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观塘裕民坊废气 无扇叶通风装置
由十个AIU组成的接力式通风装置,可由外面 引鲜风到交汇处,令送风效能发挥到极致。
(左起) Gary、Tenny及Jimmy代表着香港不同界别,合力用创新思维及科技,把观塘区打造成一个更宜居的地 方。
香港半封闭式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在酷热天气下常常变成「焗炉」,令排队候车的市民透不过气来,在疫情下更有机会助长病毒的传播。有见及此,市建局在即将启用的观塘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引入本地研发且获奖无数的无扇叶通风装置(AIUs, Air Induction Units),能有效导入多达十倍的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通,令公共运输交汇处不再「废」气沉沉。
位於裕民坊的公共运输交汇处,是观塘市中心计划的新建设施之一,预计在今年四月启用。巴士站设在交汇处的上层,乘客可在冷气候车区内候车;至於十九条小巴线车站,则设在下层的半封闭式空间内。届时区内所有小巴站都会搬移到交汇处,预计人流不少。
市建局工程及合约高级经理杨云杰(Tenny)说:「这交汇处依着观塘的高低地势而建,小巴站由於位处物华街地面以下空间,本来鲜风就不易进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除了安装标准的通风设备外,还特意与合作发展商一起构思,邀得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的香港团队合作,在他们的得奖设计之上,研发出崭新的强力通风系统,让这个『本地姜』设计发扬光大。」
接力式加强送风
无扇叶通风装置(AIU)外形像飞机翼,主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透过改变空气的流向,在连接传统通风系统后,出风口可以送出高速气流,从而带动大量周边空气稳定而均匀的流动;与传统机械式风扇相比,AIU可导入空气流量达十倍,最高可减少65%的耗能量,舒适节能之余,也把噪音降至最低。
至於位於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的通风系统则是「加强版」,由两列五排共十个活像飞机翼的AIU组成,置於连接物华街地面与底层小巴线车站的自动扶手电梯顶部。这样,鲜风便可由一排排的装置接力,从物华街地面引导至下层的小巴车站。为了加强通风效果,工程团队又在公共运输交汇处连接物华街的地面位置,额外加装了两部AIU。
奥雅纳工程顾问汤振权(Jimmy)指:「AIU的原型已在元朗多功能社区中心及香港其他几处半户外空间应用,但一般都是单个式运作。今次是首次安装在公共运输交滙处中,而且突破性地用了多组『机翼』装置作接力式送风,效果更为显著,能把环境温度降低摄氏1.5至2度。」这个崭新设计已先后获得香港工商业创意大奖、香港环保建筑大奖等五个奖项,并已在英国及香港申请专利。
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依着区内高低地势而建,如何引入更多鲜风到下层的小巴站,是设计的一大挑战。
通风扇藏於扶手电梯顶部上盖。
与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团队与时间竞赛,由构思到落实概念只用了六个月,Jimmy笑说:「以科研项目来说是极快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AIU的效能发挥到极致。「我们透过大量电脑模拟计算及测试,评估在不同天气、风速、风向、人流、车流等状况下,装置所能发挥的效用。最后发现用串连的模式,分两列五组去装设那些AIU『机翼』,由外面引鲜风到交汇处,送风效能最大。事实上,每只『机翼』的长阔、间隔、角度都经过精密计算。」
接着就要思考如何把通风装置融入环境。除了美观及安全因素,也要符合屋宇署的规定。「团队想了很多方案,最后决定把设计融入扶手电梯上盖,多只『机翼』沿电梯平衡排列,风机连喉管则藏在玻璃上盖内,基本上跟环境融为一体。」
信和置业发展部机电工程总经理陈立德(Gary)则表示:「位於观塘市中心计划的商场设施将是全港首个设有Wi-Fi 6覆盖的地方,我们稍后可加入物联网等技术,按天气及人流等遥控通风系统,节能之余,又可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新冠疫情下,公共空间的空气流通变得更为重要。Jimmy形容:「香港天气又湿又热,人烟稠密,这装置可以把更多鲜风引入行人空间,改善空气质素,并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希望日后能在更多地方应用,在抗疫路上出一分力。」
Tenny则称:「市建局也在积极考虑把这装置运用在其他项目上,如商场及公共空间等,特别是抗疫时刻,希望这装置能为市民带来更衞生舒适的环境,愿我们都有健康的体魄迎接每个新挑战。」
设计成机翼模样的送风系统,装置於扶手电梯上盖,与环境融为一体,可见设计者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