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保育價值觀 帶領公眾期望 推展保育願景
中環街市今年八月活化重開,從百年歷史建築變為城中男女打卡及購物熱點。回望過去,政府2009年委託市建局保育和活化中環街市,「城中綠洲」社區諮詢委員會於同年成立,負責收集市民意見並向市建局作出建議。諮詢委員會委員之一、香港建築師學會古蹟及文物保育委員會前主席梁以華憶述,復修中環街市是當年香港保育工作的試點,其時工作儼如摸著石頭過河,但慶幸是掌握到重點——保育建築物的「價值」而非零散組件。梁以華亦認為,保育工作除回應公眾期望以外,更要引領公眾期望︰「保育項目需要帶領社會前行,是一個願景,而不是當時的要求。當時的『要求』並不重要,當時的『願景』比較重要。」
前「城中綠洲」社區諮詢委員會委員梁以華認為,保育項目需要帶領社會前行。
中環街市從空置到完成復修活化重新對公眾開放,歷時18年。此期間,公眾對香港歷史文物的保育意識出現變化。梁以華指出,從2007年民間要求保留天星碼頭開始,大眾逐漸發現昔日一些沒被留意的建築,原來記載城市脈絡以及市民集體回憶,香港的保育意識始逐漸抬頭。至2009年,市建局就如何處理中環街市進行公眾諮詢,當時社會還未有足夠經驗保育現代建築,PMQ元創坊、大館、南豐紗廠等建築物,其時都未開展復修及保育工程。
公眾保育意識抬頭 保育重精神價值而非組件
梁以華說,當時大家不知現代建築的保育方向,甚至有聲音質疑中環街市是否需要保育。但確認的是,社會普遍認為將歷史建築交給單一發展商處理並非理想做法。為此,政府勾出幾個保育中環項目,包括大館、PMQ元創坊、美利大廈等予不同機構試行保育工作,而中環街市就交託予市建局。
承載著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人生活的中環街市,與古典建築以磚石木材為主的結構不同,中環街市以鋼筋混凝土構建而成,復修前內部結構失修嚴重、鋼筋銹蝕得「傷重見骨」。建築師出身的梁以華指出,復修祠堂、教堂等古典建築,可以直接更換損壞部分,但是像中環街市這類現代建築,鋼筋混凝土「壞在裡面」,究竟是拆卸重建或者是運用其他方法復修,需要慎重考慮。市建局於2009年牽頭成立「城中綠洲」社區諮詢委員會,收集公眾意見以釐定保育方向。梁以華提出反思︰「保育是為了甚麼?當時社會仍在探索。大家一面作諮詢公眾,一面做好研究。究竟一個石屎建築要保育甚麼?」
保育歷史建築固然需要確保結構安全,但重點在於保存代表著建築物時代風格的特徵元素。梁以華為此作出解釋,現代建築設計反映20世紀生活態度的轉變,換句話來說就是「平民生活民主化」。他以中環街市為例,指出現代建築的整體設計是適合現代生活,其設計重點是「不容易濕漉漉、要容易清洗、要光猛,要讓老人和小孩都可以行入去;因此,擁有寛敞而不會讓人滑倒的樓梯、光猛的通道、方便清洗的枱面……都是一些生活化的概念。」
自中環街市去年8月重開後,吸引不同年齡層市民前往參觀,拍照留念。
從這個角度審視中環街市,會發現每一個構件均有其意義及實質用途。但梁以華認為,保育復修工作重點並非要鉅細無遺保存每個構件︰「保育並不單是保存實物,而是將價值觀以實物表達。」他認為保育項目需要「回到初衷」,保育建築物隱含的精神與當初的設計意念︰「要保留舊的鐵窗是沒有意思的,當年不是為了要用鐵而用鐵,重點是窗戶需要設置在高位,令到自然光可以在高處進入;店舖是賣蔬果抑或新潮食品亦不是重點,重點是配合時代令小店自力更新,服務香港人。」因此,中環街市現時復修及保育個別檔口及內裡構件︰如魚販用的魚缸、肉販用的鐵架子等,反映昔日街市的功能及特色,但卻並非保存每個檔口或內裡的一磚一瓦︰「是否要全部保留,我覺得不需要,但是要保留訊息,以便告訴別人有這些檔口。保育文件要用較高的角度寫出來,解釋古蹟的重點價值,交予設計師,那麼設計師就會遵守這些以往建築物的形狀和理念去做。我認為市建局建築及設計團隊這次是達到用一個較高的角度去看待這個項目。」他指出,保育的authenticity(真實性),根據《威尼斯憲章》(Venice Charter,全稱「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維護與修復憲章」)和《奈良文獻》(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1994年發表),講求「真誠」和「誠實」,並非強求「原汁原味」或原封不動保存所有舊物。「保育是要講求了解原則,而並非盲目地發出指令說︰『這些不准搞,那些不准碰,甚麼也不許變。』我請那些仍然守著這些狹義觀念評論者回去讀書。」
重開後的中環街市新增公共空間予市民於商廈林立的中環有歇息休憩的地方。
連繫區內歷史建築景點 產生協同效應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教授容曉君博士也認為,中環街市具備地理優勢,連接地鐵及半山,貼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餐廳小店的消費水平不算太高,甚至鼓勵本土小店進駐,可見與以往城中的保育活化項目有所不同,亦因此令項目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度更高。她又指,香港區域性的保育發展項目較外國少見,未來若可連結區內其他古蹟景點如PMQ、大館等,或可帶動區內古蹟遊,帶來協同效應,或令發展更佳。
容曉君續稱,一個保育活化項目的成敗,活化後建築物的新用途是否配合社區的人口需要很關鍵,若到訪的人都樂於到該處消費,而且一訪再訪,才可令項目成功。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教授容曉君博士認為,中環街市可連結區內其他古蹟景點如PMQ、大館等,或可帶動區內古蹟遊,帶來協同效應。
引領公眾期望 提升文化質素
作為「城中綠洲」社區諮詢委員會委員,梁以華當年有份參與協助收集公眾意見,並將之轉化為建議提交市建局參考。一般而言,「依從民意辦事」表面看來似乎是永不出錯的金科玉律,但是梁以華指出,公眾期望其實「永遠在脫變中」,如果負責單位狹義地詮譯當時公眾的意見而默守成規地執行工作,「當公眾期望有演變時,其實做法已經落後。」為了避免工作與公眾期望出現落差,梁以華建議,應該由「跟從」轉化為「帶領」公眾期望︰「我們要帶出前瞻的訊息讓公眾反思︰香港的保育行了甚麼路?香港的社會未來要如何保育?這才是重點。其實今日的公眾比起2009年時已經成熟了很多。但是仍然未夠,我們要繼續藉保育工程再行一步,將香港整體市民的文物認知提高。」
以古蹟導賞團為例,梁以華說,香港仍奉行「快餐店」模式︰「一個導賞員要以最短的時間去講解最多的東西,最好20分鐘行完便走,但是這樣運作的話,市民以後便不會再來。因為下次再來,你也是講一樣的東西。」他以外國的導賞團為例,例如介紹羅浮宮「就有百多個不同主題的團」; 又例如參觀野生動物公園,「導賞員是沒有台詞的,他本身就是照顧動物那個人,他講的就是他日常的故事」。場地要為訪客帶來新鮮感,不同時候都要有所改變:「中環街市正是做這樣的事情,訪客需要見到不同機構做不同的東西。」讓訪客自行發掘建築物的特色,從而理解建築物保育下來的精神及歷史價值,梁以華期盼︰「未來有一天香港參觀古蹟的群眾思維是可以進步到這階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