幕效果的天幕。朗豪坊是顶尖级的建筑设计,会对整个旺角区产生强大的更新效应。 朗豪坊体现了市区更新带来的两股基本力量。首先,原本在重建范围内生活的居民,可以整体受惠。重建范围内原先大约有六千名小业主和租户,在残破不堪的环境下生活。他们可以藉着重建得到现金补偿购置新居或获得安置,生活环境得以大幅改善。 第二股力量则在於它可以提昇周边经济活动的格局。朗豪坊在两个月前才试业,不过周边地区的零售业,已经开始出现蜕变,部分业主更主动为楼宇进行复修工程,而整个过程还只是一个开始。假以时日,预计朗豪坊和附近会成为旺角新的潮流热点,并会带来大量商机。 行政长官在两周前发表的施政报告,表示旧区更新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推动文化和创意产业。朗豪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朗豪坊有超过三百家店舖,其中百分之七十是首次在旺角区开业;当中有很多是年轻人以创意产品为经营意念。 朗豪坊聘请了逾二千名员工,负责酒店、商场和办公大楼的营运。此外,估计在朗豪坊的戏院、数以百计的商舖和大量的写字楼办公室,更会雇用数千名职员。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表示,市建局会藉着朗豪坊的重点发展,加快旺角区的旧区更新过程。他说:「在未来数年,我们会在旺角加强推展市建局的四大业务策略,亦即 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
-
2005年1月12日
市建局主席回应施政报告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郑维新先生就行政长官今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有以下的回应: 行政长官今日宣布有关市区更新的政策,市建局感到非常鼓舞,并会全力以赴,支持落实他的政策。 首 先, 市建局欢迎行政长官宣布房协加盟防止楼宇残化任务,准备动用30亿元推行为期10年协助楼宇管理及维修综合计 划。本港旧楼老化及失修问题十分严重,有11,000幢楼宇缺乏业主法团或任何管理。问题如此庞大,绝非市建局或任何单一机构足以应付。故此,有房协作为 生力军加入,可说是更有效地回应社会在这方面的急切需要。市建局会同时进一步加强去年展开的楼宇复修计划,并且会同房协携手合作。我们相信与房协合作会相 得益彰,而最大得益者一定是旧区居民。 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重申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会全力支持和配合市建局的工作,务求加快市区更新和楼宇复修的步伐,市建局会积极回应,在未来五年大幅增加投入市区更新的资源,加快市区更新的步伐。 行政长官为市区更新提出了一个新的层面和理念,用旧区更新去营造文化气氛,协助培育创意及文化产业,发挥「城市本身就是品牌」的理念。市建局认同这个理念,并会在今年内深入研究,选择一个合适的旧区进行规划。 当然,市区更新是负有多重使命的,但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令弱势社羣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为旧区注入新的经济生命力,我们必然会继续极为重视这两项重要的使命,同时亦希望市区更新会对创造就业、扶助文化创意等等方面有所贡献。
-
2005年1月8日
资助复修楼宇购买责任保险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六)宣布,经该局自愿楼宇复修计划完成全面复修工程的大厦业主,可获资助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 市建局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龙炳颐教授在记者会上表示,市建局一直致力推动楼宇复修工作,为复修楼宇提供第三者责任保险资助,是最新一轮的措 施。他说,较早前法庭裁定,在鸭脷洲添喜大厦的致命意外中,有关大厦业主必须分担二千五百万元的赔偿。这件事引起很多大厦的业主关注,担心因疏於楼宇管理 及保养而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龙教授说,为了评估多层旧式大厦业主的需要,市建局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访问他们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於添喜大厦事件的後果感到相当震惊,愿意购买大厦保险或提高现有的保额。 调查访问了一百四十四幢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当中约百分之二十一的大厦没有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至於已购买保险的大厦,其中百分之六十二表示,在添喜大厦事件发生後希望提高现有保额。 龙教授说:「我们认为市建局可以在此方面提供协助。因此,除了现时的物料资助及免息贷款计划之外,我们的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获得董事会同意,决定资助有关业主法团购买责任保险,或提高现有的保额至足够的水平。」 调查指出,所有受访而没有购买保险的法团,均表示如果得到市建局的资助,将会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至於已购买保险的大厦之中,九成表示会因市建局的资助而提高保额。 龙教授说:「责任保险除了为业主提供保障之外,购备足够保额的大厦会加强银行的信心,较易获得批核按揭贷款予业主或准买家。」 市建局地区发展总监林伟能说:「任何经市建局复修计划完成全面复修工程的大厦的法团,均可连续三年获市建局资助五成的保险费,以每年六千元为上限。他们只需要在向政府认可的保险公司购买责任保险前,向市建局提出申请。」 申请资助费用的表格需要在复修工程完成後的十二个月内提交。每年估计有五
