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18年
-
2018年8月7日
市建局青山道/元州街发展项目邀请合作发展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将于明天(星期三)就深水埗青山道/元州街发展项目,邀请有兴趣参与的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 青山道/元州街发展项目地盘面积约1,650平方米,于2014年2月展开。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提供上限约为14,84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 成功中目标发展商须按发展协议中列明有关标准与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智能系统的要求兴建新发展项目。其中智能系统包括家居用电丶用水量系统、家居保健系统、智能显示屏、家居废物管理系统、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及楼宇管理系统,以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有关提交该项目的合作发展意向书的资料,将于明天上载至市建局网页(www.ura.org.hk)和刊登于多份本地报章。有意参与合作发展该项目的发展商,可在本局的总办事处索取邀请书,然后将已填妥及签署的回复表格,连同所需提供表明其发展经验和财政能力符合市建局订定的合作发展要求和条件的资料,一并交回市建局。所有意向书必须在2018年8月16日(星期四)中午十二时前,送抵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市建局总办事处。在上述指定时间后收到的任何意向书概不受理。 市建局董事会已设立一个遴选小组,将评审该项目收到的合作发展意向书,并于稍后邀请合资格的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标书。 (完)
-
2018年7月24日
市建局董事会通过马头围道/春田街项目作 「港人首次置业」先导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董事会今天(星期二)通过接受行政长官邀请,将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改作为「港人首次置业」(「首置」)的先导项目,以响应政府早前公布的房屋政策新措施。 董事会同时批准授权市建局管理层,在未来数月与政府相关决策局和部门商讨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作为「首置」先导项目的执行细节,并在「首置」单位预售前,提交董事局及政府批准。 市建局主席苏庆和表示,市建局董事会批准将市建局自行兴建的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改作「港人首次置业」先导项目,以协助政府尽早测试「港人首次置业」概念,为不符合申请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资格,但未能负担私营房屋的较高收入人士及家庭,提供置业选择、响应他们的置业期望。 政府早前就位于马头围道/春田街的「首置」先导项目,提出了主要申请资格准则,当中包括: 合资格申请人须为香港居民,居港满七年或以上,并且不受任何逗留条件限制(有关逗留期限的条件除外); 从未在香港拥有住宅物业; 收入介乎居屋白表申请人现行入息限额及该限额加三成(如以2018年居屋出售计划的入息限额计算,即二人或以上家庭的每月总入息介乎57,001元至74,100元;一人申请者的每月总入息介乎28,501元至37,050元);及 资产不可超过居屋白表申请人现行资产限额加三成(如以2018年居屋出售计划的资产限额计算,即二人或以上家庭及一人申请者的资产限额分别为255万元及128万元。) 另外,政府亦将「首置」单位的折扣率定为较之前一期居屋出售计划的折扣率低10% 至20%。市建局将会根据政府就「首置」单位初步订定的主要资格准则和折扣率框架,进一步制订马头围道/春田街「首置」先导项目的申请和执行细节,并于预售前聘请独立测量师为「首置」单位评估当时市值。市建局将会在预售前因应当时的楼市状况,厘定「首置」单位的最新「评估市值」及已
-
2018年7月16日
市建局公开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落选标书的投标金额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一)以不记名方式,公开其深水埗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合乎项目招标要求但落选标书的投标金额。 市建局董事会于今年4月通过公布合作发展项目招标结果数据的新安排,通州街/桂林街项目是首个实施新安排的市建局项目。 市建局早前就通州街/桂林街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投工作,在2018年5月30日截标时接获共 20份标书。其后,经市建局董事会详细考虑及审议后,于2018年6月12日将项目批予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纬信船务有限公司,并透过新闻稿一并公布其港币十亿二千九百二十万元的成功投标金额,以及其余19家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的投标者的名称及其母公司名称。 在今天与中标者完成签订有关项目发展协议后,市建局按照新安排,以不记名方式,公布19家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标书的投标金额,由高至低顺序胪列如下: 投标金额(港元) 1. 955,880,000 2. 908,000,000 3. 890,000,000 4. 888,000,000 5. 820,800,000 6. 808,008,888 7. 801,800,000
