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趕走觀塘裕民坊廢氣 無扇葉通風裝置

cover由十個AIU組成的接力式通風裝置,可由外面 引鮮風到交匯處,令送風效能發揮到極致。

aiu(左起) Gary、Tenny及Jimmy代表着香港不同界別,合力用創新思維及科技,把觀塘區打造成一個更宜居的地 方。

香港半封閉式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在酷熱天氣下常常變成「焗爐」,令排隊候車的市民透不過氣來,在疫情下更有機會助長病毒的傳播。有見及此,市建局在即將啟用的觀塘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引入本地研發且獲獎無數的無扇葉通風裝置(AIUs, Air Induction Units),能有效導入多達十倍的新鮮空氣,加強空氣流通,令公共運輸交匯處不再「廢」氣沉沉。

位於裕民坊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是觀塘市中心計劃的新建設施之一,預計在今年四月啟用。巴士站設在交匯處的上層,乘客可在冷氣候車區內候車;至於十九條小巴線車站,則設在下層的半封閉式空間內。屆時區內所有小巴站都會搬移到交匯處,預計人流不少。

市建局工程及合約高級經理楊雲傑(Tenny)說:「這交匯處依着觀塘的高低地勢而建,小巴站由於位處物華街地面以下空間,本來鮮風就不易進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除了安裝標準的通風設備外,還特意與合作發展商一起構思,邀得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的香港團隊合作,在他們的得獎設計之上,研發出嶄新的強力通風系統,讓這個『本地薑』設計發揚光大。」

接力式加強送風

無扇葉通風裝置(AIU)外形像飛機翼,主要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透過改變空氣的流向,在連接傳統通風系統後,出風口可以送出高速氣流,從而帶動大量周邊空氣穩定而均勻的流動;與傳統機械式風扇相比,AIU可導入空氣流量達十倍,最高可減少65%的耗能量,舒適節能之餘,也把噪音降至最低。

至於位於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通風系統則是「加強版」,由兩列五排共十個活像飛機翼的AIU組成,置於連接物華街地面與底層小巴線車站的自動扶手電梯頂部。這樣,鮮風便可由一排排的裝置接力,從物華街地面引導至下層的小巴車站。為了加強通風效果,工程團隊又在公共運輸交匯處連接物華街的地面位置,額外加裝了兩部AIU。

奧雅納工程顧問湯振權(Jimmy)指:「AIU的原型已在元朗多功能社區中心及香港其他幾處半戶外空間應用,但一般都是單個式運作。今次是首次安裝在公共運輸交滙處中,而且突破性地用了多組『機翼』裝置作接力式送風,效果更為顯著,能把環境溫度降低攝氏1.5至2度。」這個嶄新設計已先後獲得香港工商業創意大獎、香港環保建築大獎等五個獎項,並已在英國及香港申請專利。

aiu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依着區內高低地勢而建,如何引入更多鮮風到下層的小巴站,是設計的一大挑戰。

aiu通風扇藏於扶手電梯頂部上蓋。

與環境融為一體

設計團隊與時間競賽,由構思到落實概念只用了六個月,Jimmy笑說:「以科研項目來說是極快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AIU的效能發揮到極致。「我們透過大量電腦模擬計算及測試,評估在不同天氣、風速、風向、人流、車流等狀況下,裝置所能發揮的效用。最後發現用串連的模式,分兩列五組去裝設那些AIU『機翼』,由外面引鮮風到交匯處,送風效能最大。事實上,每隻『機翼』的長闊、間隔、角度都經過精密計算。」

接着就要思考如何把通風裝置融入環境。除了美觀及安全因素,也要符合屋宇署的規定。「團隊想了很多方案,最後決定把設計融入扶手電梯上蓋,多隻『機翼』沿電梯平衡排列,風機連喉管則藏在玻璃上蓋內,基本上跟環境融為一體。」

信和置業發展部機電工程總經理陳立德(Gary)則表示:「位於觀塘市中心計劃的商場設施將是全港首個設有Wi-Fi 6覆蓋的地方,我們稍後可加入物聯網等技術,按天氣及人流等遙控通風系統,節能之餘,又可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新冠疫情下,公共空間的空氣流通變得更為重要。Jimmy形容:「香港天氣又濕又熱,人煙稠密,這裝置可以把更多鮮風引入行人空間,改善空氣質素,並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希望日後能在更多地方應用,在抗疫路上出一分力。」

Tenny則稱:「市建局也在積極考慮把這裝置運用在其他項目上,如商場及公共空間等,特別是抗疫時刻,希望這裝置能為市民帶來更衞生舒適的環境,願我們都有健康的體魄迎接每個新挑戰。」

aiu設計成機翼模樣的送風系統,裝置於扶手電梯上蓋,與環境融為一體,可見設計者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