-
2004年12月23日
市建局提高出租住宅单位补偿额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董事会通过修订物业收购政策,因应新修订的《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调高收购出租的住宅物业单位的市价估值,以期有助业主及租客维持良好关系。新修订的准则将适用於尚未出价收购的重建项目。 根据市建局原有的收购政策,出租住宅单位的公开市值较空置单位的低百分之六,以反映出租及空置单位在市场上一般的差价。不过,自从今年七月九日《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生效之後,住宅租客不再享有租住权保障,因此预计交吉与非交吉单位的市价差别,将会逐渐消失。 因此,市建局决定将出租住宅单位的市价估值提昇百分之六,与空置住宅单位看齐,以相同基础计算它们的估值。新政策将适用於所有尚未出价收购的重建项目。 此项政策修订估计会令市建局在收购出租物业方面,增加大约二千七百万元的支出,以处理前土地发展公司在一九九八年宣布但尚未开展收购工作的九个项目,其中包括上环士丹顿街╱永利街项目,和两个在上周二(十二月十四日)宣布的大角咀区项目。 市建局发言人说:「政策修订的考虑之一,是因为我们理解有些住在上述『土发项目』内的租客,担心在新修订的《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下,业主较过往更容易收回物业,因而可能会终止租约。」 「当然,包括市建局在内,没有人可以阻止业主行使条例下的法定权利,终止住宅租约。但市建局的立场是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尽力协助维系业主与租客的良好关系,为他们制造双赢局面。」 发言人说:「我们相信新的不交吉住宅收购政策,会有助鼓励业主维持现有的租务关系,因为他们在等待重建期间,既可以继续有租金收入,亦可以在市建局开展收购工作时,享有相等於空置物业的估值补偿。」 他表示,市建局是听取和考虑租客和关注市区重建的团体的意见後,拟定这项新措施,连同较早时宣布会对「前土发项目」,维持《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修订前「7,5,3,1」特惠补偿的政策,希望有助纾缓部分住宅租客的
-
2004年12月15日
市建局及鹰君集团向嘉宾介绍朗豪坊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及鹰君集团今日(星期三)邀请房屋及规划地政局(规划及地政)常任秘书长刘吴惠兰、油尖旺区议会主席陈文佑、区议会议员及多位政府官员,参观新近落成的最大型重建项目-旺角朗豪坊。 耗资超过一百亿元发展成本的朗豪坊,是市建局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典范。它的独特之处,不但是成为旺角的新地标,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全面更新的效应。 市建局主席郑维新与鹰君集团副主席罗嘉瑞陪同嘉宾参观朗豪坊的各项先进设施及品牌名店。
-
2004年12月14日
市建局宣布14.1亿元大角咀区重建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宣布以总发展成本约十四亿一千万元,在大角咀区开展两项重建计划,以改善约一千四百名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加快更新旧区步伐,为该区注入新的生命力。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这两个项目位於洋松街╱松树街及杉树街╱晏架街,属於前土地发展公司在一九九八年曾经宣布的二十五个计划之列,并获市建局列入五年业务纲领,优先处理。 两个重建项目范围相当接近,共有二十四幢楼宇,涉及业权数目共三百五十八个。有关楼宇都建於六十年代,楼宇状况一般都相当残旧。受影响的实际人数,有待市建局进行的住户状况调查确实,预计楼宇内居住了五百六十户家庭,约一千四百人。 市建局估计,在十四亿一千万元的总发展成本之中,六亿六千万元或约百分之四十七的成本,将用作收购物业,以及安置或补偿租户,其余则是建筑及利息方面等支出。 大角咀区是市建局的九大目标区之一。市建局已分别於二○○二年及二○○三年,在区内展开樱桃街及必发道两个重建项目。 此外,区内十一幢住宅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已经参与市建局的自愿楼宇复修计划,进行全面的复修改善工程,其中约有二千一百个单位。相信陆续会有更多楼宇参加有关复修计划。 发言人说:「我们希望复修及重建双管齐下,在数年内令大角咀区,成为更舒适及更具吸引力的居住地区。」 发言人表示,洋松街及杉树街项目的地盘面积分别为23,700平方尺和24,700平方尺。市建局初步的重建构思,主要作住宅发展及提供休憩用地。估计项目落成时,会合共提供的住宅楼面面积和商业楼面面积,分别为361,700平方尺和73,200平方尺。杉树街项目更会提供约4,300平方尺的休憩用地。 发言人续称,市建局将会在短期内提出收购建议供业主考虑。自住业主将会获得自置居所津贴,金额以同区一间假设楼龄为七年的楼宇作为估值基础。至於连租约的物业,当市建局完成物业收购,具备合适的法律地位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