-
2018年7月6日
两项新楼宇复修资助计划下周起接受申请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五)分别与发展局及保安局为推出「楼宇更新大行动2.0」(「2.0行动」)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资助计划」(「消防资助计划」)签订合作备忘录;并同时全面接手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在「强制验楼资助计划」下的工作,处理所有「强制验楼资助计划」的新申请,包括房协原先服务的地区。市建局将为业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楼宇复修支援服务。 「2.0行动」及「消防资助计划」两项计划将同步于下星期一(7月9日)开始接受申请。截止申请日期为2018年10月31日,申请结果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公布。市建局今日分别与发展局及保安局签订合作备忘录,落实「2.0行动」及「消防资助计划」的执行框架,以配合行政长官于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分别动用30亿元及20亿元,推出「2.0行动」及「消防资助计划」,协助有需要的业主按「强制验楼计划」进行所需的检验及修葺,以及履行《消防安全(建筑物)条例》下提升消防安全的要求,解决私人住用或综合用途楼宇的安全隐患及提升旧式综合用途楼宇的消防安全水平。两项计划的申请条件及详情载于附件。 市建局亦将由同日(7月9日)开始,全面接手房协在「强制验楼资助计划」下的工作,该计划是市建局联同房协于2012年8月推出,以配合「强制验楼计划」的推行,向合资格的业主提供首次验楼费用资助。自2018年7月9日起,市建局将全面负责处理有关计划的所有新申请,包括房协原先服务的地区,进一步扩展市建局「强制验楼资助计划」的服务范围,覆盖全港。 随着上述两项新计划的推出,以及全面处理「强制验楼资助计划」的新申请,市建局亦整合其楼宇复修的支援和服务,为业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援。为了便利业主申请各项资助及支援计划,市建局把现时各类计划的申请表格重新整合为一份「楼宇复修综合支援计划」的申请表,以涵盖各项市建局复修资助计划的申请。楼宇业主只须填写一份表格,或直接于网上
-
2018年6月29日
市建局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
就行政长官今日(星期五)宣布邀请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将其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改作为房屋新措施「港人首次置业」(「首置」)的先导项目,提供其中450个单位以首置单位方式出售。市建局发言人表示,市建局将配合政府此项新措施,将就有关措施于2018年7月举行的董事会上作出讨论和议决。 待获得董事会批准后,市建局将与政府研究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作为「首置」先导项目的相关机制和执行细节。 马头围道╱春田街发展项目是市建局自行发展的重建项目,项目预计于2019年中取得入住许可证,并计划在2018年底进行预售。 (完)
-
2018年6月22日
市建局启动九龙城一个新重建项目 进一步优化地区环境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五)启动九龙城荣光街/崇安街发展项目(KC-014)的法定规划程序,该项目将贯彻市建局在该区以全面及小区发展模式进行的市区更新工作,并以规划为主导,进一步优化地区的交通网络和步行环境,以期透过重新规划,发挥更大的社区裨益。 项目位于银汉街44号至54号A(双数)和荣光街72号 至 118号(双数),毗邻市建局自2016年以「小区发展」模式展开的五个九龙城重建项目。项目地盘总面积约3,020平方米,范围内的楼宇建于1958至1961年,楼高约8层,没有电梯,楼宇欠缺维修和保养,部份天台亦有僭建物。 市建局总监(规划及设计)区俊豪在今早的新闻简报会上,简述KC-014项目及整个小区发展模式时表示,KC-014项目将与区内早前开展的五个重建项目产生协同效应,令整个小区的重整及规划更完整及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小区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社区裨益。 