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中學生運用「融合策略」更新九龍城 打造特色宜居社區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團隊設計的「32=九:『誠』意共創.二次龍城」方案,獲「活力龍城方案大獎」和「最佳地理空間數據應用獎」兩個獎項。前排左起:陳蕊、鄭美珠、林梓洋;後排左起:李銘澤、楊凱智、葉宛沂、羅凱桐、 藍惠琪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團隊設計的「32=九:『誠』意共創.二次龍城」方案,獲「活力龍城方案大獎」和「最佳地理空間數據應用獎」兩個獎項。前排左起:陳蕊、鄭美珠、林梓洋;後排左起:李銘澤、楊凱智、葉宛沂、羅凱桐、 藍惠琪

為了讓青年人對市區更新工作有更深入認識,並培養他們的多元才能,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自2017年開始,夥拍東華三院舉辦「市建局 X 東華三院青年領袖計劃」(「青年領袖計劃」),過去6年共培訓近800名學生。在上屆計劃,市建局引領東華三院轄下18所中學合共超過140名學生,充份運用空間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審視九龍城舊區面對的市區和樓宇「雙老化」問題,並學習運用市建局在去年首次提出的「融合策略」,提出具創意兼具「龍城」特色的市區更新設計方案,以達致市區更新、新舊交融的目標。

市建局在去年五月,首次應用「融合策略」,結合重建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的模式,推動九龍城「龍城」區的更新工作。在這策略下,地區性的更新不僅限於推行重建項目,提升地區環境和打通新舊區連接;更鼓勵業主由外至內做好樓宇公用地方和單位內部維修保養,改善樓宇整體狀況,以融入更新後的城市景觀;另一方面,透過保育和地區活化工作,強化原有的地區文化特色。

為了讓青年人對「融合策略」有更全面的理解,這一屆「青年領袖計劃」以「打造富『龍城』特色的小社區」為主題,安排設計和規劃團隊,以「龍城」區的更新工作為例子,講解市建局如何透過重建發展、小區復修計劃、地方營造等多方面工作,改善地區的整體環境。

參與計劃的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同學李銘澤表示,了解市建局在「龍城」的更新工作後,才明白到不能只靠重建解決舊區老化問題,需要同時配合樓宇復修和活化的模式,才能達致地區新舊交融。

數據分析地區現況

「融合策略」涉及市區更新工作的範疇甚廣,除了理解當中理念和工作,這次領袖訓練計劃亦鼓勵同學運用空間數據及地理信息系統,審視「龍城」區的土地用途、發展密度、樓宇狀況、人口分佈、公共和社區設施等數據,並了解該區的文化和地區特色。學生根據數據結果,尋找「龍城」區的市區更新機遇,以結合「融合策略」和創意,提出富「龍城」特色的設計方案。

在構思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市建局特意安排學生參與由Esri中國(香港)舉辦的地理信息系統工作坊,學習關於空間數據及地理信息系統的知識,以及搜集數據的方法。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同學林梓洋表示,雖然自己在九龍城居住,但平日未有特別留意區內的樓宇狀況、社區設施和綠化空間的分佈。然而,經學習應用GIS,他與組員透過記錄及標示區內樓宇和各種設施的位置,再將相關資料輸入GIS作精密分析,發現區內綠化空間不足夠,社區康樂設施數目亦不達標。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地理科老師許志軒稱,參賽團隊中有不少同學正修讀高中地理科,但地理空間數據這個範疇一般要到大學階段才修讀。而今次比賽,正好讓同學提早認識和應用地理空間數據,亦透過實地考察,讓「城市發展」、「城市衰落」這些抽象的學術概念實體化,進而思考一個成功的重建發展項目,在平衡整體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亦應顧及到當地人的實際需要。

提出創意方案  構建多元共融綠色文化走廊

學生團隊完成數據分析工作後,便因應「龍城」區面對的問題,制定合適的方案來應對。其中,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團隊提出「32=九:『誠』意共創.二次龍城」方案,糅合「共享」、「共融」、「共創」三共理念,打造出多功能智慧九龍城。為了將設計方案呈現,團隊特意在暑假期間,抽空製作立體模型及小冊子,以彰顯其設計理念。有份製作的成員李銘澤解釋模型設計:「我們非常重視『龍城』區的泰國、潮州和香港文化共融的部分,因此在打鼓嶺道以東的範圍,增設露天劇場、地下廣場等,建造一個文化共融中心,並配合綠化工程及康樂空間連接出『綠色文化走廊』,凝聚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承傳『龍城』的地區特色。」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提供的設計方案,針對「龍城」獨有的地區特色,融入了「泰、潮、港」元素。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提供的設計方案,針對「龍城」獨有的地區特色,融入了「泰、潮、港」元素。

18所中學的學生團隊,經過首輪評審後,共有8隊表現優異的團隊脫穎而出,晉身決賽。各入圍設計方案,於7月在「618上海街」展出,邀請公眾提供意見。

進入第二輪評審的8個創意方案,早前曾於「618上海街」作公開展覽。進入第二輪評審的8個創意方案,早前曾於「618上海街」作公開展覽。

計劃的壓軸活動,是由入圍隊伍在簡報會上介紹設計方案,各隊使出渾身解數,向評審分享當中的構思和理念。評審之一東華三院行政總監蘇祐安,在總結時讚揚「青年領袖計劃」讓同學認識社區、了解市區更新的工作,亦透過整個計劃的訓練,學習到溝通技巧和團隊精神。在介紹方案時,他建議同學需要對計劃主題有更透徹的認知,並要掌握當中細節,才能聚焦問題,提供能夠解決地區問題的建議方案,同時他提醒同學可多運用數據講解,增強演說技巧。

東華三院行政總監蘇祐安讚揚「青年領袖計劃」過去6年共培訓800多位學生。東華三院行政總監蘇祐安讚揚「青年領袖計劃」過去6年共培訓近800名學生。

經過複選評審,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團隊提出的「32=九:『誠』意共創.二次龍城」方案,同時獲得「活力龍城方案大獎」和「最佳地理空間數據應用獎」。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校長歐文素讚揚同學的製作水平高,亦認同這個計劃可啟發擁有不同專長的學生,確認未來的學習或工作路向,在日後參與建造優質活力的都市:「校方希望透過計劃培養出未來的城市規劃師,尤其市建局今年繼續與Esri和地理空間實驗室GeoLab合作,為同學提供GIS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和善用大數據。同學亦可以體驗到城市規劃師的工作、所需的規劃概念與設計技能,並付出大量課餘時間進行實地考察、採訪、製作模型、及學習GIS等,應用所學顯然取得正面成果,有助他們發掘未來的職涯路向。」

歐文素校長(右)寄望,同學可以透過這個領袖訓練計劃拓展他們的視野。歐文素校長(右)寄望,同學可以透過這個領袖訓練計劃拓展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