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洋服因遷得福 回遷中環街市如逢「第二春」
阮氏洋服東主阮邦冠形容,回遷中環街市推廣Tartan如逢「第二春」。
「如果當日留低中環街市,我只會繼續默默做裁縫做到退休,我也是開心的,但現在(回遷中環街市)推廣Tartan(蘇格蘭裙格仔布料),反而好似是第二春。」2017年因中環街市復修工程退場的阮氏洋服,東主阮邦冠依依不捨地離開工作了逾二十年的老舖,他當年還是堅守到最後的其中一家商戶。談起清場,阮邦冠笑說:「我後來才知道,當時有人怕我不肯走,但我們做裁縫,是講信用的人。」當時他落寞離場,還未知道這場暫別,是為了更光鮮亮麗的重逢。
坊間愛把活化或重建項目下的商戶離場形容為「逼遷」,卻鮮有人關注商戶離開後的發展,阮氏洋服於離開中環街市後,搬到同樣位於中區的大館,地方大了,便嘗試設立工場,奈何成本過高,難以為繼,只好改辦工作坊。由於他早於上世紀80年代在英國軍部為英軍製作軍服時,學習過使用Tartan這種製造蘇格蘭裙的布料,便決定利用Tartan創作衣物服飾,反而殺出一條血路,「大家都會認識蘇格蘭裙,但你知不知甚麼是Tartan?」阮邦冠將一本Tartan的樣辦書捧在手裡,上面載有不同家族不同時期的Tartan樣式,說現存已註冊的Tartan樣式起碼有上千款,而且不只是蘇格蘭家族有Tartan,各地也有Tartan,連香港大學和本地的銀行也有專屬Tartan。
女兒加盟 傳承業務
今年八月阮邦冠落實回歸中環街市,他便把推廣Tartan視為回歸的使命。闊別舊地數年,阮邦冠的日子沒有白過,在大館的日子,他指導了四位年輕人分別負責裁縫和店面,如今成為他在大館工作坊和中環街市商舖的好幫手;而他任職言語治療師的女兒,亦於店舖回遷中環街市後擔大旗,主理店面事務和市場推廣,「年輕人對網絡上面的事好一點,我是上一輩的人,對電腦一知半解。」中環街市店打正「Tartan」旗號,並開設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都是由女兒主理。
阮氏洋服在中環街市開展新業務、阮邦冠更把推廣Tartan視為回歸的使命。
洋服店在中環街市活化後展現新業務、新方向,在搬遷的過程中,也在不同的挑戰中成長。阮邦冠一臉老懷安慰,想不到在中環街市一進一出,居然完成了店舖的傳承︰「我以前在這裡(中環街市)是前鋒,現在是後面的中場。」他展示幾款用Tartan做的小飾物,一邊笑說是家人趕工手做的。他說如果一直留守舊舖,地方不夠大,也不可以培育新人,更不可能把洋服店轉型做推廣Tartan,「畢竟做高檔洋服的人越來越少。」
活化建築讓舊商戶追求新夢想
阮邦冠說,日後大館工作坊和中環街市內的店舖亦有分工︰大館店主攻洋服,中環街市店則集中推廣Tartan,他說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人流大增,是真正的商場、市集。遊人都也來購物消費,比活化前的人流只是路過,大相逕庭。他設計的Tartan手袋亦反應不俗,令他開心不已,忍不住介紹貨架上的手袋︰「這是查理斯王子專屬的Tartan。」瞥眼一看,每個袋都標記了Tartan來歷,部分更有專屬紋章。
中環街市店售賣的每個袋都是人手縫製,並標記了Tartan來歷,部分更有專屬紋章。
重返中環街市,阮邦冠有說不盡的回憶,他說27年前首遷入中環街市時,便是10月1日開業。故去年無論準備工夫有多麼趕急,也要趕在10月1日開張。他又透露,現時正研發新的Tartan產品,計劃將來註冊代表香港的Tartan。
市建局活化保育中環街市不僅讓舊建築得以保存,也讓原於建築內謀生的人有機會重操故業,追求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