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連繫社區
共享房屋新生活 「家」多一點歡笑

共享房屋新生活 「家」多一點歡笑

溫暖的家應是甚麼感覺?在住屋問題上飽經風浪的梁女士、黃先生兩家,近月在遷入市建局西環順成大廈的社會房屋單位後,分享了他們對「家」的一點點感受。

「仍記得三月來順成大廈睇樓時,我覺得這個地方好正、好『企理』,似一個家。當時我心想女兒跟著我捱了這麼多苦,如果可以入住就好,隨便住一間房都好,當晚更是開心到瞓不著。」任職中學校工的梁女士,在現時順成大廈的新居一邊回想起申請入住的過程,一邊開懷地說。

梁女士與她就讀中五的女兒已輪候公屋三年,在遷入順成大廈的社會房屋單位前,在附近的舊樓,租住一個位於地下、大約80平方呎的劏房,月租4500元。梁女士說,舊居的劏房是「一劏五」,環境十分狹窄,擺放了一張碌架床後,屋內空間已所餘無幾,「以前屋企無窗,好似密室,感覺好侷促,一入屋就要開抽氣扇、開燈,因為劏房環境又窄又暗,阿女一般會留在學校溫習和做功課。」

此外,她們更需要與鄰居共用廁所和飯廳位置,起居生活十分不便,加上劏房內沒有廚房,難以在家中煮食,對於本身喜歡下廚的梁女士來說,帶來了不少限制和壓力,「之前無法在家煮食,經常出街食飯,增添另一筆生活開支。」

在今年初,梁女士透過社工得知可申請入住市建局順成大廈的社會房屋單位,隨即申請並於六月獲批,正式遷入順成大廈的二人單位居住,面積超過100平方呎,設有獨立的洗手間和共用廚房。

雖然需與一名單身住戶共用單位內的廚房,但每當談及可以隨時隨地下廚時,梁女士便笑得合不攏嘴地說,現時廚房空間寬敞,廚櫃亦有多個抽屜儲物,更可與女兒一起享受下廚的樂趣,「即使現時要與鄰居共用廚房,但我還是可以經常下廚,阿女就在旁邊幫忙洗菜,十分開心。」

URA 5新居的廚房空間寬敞,方便梁女士下廚。

與她的劏房舊居相比,新居設有多扇窗戶,室內光猛開揚,空氣流通。梁女士說,一入屋,三面都是窗,因此平日很喜歡欣賞窗外的風景,「一早起床,拉開窗簾,整個人精神爽利。從旁邊的窗戶望出去,更睇到少少海景、山景、夜晚點點的燈光,窗外有不同的風景,令人心情特別開朗。」

URA 4新居設有多扇窗戶,室內光猛開揚,梁女士笑言平日喜歡欣賞窗外的景色。

梁女士又說,順成大廈的管理和治安也不錯;此外,街坊平日出入碰面都會打招呼、聊天,「以前與鄰居好少交流,只是聽到他們出入的腳步聲,不會見到面,但現在左鄰右里我們都認識,或者抽氣扇壞了,我們找管理處幫忙,他們就立刻叫師傅來修理,令我覺得有人關心自己。」

梁女士說,新居月租大約2000多元,再加上共用廚房讓她可以在家下廚,減少出外食飯的支出,大大紓緩了她的財政壓力。現時她每朝早6點半出門返工,步行15 分鐘便返到上班的學校,非常方便。

梁女士亦有與女兒一齊為新居「扮靚」,構思家具擺放的位置,「我想住新屋就要煥然一新,特地買了一張新床給女兒,哄她開心。現在更可以擺放電腦桌,阿女都好鍾意留在屋企溫習,最緊要阿女住得舒服和開心。」

URA 6客廳有空間讓梁女士與女兒互動,一齊拼砌家居模型,做小手工。

現時是否有家的感覺?梁女士點點頭說,家應該是溫暖的,並讓小朋友生活得開心,「有個溫暖的家,整個人都會心情開朗,所有不開心的事都已經放低在家門外。」

梁女士與女兒是其中一個受惠於市建局西環順成大廈社會房屋單位的家庭之一。為善用資源及協助有短期住屋需要的人士,市建局支持去年9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行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向社聯提供超過60個單位,包括在順成大廈的47個單位和旺角豉油街安置大廈提供的14個單位作過渡性房屋,成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下其中一個提供最多單位的機構,協力幫助居住在環境惡劣、正長時間輪候公屋的人士,紓解他們迫切的住屋困難。

在順成大廈的同一屋簷下,除了盛載著梁女士一家的故事外,還有黃先生這一家。

「搬來新屋後,我覺得好開心,因為有地方跳舞和打筋斗。」黃先生六歲、穿著舞衣的女兒樂樂在客廳一邊說,一邊翩翩起舞。75歲的黃先生與太太及樂樂,之前一直住在深水埗區的舊樓劏房,即使他們曾經搬家轉換環境,居住地方的面積一直僅約100平方呎,並且是傳統的「廚廁房」合一的典型劏房間隔。黃先生形容,屋內沒有窗,室內空氣不流通,「間屋細到轉身都轉不到,廁所就更細,沖涼轉身都好困難。」加上舊樓沒有電梯,對於雙腳退化而行動不便的黃先生來說,出入上落要撐著拐杖行一層樓梯,在舊樓居住就更吃力。

URA 1黃先生一家入住市建局順成大廈的社會房屋單位,客廳空間寬敞,讓他們共享天倫之樂。

回想起舊居,黃太說:「以前的廚房又窄又細,洗好的青菜和肉都無位擺放,唯有放在爐頭上,非常不方便。」黃先生更補充說,「因為地方太窄,每次煮食都要想好如何使用每一吋地方,究竟先洗肉還是洗菜呢?每個步驟都要預先編排清楚,否則一亂就不夠地方擺放東西。」

黃先生更慨嘆,以前劏房租金連水電雜費開支,平均每月要花6500多元,他們雖有申領綜援,但當中的租金津貼不足以應付每月的基本生活開支,因此需要以伙食費補貼租金支出,生活捉襟見肘。

URA 2黃先生在深水埗劏房舊居的居住環境狹窄,黃先生一家住得侷促壓迫。(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幸而,黃先生一家今年在社工的協助下,成功申請入住市建局於順成大廈提供的社會房屋單位,並在四月搬入逾300平方呎,設有客廳、睡房、獨立洗手間和廚房的家庭單位居住,每月租金連水電雜費大約5300多元,紓緩了他們的生活壓力。黃先生更指,以前舊樓沒有保安及大廈管理,走廊垃圾無人清理、樓梯亦無人打掃,相反,現時順成大廈有保安及物業管理,環境乾淨和安全得多。

新居地方寬敞,樂樂亦有空間擺放書桌、書櫃和玩具,她坐在旁邊亦說,以前舊屋無地方走動,令她感到不開心,「現在新屋好大好闊,每次爸爸都可以坐在旁邊陪我做功課。」而最令黃太滿意的就是廚房,回想舊居的廚房面積都不及新居廚房的六分之一,她直言:「現在廚房夠大,空間闊落,煮飯輕鬆,心情都好得多,這裏終於有家的感覺。」

URA 3新居的廚房空間闊落,讓黃太日常可以輕鬆下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