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

鼓励专业人士共筑油麻地及旺角城市更新的愿景

市区重建局(URA)与香港建筑师学会(HKIA)今日(2025年3月28日)联合宣布,启动「油麻地及旺角城市更新概念设计比赛」。此比赛旨在邀请专业人士、毕业生及学生参与,为香港两个最具活力且人口密集的旧区,提出创新及具创意的建筑设计。 是次比赛以市区重建局於2017至2021年间进行的《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研究)为基础。该研究涵盖约212公顷的范围,旨在制定新的策略,将该两旧区提升成为宜居、可持续发展、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都市核心。参赛者将运用该研究中的新规划工具及更新建议,提出符合上述愿景的设计方案。 比赛的目的是让公众更易理解该研究中的城市规划及更新概念,并通过规划工具的应用和实践,转化为更具体的城市及建筑设计方案,提升大众对城市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奖项 比赛将设有两个地区范围供参赛者选择,每个地区范围均分别设有奬项,包括获评选为第一名的方案可获奬金港币200,000元正。 评审委员会 比赛将由以下五位成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韦志成工程师,GBS, JP, FHKEng 黄婉霜城市规划师,BBS 刘文君建筑师, JP 叶颂文博士建筑师,  MH 刘兴达园境师, JP 张凯科建筑师(后备评审) 梁以华建筑师(后备评审) 程玉宇建筑师(后备评审) 获业界鼎力支持 此次比赛由AD+RG建筑设计与研究所有限公司林云峯建筑师, BBS JP担任专业顾问,并获得以下业界知名机构的全力支持:  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  香港园境师学会(HKILA)  香港规划师学会(HKIP) 香港测量师学会(HKIS) 香港城市设计学会(HKIUD)  环保建筑专业议会(PGBC) 比赛形式及参赛资格 比赛为单阶段概念设计比赛,开放予广泛人士参与

市建局山东街/地士道街发展计划收到28份合作发展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早前就九龙山东街/地士道街发展计划(YTM-012项目),邀请发展商及财团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至今日(2025年3月6日)中午12时截止接收意向书时,市建局共接获28份意向书。 由市建局董事会(董事会)设立的遴选小组,将评审已提交意向书的发展商及财团的经验及财务能力,以筛选符合资格的发展商及财团。市建局将於稍后邀请入围的发展商及财团,根据董事会早前批准的主要招标条款,就YTM-012项目提交合作发展标书。 YTM-012项目邻近市建局《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中建议其中一个发展节点。市建局亦利用融合策略,优化项目毗邻现时地士道街休憩花园的整体布局,提升规划裨益。市建局已於2024年年底开展活化工程,以配合重建项目。 YTM-012项目地盘面积为2,475平方米[1] ,可发展的总楼面面积上限为14,949平方米。市建局为了让项目有更高的设计弹性,应用了旺角分区计划大纲图内「住宅和非住宅地积比互换」的核准规划工具,在不超过现时总楼面面积下,将住宅地积比率上限由7.5放宽至8.5,即14,118平方米的住宅楼面面积,预计可提供约380个住宅单位。此外,YTM-012项目将提供约2,850平方米的楼面面积作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用途,并获豁免计算在总楼面面积之内。   * 请按此浏览YTM-012项目详情   (完)   [1] 净地盘面积约1,661平方米用作地积比率计算  

市建局山东街/地士道街发展计划邀请合作发展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将於明日(2025年2月20日)就九龙山东街/地士道街发展计划(YTM-012项目),邀请发展商及财团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 市建局於本年一月,以YTM-012项目作为试点,推出「项目发展促进服务」,在展开招标程序前,提供一个平台介绍YTM-012项目的特点及背景资料,让有兴趣的发展商有更多时间了解,他们亦可按个别需要透过平台表达对项目的意见。市建局早前已收集不少发展商的意见并进行分析。 YTM-012项目地盘面积为2,475平方米[1],可发展的总楼面面积上限为14,949平方米。市建局为了让项目有更高的设计弹性,应用了旺角分区计划大纲图内「住宅和非住宅地积比互换」的核准规划工具,在不超过现时总楼面面积下,将住宅地积比率上限由7.5放宽至8.5,即14,118平方米的住宅楼面面积,预计可提供约380个住宅单位。此外,YTM-012项目将提供约2,850平方米的楼面面积作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用途,并获豁免计算在总楼面面积之内。 YTM-012项目范围内将重置部份地士道街休憩花园,以优化现时休憩花园的布局;至於项目范围外的花园部分,市建局已於2024年年底开展活化工程,并待项目内重置花园的工程完成后,将整个地士道街休憩花园交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及维修。 市建局将於明天就邀请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的公告,上载至市建局网页(www.ura.org.hk),以及於本地报章刊登。有意参与合作发展YTM-012项目的发展商或财团,可在本局於上环的总办事处索取邀请文件。 有兴趣的发展商及财团须将已填妥及签署的意向书回覆表格,连同所需资料交回市建局。上述文件必须在2025年3月6日(星期四)中午十二时前,送抵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市建局总办事处。本次邀请提交意向书活动将不接受在上述指定截止时间之后收到的任何意向书。 由市建局

