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發布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 就活化中環街市會晤新聞界
保留建築特色, 彰顯設計的實用功能性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展示圖(面向域多利皇后街)
文化藝術中庭及通往空中花園的行人通道
中環新地標
全天候綠化中庭

市建局斥資5億元打造城中綠洲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活化中環街市的初步計劃,估計斥資約5億元,修葺及翻新這幢歷史建築,並為繁囂的中環區提供多元化的消閒及綠化設施,給市民大眾享用。一個具廣泛代表性的社區諮詢委員會將會成立,就活化中環街巿向市建局提供意見。

市建局推行此項保育活化項目,是回應行政長官10月14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內委託市建局進行活化中環街市的政策綱領,作為政府保育中環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以延續中環的傳奇。

今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與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向新聞界介紹活化中環街市的計劃詳情。

張震遠表示:「要全面成功地活化中環街市,這項保育活化項目必須要得到公眾的支持,我們期待社區的參與,令項目可以順利推行。市建局承諾竭盡全力,務求將中環街市這幢三級歷史建築,成功打造為一個市區中的綠洲,令每位香港市民都受惠,並引以為傲。一個包括區議員、專業人士及其他持分者的社區諮詢委員會將會成立,以協助市建局推行這項活化計劃。另外,市建局亦會諮詢相關的政府部門,例如古物古蹟辦事處。」

市建局會廣泛諮詢委員會的意見,例如營運模式及商舖組合等。市建局在制訂活化方案時,會全面考慮整體社區利益、公眾訴求、建築物結構狀況、工程時間表及經濟效益等各項因素。

張震遠說:「中環是一個高密度的商業中心,有需要改善空氣質素。因此,市建局建議採用『城中綠洲』作為活化中環街巿的主題,為中環區引入更多綠色設施及消閒公共空間,令巿民特別是繁忙的中環上班人士,可以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享用多元化的設施,舒展身心。」

市建局建議在街市大樓的各樓層展現不同的特色主題,如「文化廣場」、「綠洲驛站」、「綠色生活」及「空中花園」,提供大約八千平方米的用地,作為各類資訊及消閒空間,例如書店、數碼資訊站、價錢相宜的食肆、健康生活設施及文化藝術中庭等。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將設有大量綠化空間,包括約一千平方米的空中花園及一個全天候的綠化中庭。建築物內亦會加建電梯及無障礙通道,方便公眾使用。

市建局(及其前身土地發展公司)近年在中區實施了多個市區更新項目,包括兩個毗鄰中環街市的重建項目:中環中心及新紀元廣場;亦有包涵保育元素的卑利街╱嘉咸街及士丹頓街╱永利街重建項目,當中包括保育必列啫士街街市;以及西港城保育項目及上環坊活化項目。中環街市活化計劃可以進一步強化市建局一直持之以恆推動市區更新的工作,以回應不斷轉變的社會訴求。

張震遠補充說:「活化中環街市可以為社區帶來重大的好處,為市民締造一項極具意義的公共資產。儘管市建局需要動用相當資金為大樓進行活化工程,我們定當竭盡所能,務求成功推行這項活化計劃。與此同時,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亦可以串連市建局在區內的其他市區更新項目,以及周邊歷史建築,達致協同效應。」

中環街市建於1939年,樓高四層。它的前身是廣州市場,為早年居於中環一帶的華人而開設,一直是中西文化及新舊交替的匯聚點。這幢歷史建築是現代簡約主義的建築例子,亦是後期藝術裝飾主義衍生出來的一門風格,大樓的特色是簡單的橫向線條,整個建築設計以實用功能為主。中環街市於2003年3月停止運作。

中環街市位於中環的核心,享有地利之便,四通八達,分別在德輔道中、皇后大道中及租庇利街設有多個出入口,並連接中區主要商業中心的行人天橋系統,例如國際金融中心和交易廣場;亦連接半山自動扶手行人電梯,通往多個歷史景點,例如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用地、中山史蹟徑及孫中山博物館等。

市建局計劃分階段進行活化中環街巿的工程,會先進行建築結構勘察,如沒有涉及主要結構鞏固工程,首階段工程估計可在兩至三年完成,而整個項目則預計需時四至五年竣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