市建局自2016年开始以「小区发展」模式,在该区开展了整体的规划策略,包括建议提供一条由环安街延伸,贯通多个重建项目至银汉街的新通道,形成新的道路网络,加强南北方向的连接;另外,于鸿福街/银汉街发展计划(KC-010)提供一个地下社区停车场,供该小区附近发展包括是次开展的KC-014项目使用,以减少各发展项目各自设置独立停车场出入口的需要,提升行人安全之余,亦腾出临街空间作小街小铺,加强区内街道活力。 区俊豪说:「加入KC-014项目后,令整个项目群连同项目之间的街道更一体化,形成小区的核心。虽然街道并不属项目范围,但市建局期望透过融合市区更新另一个『R』-活化(Revitalisation)策略,美化该小区的行人街道,扩阔行人道,改善步行环境。因此,市建局初步构思在庇利街/荣光街发展项目(KC-009)加入地下公众停车场,减低该小区路边泊车的需要,从而释放更多空间扩阔行人道,或进行美化与绿
-
2018年6月12日
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投得市建局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二)公布,经过公开招标竞投后,决定与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纬信船务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深水埗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该公司以投标金额港币十亿二千九百二十万元中标,属是次项目出价最高的投标者。 市建局早前公开邀请发展商就该项目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其后邀请38家符合要求的发展商,入标竞投合作发展该项目,在2018年5月30日截标时从该38家发展商接获共 20份标书。 经详细考虑及审议后,市建局董事会认为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合乎该项目的招标要求,故决定将项目的合作发展合约批出予该发展商。19家落选的投标者及其母公司的名单请见附件。 市建局董事会于2018年4月通过公布合作发展项目招标结果数据新安排,通州街/桂林街项目是首个实施新安排的市建局项目。在新安排下,市建局在董事会批出项目的发展后,除透过新闻稿公布成功投标者的名称及其母公司的名称外,亦会一并公布其投标的金额及其他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的投标者的名称及其母公司名称。其后,在与中标者完成签订有关项目发展协议后(一般在中标后21个工作天内完成),市建局会以不记名方式,公布这些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标书的投标金额。 通州街/桂林街项目地盘面积约1,490平方米,属第二轮「需求主导」重建项目(先导计划)之其中一个项目,于2013年4月展开。项目完成后,将提供上限约为13,41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新发展内的商业部分将作发展深水埗设计及时装基地的用途,以响应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早前提出的建议,达致其培育本港时装设计人才及将该区发展成为全港的设计及时装焦点的目标。 成功中目标发展商须按发展协议中列明有关标准与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智能系统的要求兴建新发展。其中智能系统包括家居用电、用水量系统、家居保健系统、智能显示屏、家居废物管理系统、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及楼宇管理系统,以提供
-
2018年6月7日
衙前围村项目考古发掘工作进展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六月七日)公布衙前围村项目(项目)的考古影响评估(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及现阶段和下一步的工作:包括根据独立考古专家的建议,扩大考古及发掘范围,让考古专家就项目的发现及整体文物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 市建局执行董事(商务)马昭智在新闻简报会上介绍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并简介项目背景。早于2006年,市建局委托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育专家卢光裕(Mr. Laurence Loh)及其专家团队,为衙前围村项目进行初步的保育研究。市建局随后于2007年正式启动项目,采用「寓保育于设计」的发展方案,当中设有保育公园,包括保留三项文物,即门楼、门楼上方的「庆有余」牌匾和天后庙,和围村的中轴线及其两旁原有结构较为完整的八间村屋,以保留古村的历史氛围。 政府于2011年收回项目的土地及相关业权后,市建局于2012年根据卢光裕的初步研究报告及按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要求,正式委托考古专家朱莉亚(Ms Julie Van Den Bergh),为衙前围村进行独立考古评估。