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善:地區研究發掘重建潛力 建立「跨項目及跨區補貼」推行市區更新(刊登於《明報》)
現時本港樓市持續下行,在地產市道低迷的陰霾下,市建局早前推出的土瓜灣盛德街項目,中標樓面呎價不足4,700元,遠低於收購價,引起坊間不少關注。筆者留意到,隨著重建項目出現「高買低賣」的情況,市建局在未來一段日子可能難免要「蝕住做」,局方要持續推展市區更新將面對不少困難;為了市區更新的可持續性,局方也不能單單遵循過往的做法。
在樓市不景氣、高息及建築成本持續上升環境下,勢必增加市建局重建項目的財務風險。不過,筆者對局方的財務狀況仍然審慎樂觀,因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明,已預視「高買低賣」的情況,並未雨綢繆研究各種措施,應對樓市下滑和回標價不及預期等不利因素,減輕對市建局現金流的負面影響。
市建局繼去年中獲政府批准將借貸上限由60億元提升至250億元,以維持穏建現金流推行市區更新項目後,未來會調整項目不同階段的步伐,透過對沖控制財務風險,以及改劃土地用途、增加規劃參數彈性,提升項目的重建潛力,吸引私人市場參與。
另一項宏觀而長遠的應對策略,是展開大型規劃研究。早於2017年,市建局開展「油旺地區研究」(「油旺研究」),以應對舊樓數量激增、舊區剩餘地積比率不足,對市區更新工作帶來的挑戰。此後,因應「油旺研究」的經驗和建議,特別是其倡議的規劃工具,相繼推展「深水埗地區研究」和「荃灣地區研究」,加快兩區的更新步伐。
作為市建局董事會成員,筆者樂見市建局積極地為市區更新的長遠可持續性,展開全面性的大型地區規劃研究;制訂地區性的市區更新大綱發展藍圖,為地區的長遠規劃定下藍本,滿足市區更新的長遠發展所需及市民的期許。
筆者亦十分認同韋總監所言,制訂大綱發展藍圖有助甄別出不同重建項目的發展潛力和規模,以及評估各項目所需的財政資源和回報狀況,撥入「項目儲備」內。在進行技術評估後,市建局可因應個別項目的緩急先後、局方的現金流狀況、市場變化,以及衡量其他的環境因素,從「項目儲備」中挑選並展開具發展潛力、規劃裨益、及回報可觀的項目,以獲取收入補貼負擔較大及預期虧損的項目,達至財務平衡。
此文旨在說明「油旺研究」對舊區更新所帶來的啟示,以及從「深水埗地區研究」和「荃灣地區研究」中揭示的發展機遇,探討如何透過地區規劃研究,提升土地發展潛力和穩定財務回報,為市區更新工作帶來可持續發展。
「油旺研究」的啟示
市建局的「油旺研究」,是香港首次為舊區更新展開的大型規劃研究,也是首次將市區更新的進程分成三個周期;每一個周期的更新發展藍圖,具備不同人口、發展密度及資源分配的假設方案,透過運用合適的規劃工具、不同的發展參數,以管理發展密度的變化。
「油旺研究」於2021年完成後,為舊區更新工作帶來三點啟示:
- 地區研究涵蓋的範圍必須廣闊,以便對整區的人口規模分佈、樓宇狀況、居住密度、土地用途、規劃模式和地區設施等不同範疇,作全面分析,發掘發展機遇,透過土地規劃創造最大規劃禆益,並制定舊區更新大綱發展藍圖,以滿足地區以至全港長遠發展的需要。
- 因應舊區發展密度高、社區基礎設施規劃落伍和配置老舊,以及缺乏市區土地調遷受重建影響的人口和設施等的缺點,地區規劃研究必須善用新的規劃工具,如地積比率轉移、街區整合,和「一地多用」模式,創造發展容量,為舊區改造提供迴轉空間;同時可以釋放部分項目的發展潛力,為原本財政負擔龐大、虧蝕嚴重的舊樓群項目,帶來重建契機,吸引更多市場力量參與。
- 地區研究範圍需要涵蓋所有不同類型用途的土地、不同類別樓宇及公共設施,宏觀審視土地用途,透過重新規劃及運用規劃手段,提升整體土地發展潛力。
