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市中心「自由空间」游乐及体育设施转赠简约公屋 部分场地陆续关闭进行工程
我在早前的网志提及,市建局在2023年初决定收回观塘市中心发展项目最后一期的招标后,向政府申请将原本划作重建发展的政府土地,以短期租约方式,作临时及短期活动用途,并名为「自由空间」,开放给市民作为休憩、户外运动、艺术文化和游乐场等活动,让观塘市中心2.0项目在筹备前期工程的一段时间,能发挥凝聚市民、保持观塘市中心活力的效用。
过去一年多的日子,市建局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地区组织,在「自由空间」举办了一系列与民同乐的活动,广受市民和旅客欢迎,吸引超过150万人次到访和参与,带动人流之余,更推动地区经济。
我留意到最近有传媒报道,引述网民指「自由空间」内的儿童游乐场和三人篮球场在启用不足一年便关闭,并将场内的设施拆卸,甚为浪费。对市民的反应,我十分理解;然而,市建局将观塘市中心最后一期发展项目转化为「自由空间」时,已表明这些设施和用途只属临时及短期性质,旨在於筹备重新招标期间,与其让土地闲置一段时间,倒不如开放予市民享用,当要开展与观塘市中心2.0项目相关的前期工程时,才将场地关闭。当时这个构思亦获得观塘区议员、地区团体和市民支持。
因此,在去年11月中,为配合工程需要,市建局先关闭儿童游乐场、三人篮球场及「城市实验空间2」的用地;而「自由空间」的其余用地,亦会於今年下半年起因应工程的进度而陆续关闭。至於连接观塘道与裕民坊的行人通道,在工程期间仍会保持开放,便利市民前往裕民坊和周边地区。
考虑到儿童游乐场及三人篮球场内的设施只使用了大约一年,仍然十分「新净」,早於去年8月,市建局团队已与政府部门、地区团体和非政府机构联络,以了解他们有没有项目需要设置这类的设施,市建局可以将设施转赠,循环再用而不至於浪费。在团队的「推介」下,近8成游乐和体育设施已觅得「新居」,送赠予房屋局辖下两个简约公屋项目。
「自由空间」举办超过50项社区活动
要让「自由空间」土地开放给市民享用,市建局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以短期租约的方式,将土地转为临时和短期用途,该租约由2023年7月生效,为期两年;我们亦将「自由空间」土地美化及进行优化工程,分阶段开放不同区域的用地,以举办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社区活动,维持观塘市中心的活力。
「自由空间」启用至今,已举办超过50项社区活动,当中不乏结合官、商、民力量筹办的大型户外活动,包括「龙腾观塘新春夜市」、户外圣诞市集和嘉年华等,累计吸引超过150万人次参加。这些活动不论在带动人流、凝聚地区活力,以至提供营商环境及推动地区经济等方面,均带来具效益的成果。
提前进行地下管线工程加快项目进程
然而,观塘区街坊、区议员以及地区不同持分者,均对观塘市中心2.0项目抱持更宏观的愿景,殷切盼望项目能尽早完成、为民所用,为观塘市中心创造更大和更长远的效益。
由於这个发展区涉及道路改道、兴建接驳观塘港铁站的架空平台、两条分别接驳骏业里和APM商场的行人天桥,以及搬迁和重置多条地下管线工程,包括高压电缆、光纤电缆、主要供水及排水管道等公共设施,为加快推展进度,市建局团队已完成各项技术研究,以及就上述工程制定相关搬迁及重置地下管线的工程方案和施工图则,并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进行。
另一方面,因应早前获批的短期租约限於用作举办活动,市建局团队在去年7月初,就儿童游乐场、三人篮球场及「城市实验空间2」的用地,向地政总署申请新一份的短期租约,以便进行前期地下管线改道及相关工程。新一份短期租约已於去年10月底获批,并於11月生效;租约亦列明有关范围属於「施工场地」(Works Site),顾名思义,用地只能进行与建筑和相关工程用途,市建局作为土地租用人,有责任确保工地范围内、外公众的安全。
关闭游乐场等设施 配合重建项目前期工程
为此,团队在去年11月初,於场地围栏张贴告示,通知公众儿童游乐场、三人篮球场,以及「城市实验空间2」用地於11月18日起永久关闭。在场地关闭后,我们已委聘保安员驻守工地范围,避免公众误入施工场地,构成危险;在施工范围和行人通道,设置工程围栏作分隔之用,保障公众安全。
团队早前已完成在上述「自由空间」用地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确认现时地下管线所处位置,与获批的工程方案和施工图则相符。在接下来的数月,我们将分阶段展开地下管线改道所涵盖的工程,包括掘地、搬迁和重置多条地下管线等。完成后,亦需重新将管线接驳至现有管线系统,让新的地下管线能继续为区内居民提供服务。
现时「自由空间」需要关闭的只属部分范围,其余用地仍会继续开放,包括由观塘民政事务处在「自由空间」设置的「KWUN TONG」立体大型灯饰及「观塘」灯牌所在的用地,将继续开放供市民和游客「打卡」。而大约到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会按工程所需,陆续关闭「自由空间」其余部分的用地。而贯通观塘市中心「自由空间」、连接港铁车站及裕民坊的行人通道,将继续开放供市民使用。
游乐体育设施送予简约公屋项目
除了为各项前期工程作准备之外,早在计划将该部分用地关闭时,团队已考虑到设置在儿童游乐场及三人篮球场内的游乐和体育设施,只用上约一年时间,状态仍然良好,不想浪费,因此,主动与政府部门、地区团体和非政府机构联络,了解他们会否接收这些设施。据团队汇报,房屋局辖下两个简约公屋的项目,会接收场地内大部分的游乐和体育设施。我想藉此机会感谢房屋局支持市建局将设施循环再用、支持减废的宗旨。
而为方便房屋局的工作和减省程序,市建局更免费提供运送和安装服务。其中,将於3月底入伙的元朗攸壆路简约公屋项目,团队已在上月初将两个篮球架送抵项目内。由於每个篮球架重约1,000公斤,我们还特别安排吊车,将篮球架由观塘直接运送到攸壆路的地盘范围,减低篮球架在运送过程中,因碰撞而意外损坏的机会。
市建局上月初安排吊车将篮球架直接由观塘「自由空间」(左图)运送到元朗攸壆路简约公屋项目内(右图由建筑署提供)。
至於其他较小型的游乐设施,包括滑梯、供小朋友敲击的音乐装置等,亦将会捐赠予小榄乐安排的简约公屋项目。由於这简约公屋项目正进行建筑工程,市建局团队在清拆相关游乐及运动设施后,会暂时存放在「自由空间」内,当该简约公屋项目的工程接近完工时,我们亦会负责将这些设施运送到项目内并提供安装。至於这些游乐和体育设施日后的维修管理和保养工作,则会由简约公屋项目内的管理公司负责。
为实践构建观塘市中心2.0目标逐步推进
从更新观塘市中心旧区的已建设环境和设施,以至实践构建观塘市中心2.0这目标,是一项规模庞大而且复杂、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尤其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道,市建局整个团队一直努力不懈,积极应变,为推动落实目标而谋划不同方案,由大至为项目的规划加入「浮动规划参数安排」、试行「垂直城市」概念、向本地及远赴海外向发展商介绍项目、自行负责各项前期技术研究及进行工程,小至为用作短期和临时用途的游乐及运动设施觅得「新主」、以免造成浪费等每一项工作,均能体现市建局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和毅力,我相信,这不是一般私人发展项目所能做到和会做的。我们将继续坚定朝实践目标逐步推进,在此,我亦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正面的评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