市建局于2016年完成项目所有收购、安置及补偿工作后,考古发掘工作随即于同年3月至10月期间进行。考古评估的发掘目标,是尝试以探方形式寻找地下的文物遗存,包括围斗及围墙、护城河和住屋及文化聚落的证据。2016年初步结果主要显示,在围村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均发现了不同保存程度的围墙和围斗的石制地基,估计最早建筑时期为明清两代。 马昭智补充说,2016年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提供了有关衙前围村在明代至清代的资料,市建局亦于同年12月将初步报告呈交予古迹办。为了作出更全面的结论及建议,市建局在深入审视是次考古评估的初步结果后,主动向古迹办申请进一步扩大发掘范围,让考古专家继续发掘,就项目的古物发现及整体文物的价值作进一步全面评估,并就保育方案提出建议。扩大发掘工作由今年初开始,扩大发掘范
-
2018年5月30日
市建局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 收到20份标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早前邀请发展商入标竞投合作发展深水埗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项目,于今日(星期三)截止,一共接获20份标书。 市建局董事会设立的招标遴选小组将评审各标书,并会就批出项目发展协议向市建局董事会提交建议,由董事会作最终决定。 市建局早前公开邀请发展商提交该项目的合作发展意向书,招标遴选小组经详细考虑收到的合作发展意向后,决定邀请38家发展商入标。 市建局董事会于今年4月通过公布合作发展项目招标结果数据新安排,通州街/桂林街项目将会是首个实施新安排的市建局项目。在新安排下,市建局在董事会批出项目的发展后,除透过新闻稿公布成功投标者的名称及其母公司的名称外,亦会一并公布其投标的金额及其他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的投标者的名称及其母公司名称。其后,在中标者完成签订有关项目发展协议后(一般在中标后21个工作天内完成),市建局会以不记名方式,公布这些合乎招标要求但落选标书的投标金额。 通州街/桂林街项目地盘面积约1,490平方米,属第二轮「需求主导」重建项目(先导计划)之其中一个项目,于2013年4月展开。项目完成后,将提供上限约为13,410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新发展内的商业部分将作发展深水埗设计及时装基地的用途,以响应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早前提出的建议,达致其培育本港时装设计人才及将该区发展成为全港的设计及时装焦点的目标。 成功中目标发展商须按发展协议中列明有关标准与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智能系统的要求兴建新发展。其中智能系统包括家居用电丶用水量系统、家居保健系统、智能显示屏、家居废物管理系统、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及楼宇管理系统,以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完)
-
2018年5月7日
市建局即将向崇庆里/桂香街发展项目业主提出收购建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即将向崇庆里/桂香街发展项目的物业业主发出收购建议。受重建项目影响的住宅物业合资格自住业主,其收购建议呎价为实用面积每平方呎23,568元,是于同一地区七年楼龄的假设重置单位的单位呎价(「假设单位呎价」)。 有关「假设单位呎价」于今日(星期一)获市建局董事会辖下的土地、安置及补偿委员会批准。市建局按照一向沿用的机制,经公开抽签委托七间独立顾问公司进行评估,以订定项目的「假设单位呎价」。该机制十分透明及公开。 一如其他市建局的项目,市建局现行的物业收购准则(住宅及非住宅)适用于此项目。此外,项目的合资格住宅自住业主,可选择该重建项目原址所兴建的新发展项目内的「楼换楼」单位或焕然壹居「楼换楼」单位。由于九龙城早前三个重建项目的合资格住宅自住业主,于今年1月获提供焕然壹居「楼换楼」单位选择,并将于2018年6月20日进行拣楼程序。原址所兴建的新发展项目内的「楼换楼」单位及焕然壹居余下可供选择的「楼换楼」单位将于2018年6月底提供予这个项目的合资格住宅自住业主选择。 崇庆里/桂香街发展项目合共涉及101个业权,业主将有60日时间考虑市建局的收购建议。 当物业收购手续完成后,市建局会为有关物业内合资格的住宅租客,提供特惠津贴及安置安排。 市建局亦为项目范围内经营海味及相关业务的地铺,推行「本地店铺安排」,让非住宅物业自用业主直接经营者及租户直接经营者在符合特定的条件下(「合资格经营者」)参与。在「本地店铺安排」下,参与的合资格经营者可优先租用在将来发展项目内商用部分的店铺,继续经营海味及相关业务。此外,为协助参与的合资格经营者在将来发展项目落成前,继续经营海味及相关业务,市建局将会提供部分位于市建局卑利街╱嘉咸街发展计划地盘B内的店铺,作暂时搬迁安排,给参与的合资格经营者考虑租用。 市建局将会举行简介会,向受影响的业主、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