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丹頓街項目社區參與工作坊
孫中山先生於一百二十四年前在士丹頓街接受基督教洗禮。該處地方今日(星期六)成為市區重建局一個社區參與工作坊的一項討論重點。
該處洗禮地點位處市建局的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範圍之內。雖然為孫先生於1883年舉行洗禮的美國公理會佈道所, 以及孫先生從1884年至1886年期間在該處居住過的事蹟早已成為過去,不過市建局鑑於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認為有需要加以紀念。該社區參與工作坊是市建 局為該重建項目進行的諮詢工作的其中一部分,就如何進行紀念工作以及其他社區特色設計方面,搜集社區人士的意見。
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是前土地發展公司已經公布但未能開展的25個項目之一。地盤面積約3,560平方米,現時共有24幢殘破舊樓,大多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約有130戶家庭居住在重建區內。區內居民和中西區區議會過往一直要求市建局盡快重建該區。
市建局在2003年3月正式公布開展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但其後需要暫停,直至今年較早時有關項目範圍的司法覆核,以及隨後的發展範圍修訂工作完成後,才可繼續進行。城市規劃委員會最近已經通過經修訂的項目規劃大綱。
約80人參與今日的工作坊,其中包括項目中的居民、區議員、保育專家、大學教授和學生及政府官員。他們一同為項目的詳細設計出謀獻策。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在工作坊開幕禮時說:「每一個重建項目對市建局來說都是新挑戰。重建地盤位處舊區,幾乎每個地盤都有其獨特的故事,部分更兼具歷史紀念意義,以致我們必須在項目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盡量考慮照顧,就正如士丹頓街項目一樣。」
「眾所周知,重建區位處中西區區議會設立的中山史蹟徑的沿線,與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事蹟有深厚連繫。與重建區相距不遠的是史蹟徑的另一景點,亦即中央書院原址,亦即現時銅鑼灣皇仁書院的前身。」
張主席說:「現時只有一個紀念碑位於士丹頓街行人路。我們希望在將來項目中騰出部分空地,以容納更大更好的紀念設計,但我們必須先行聽取地區人士和保育專家的意見。」
他補充說:「除了保育歷史傳統之外,我們亦期望聽取地方人士意見,以利用今次重建機會,進一步改善周遭居住環境和活化附近地區。」
工作坊的討論分為六組進行,各由一位香港大學的教職人員負責主持。然後各組在總結時分享他們如何進行重建計劃的建議,以及他們對不同方案的喜好程度。
他說:「我們稍後會綜合工作坊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在草擬總綱發展藍圖時盡量加以考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