上述第二及第三項,與韋總監早前所說的「跨項目補貼」模式如出一轍。那就是要發揮地區內不同發展項目之間的優劣互補、互惠,為舊區更新創造機遇;而從財政角度來說,市建局亦不會只簡單地考量單一項目的賺蝕,而是項目之間及地區整體更新的財政平衡。然而,若舊區內有大量殘破舊樓已超出准許的發展密度上限,那麼即使運用「跨項目補貼」,亦未必可以把問題徹底解決。
深水埗與「油旺」面對同樣舊區更新難題
根據城規會紀錄,政府在1971年公佈第一份深水埗和長沙灣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為該區訂下規劃目標及各土地用途的規劃意向和發展規範。隨後數十年,政府不時修訂大綱圖內部分土地的用途和規劃要求,不過,其規劃佈局基本仍維持不變。
50年過去,這兩區已呈老化。「深水埗地區研究」範圍內近七成樓宇的樓齡達50年以上,當中逾半樓宇的維修及保養屬「 欠缺 」及「 長期欠缺 」水平。然而,過去20年間,研究範圍內進行重建的樓宇不足一成,反映此區的更新速度與油旺同樣緩慢。
該區重建緩慢,與業權分散、舊樓發展密度高,以致整個舊區的剩餘地積比率低有關;再加上餘下具重建潛力的樓宇分佈零散和地盤細小,較難吸引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另一項與油旺相似之處,是深水埗區的道路佔地比例偏高,加上地盤偏小,可以提供支援舊區更新的土地非常有限。
「深水埗地區研究」現正進行第二階段的工作,評估地區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值得留意的是,研究範圍內有不少「政府、機構或社區」及休憩用地,包括遊樂場、診所、泳池、臨時家禽批發市場等,相信未來可透過新規劃工具、「一地多用」以至混合土地用途模式的規劃方案,創造容量,解決缺乏額外土地支援市區更新的困局,同時整合區內的公共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筆者相信,在完成這階段的研究後,將可以在該區發掘出具發展潛力的項目,實現上文提到的同區「跨項目補貼」模式之間的互補、互惠,推動更新工作;再加上在其他適當地點推動大廈法團及業主進行樓宇復修,大大減輕重建壓力及涉及的龐大財務負擔。
荃灣舊區更新可望協助「跨區支援」
若將同區「跨項目補貼」的模式和機制推而廣之,更可發展為「跨區補貼」的工具,支援其他舊區的更新。
荃灣自70年代開始發展,是香港第一代新市鎮,區內住宅用地積比率較一般市區的水平低。規劃署對上一次重新審視荃灣的地積比率已經是2003年,隨著過去2 0年來的迅速發展,區內交通和基建已明顯改善,反映該區已具備重新審視樓宇發展密度的條件,以增加發展容量。
現時荃灣的住宅用地積比率只有五倍,密度相對不高。若基建條件許可,放寬地積比率上限可以增加舊區更新的靈活性。筆者相信,借鑑「油旺研究」的經驗重整荃灣舊區,在適當地點增加密度並運用新規劃工具,不僅可提高項目的規劃裨益及發展回報,讓市建局可從項目獲取收益補貼其他舊區更新的財務開支外,亦能吸引私人發展參與,令舊區更新提速、提量。
現時「荃灣地區研究」只在基線研究階段,我期待市建局團隊在研究完成後制訂合適的規劃方案,不單支持該區的更新、提升設施及改善居住環境,並能支援其他舊區,為跨區更新工作注入新資源,促進香港整體市區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是市建局非執行董事、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名譽教授
鄧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