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街市保育价值观 带领公众期望 推展保育愿景
中环街市今年八月活化重开,从百年历史建筑变为城中男女打卡及购物热点。回望过去,政府2009年委托市建局保育和活化中环街市,「城中绿洲」社区谘询委员会於同年成立,负责收集市民意见并向市建局作出建议。谘询委员会委员之一、香港建筑师学会古迹及文物保育委员会前主席梁以华忆述,复修中环街市是当年香港保育工作的试点,其时工作俨如摸著石头过河,但庆幸是掌握到重点——保育建筑物的「价值」而非零散组件。梁以华亦认为,保育工作除回应公众期望以外,更要引领公众期望∶「保育项目需要带领社会前行,是一个愿景,而不是当时的要求。当时的『要求』并不重要,当时的『愿景』比较重要。」
前「城中绿洲」社区谘询委员会委员梁以华认为,保育项目需要带领社会前行。
中环街市从空置到完成复修活化重新对公众开放,历时18年。此期间,公众对香港历史文物的保育意识出现变化。梁以华指出,从2007年民间要求保留天星码头开始,大众逐渐发现昔日一些没被留意的建筑,原来记载城市脉络以及市民集体回忆,香港的保育意识始逐渐抬头。至2009年,市建局就如何处理中环街市进行公众谘询,当时社会还未有足够经验保育现代建筑,PMQ元创坊、大馆、南丰纱厂等建筑物,其时都未开展复修及保育工程。
公众保育意识抬头 保育重精神价值而非组件
梁以华说,当时大家不知现代建筑的保育方向,甚至有声音质疑中环街市是否需要保育。但确认的是,社会普遍认为将历史建筑交给单一发展商处理并非理想做法。为此,政府勾出几个保育中环项目,包括大馆、PMQ元创坊、美利大厦等予不同机构试行保育工作,而中环街市就交托予市建局。
承载著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人生活的中环街市,与古典建筑以砖石木材为主的结构不同,中环街市以钢筋混凝土构建而成,复修前内部结构失修严重、钢筋锈蚀得「伤重见骨」。建筑师出身的梁以华指出,复修祠堂、教堂等古典建筑,可以直接更换损坏部分,但是像中环街市这类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坏在里面」,究竟是拆卸重建或者是运用其他方法复修,需要慎重考虑。市建局於2009年牵头成立「城中绿洲」社区谘询委员会,收集公众意见以厘定保育方向。梁以华提出反思∶「保育是为了甚么?当时社会仍在探索。大家一面作谘询公众,一面做好研究。究竟一个石屎建筑要保育甚么?」
保育历史建筑固然需要确保结构安全,但重点在於保存代表著建筑物时代风格的特徵元素。梁以华为此作出解释,现代建筑设计反映20世纪生活态度的转变,换句话来说就是「平民生活民主化」。他以中环街市为例,指出现代建筑的整体设计是适合现代生活,其设计重点是「不容易湿漉漉、要容易清洗、要光猛,要让老人和小孩都可以行入去;因此,拥有寛敞而不会让人滑倒的楼梯、光猛的通道、方便清洗的枱面……都是一些生活化的概念。」
自中环街市去年8月重开后,吸引不同年龄层市民前往参观,拍照留念。
从这个角度审视中环街市,会发现每一个构件均有其意义及实质用途。但梁以华认为,保育复修工作重点并非要巨细无遗保存每个构件∶「保育并不单是保存实物,而是将价值观以实物表达。」他认为保育项目需要「回到初衷」,保育建筑物隐含的精神与当初的设计意念∶「要保留旧的铁窗是没有意思的,当年不是为了要用铁而用铁,重点是窗户需要设置在高位,令到自然光可以在高处进入;店铺是卖蔬果抑或新潮食品亦不是重点,重点是配合时代令小店自力更新,服务香港人。」因此,中环街市现时复修及保育个别档口及内里构件∶如鱼贩用的鱼缸、肉贩用的铁架子等,反映昔日街市的功能及特色,但却并非保存每个档口或内里的一砖一瓦∶「是否要全部保留,我觉得不需要,但是要保留讯息,以便告诉别人有这些档口。保育文件要用较高的角度写出来,解释古迹的重点价值,交予设计师,那么设计师就会遵守这些以往建筑物的形状和理念去做。我认为市建局建筑及设计团队这次是达到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项目。」他指出,保育的authenticity(真实性),根据《威尼斯宪章》(Venice Charter,全称「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维护与修复宪章」)和《奈良文献》(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1994年发表),讲求「真诚」和「诚实」,并非强求「原汁原味」或原封不动保存所有旧物。「保育是要讲求了解原则,而并非盲目地发出指令说∶『这些不准搞,那些不准碰,甚么也不许变。』我请那些仍然守著这些狭义观念评论者回去读书。」
重开后的中环街市新增公共空间予市民於商厦林立的中环有歇息休憩的地方。
连系区内历史建筑景点 产生协同效应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副教授容晓君博士也认为,中环街市具备地理优势,连接地铁及半山,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餐厅小店的消费水平不算太高,甚至鼓励本土小店进驻,可见与以往城中的保育活化项目有所不同,亦因此令项目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度更高。她又指,香港区域性的保育发展项目较外国少见,未来若可连结区内其他古迹景点如PMQ、大馆等,或可带动区内古迹游,带来协同效应,或令发展更佳。
容晓君续称,一个保育活化项目的成败,活化后建筑物的新用途是否配合社区的人口需要很关键,若到访的人都乐於到该处消费,而且一访再访,才可令项目成功。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副教授容晓君博士认为,中环街市可连结区内其他古迹景点如PMQ、大馆等,或可带动区内古迹游,带来协同效应。
引领公众期望 提升文化质素
作为「城中绿洲」社区谘询委员会委员,梁以华当年有份参与协助收集公众意见,并将之转化为建议提交市建局参考。一般而言,「依从民意办事」表面看来似乎是永不出错的金科玉律,但是梁以华指出,公众期望其实「永远在脱变中」,如果负责单位狭义地诠译当时公众的意见而默守成规地执行工作,「当公众期望有演变时,其实做法已经落后。」为了避免工作与公众期望出现落差,梁以华建议,应该由「跟从」转化为「带领」公众期望∶「我们要带出前瞻的讯息让公众反思∶香港的保育行了甚么路?香港的社会未来要如何保育?这才是重点。其实今日的公众比起2009年时已经成熟了很多。但是仍然未够,我们要继续藉保育工程再行一步,将香港整体市民的文物认知提高。」
以古迹导赏团为例,梁以华说,香港仍奉行「快餐店」模式∶「一个导赏员要以最短的时间去讲解最多的东西,最好20分钟行完便走,但是这样运作的话,市民以后便不会再来。因为下次再来,你也是讲一样的东西。」他以外国的导赏团为例,例如介绍罗浮宫「就有百多个不同主题的团」; 又例如参观野生动物公园,「导赏员是没有台词的,他本身就是照顾动物那个人,他讲的就是他日常的故事」。场地要为访客带来新鲜感,不同时候都要有所改变:「中环街市正是做这样的事情,访客需要见到不同机构做不同的东西。」让访客自行发掘建筑物的特色,从而理解建筑物保育下来的精神及历史价值,梁以华期盼∶「未来有一天香港参观古迹的群众思维是可以进步到这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