市建局向靠背垄道/浙江街发展计划业主提出收购物业建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2月3日)向九龙城靠背垄道/浙江街发展计划,即第二个重建公务员建屋合作社楼宇试点项目(项目*)的物业业主,发出收购物业建议。 重建合作社楼宇涉及处理解散合作社(散社)、修订地契、分契、散社后由前社员成立业主立案法团等手续。已解散的前合作社社员,在取得其单位的业权后,需向政府缴付补地价以撤销转让限制,才能自由转售其单位。市建局只会待上述所需程序全部完成后,才开始收购项目内单位的业权。 因应重建合作社楼宇的特殊情况,市建局於2021年与政府相关部门及香港房屋协会,协调及制定针对性措施,包括: 提供免费法律支援未解散的合作社进行「散社」; 促成政府以合作社旧楼的「现有用途土地价值」作为评估补地价金额的基础; 於项目实施「划一补地价尺价安排」。地政总署会为项目内所有未补地价的物业,评估业主需缴付的补地价尺价,市建局将以被评估为最低的每平方尺补地价尺价为划一补地价尺价基础,代业主支付其单位超出最低补地价尺价的部份; 豁免前合作社社员在申请撤销转让限制时需支付的行政费; 考虑到未补地价的前社员需将部份市建局的收购补偿用作缴付补地价,政府和市建局亦为合资格的前合作社社员作特别重置安排,让其可购买由香港房屋协会在启德兴建和管理的专用安置屋邨的资助出售房屋单位,作为选购市建局提供的启德「焕然壹居」和「楼换楼」计划单位以外的另一个重置居所选择。在弹性的重置方案下,亦容许合资格的前合作社社员可以在这三类重置单位中购买最多两个单位。 本项目涉及28个合作社,其中9个合作社於项目开展时仍未解散。在市建局的协助下,这9个合作社的社员自2022年7月起,陆续完成散社程序并取得业权成为业主;最后一位前社员亦於今年1月取得业权成为业主。 市建局已按照既定程序,委托经公开抽签选出的七间独立顾问公司,於2025年1月

市建局嘉许「地胆游中」义务导赏员 公布延续活动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5年1月24日)举行中上环「城踪游」「地胆游中」嘉许礼,表扬「地胆游中」导赏团的义务导赏员,并宣布「地胆游中」的延续活动,与商界及旅游业界合作进一步带动中上环的旅游业,为社区持续注入新活力。 嘉许礼在中环街市举行,出席嘉宾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中西区民政事务专员梁子琪、救世军港澳地域地域总指挥麦腓力准将,以及华懋集团资产管理副总裁梁力宏。出席嘉许礼的导赏团义务导赏员获颁发嘉许状,并由代表在台上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致辞时表示:「香港拥有许多发展城市漫步路线的优势条件,例如独特的历史文化、不同社区的特色、交通便利、通达性强、治安良好等,大家可以放心日以继夜穿梭不同地区,不论昼夜旅客都可以安心出行。我感谢市区重建局,透过举办『 地胆游中』导赏团活动,积极发掘中上环区丰富的城市漫步路线,展现中上环的地区特色。」 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指,「城踪游」计划有三个成功的关键,包括「地胆」导赏员、注入艺术活力,及设定三个「B」元素:利用地区特色(Built Environment)作为活动的基础、促进社区连结(Social Bonding)和推动地区经济(Business Environment)。他说:「市建局将中上环的市区更新项目,与区内的特色建筑及街道连结,同时需要区内不同持分者、机构及团体一起将社区连结。此外,由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结合区内商店及餐厅的力量举办『小街道 大联盟 地胆推介』消费优惠计划,令整体环境更加丰富及多元。」 市建局执行董事(商务)区俊豪补充道,市建局能改善城市的「硬件」,但社区持分者的参与才令市区更新有「温度」,期望将三个「B」推广到各区。 市建局同时宣布「城踪游」计划的下一步,包括与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及旅游业界,分享「地胆游中」四个主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