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10 月推出中上环「城踪游」 供市民游客免费参加
我在上一篇网志提到,香港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丰富色彩的城市;然而,部分旧区特色会随著时间过去、城市发展和环境转变而被掩盖或渐渐褪色。有见及此,市建局在推动市区更新的过程中,除了致力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及质素,亦透过不同手法为旧区注入活力,加强地区持分者之间的连结及加深地区独有的个性和色彩,让其可持续发展之余,亦能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以至支援旅游业发展。
在众多旧区之中,中上环是香港开埠初期最早开发的地区,不乏具历史的建筑物。市建局先后在区内开展多个重建和保育活化项目,包括中环卑利街/嘉咸街发展项目(嘉咸街项目)、中环中心「H6 CONET」、士丹顿街/城皇街保育和活化项目(士丹顿街项目)、三级历史建筑中环街市活化项目,以及活化表彰辛亥革命历史的百子里公园等;过程中,市建局更一并提升项目周边的街道环境,如活化及美化嘉咸市集的小贩摊档、毗邻中环中心的楼宇外墙等,逐步从「保育硬件」迈向以「活化再用」为方向的模式,进一步将旧区蕴藏著的丰富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以不同形式呈现和提升,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多元化。
为实践此目标,我曾在网志透露,团队正筹办「艺术城踪游」(City Walk) 活动,连结市建局在中上环不同的市区更新项目,以至区内其他历史建筑,让游人透过参与导赏活动,深入社区欣赏区内的艺术创作及文化特色,从而对这区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团队在过去一个多星期深化导赏活动的细节时,考虑到除了艺术文化外,导赏路线途经的不同市区更新项目,亦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建筑特色及民生风俗,故此,共设计了三条主题导赏路线供市民及游客免费参加,包括(一)历史与建筑、(二)饮食与社区风貌,以及(三)艺术文化,让参加者能够按兴趣,以深度游的方式探索中上环这个中西、新旧交融、充满魅力的地区。
「城踪游」三条导赏路线亦是围绕荷李活道这条集历史建筑、艺廊、街头壁画和美食景点於一身、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评为今年全球第二「最型格街道」而设计。我们希望借助「城踪游」,将周边的特色街道串连起来,逐步提升整个地区成为「型格社区」,进一步加强地区特色及活力。
现时香港旅游发展局及一些旅游杂志亦有推介类似的中上环参观路线予游客参考,让他们自行体验和发掘;坊间亦有旅行社提供收费的半日或一日的本地游,由导游带领参加者走访中上环景点。市建局「城踪游」不同之处,在於我们邀请了社区不同的持分者参与分享和交流,让市民及游客可透过「第一身」的口述历史,了解中上环的演变和民生故事。
「城踪游」的筹备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即将展开导赏员的招募和培训工作。中上环首个「城踪游」预计可於今年10月推出,并举办约40个导赏团供超过500名市民及游客参加。
连结中上环市区更新项目 设三条主题导赏路线
中上环经过百多年的演变,成为一个揉合新旧、中西文化特色的独特社区,是游客访港必到的地方。故此,市建局「城踪游」活动以中上环作为试点,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导赏服务,透过贯连市建局在中上环一带的市区更新项目及附近的特色建筑、街道及商店,让公众深入了解中上环的历史文化、街道特色、地区的人文风景,以及新旧融合后充满活力的地区面貌。
中上环「城踪游」会以位於中环核心地带的中环街市为起点,途经荷李活道,并因应中上环的独特性,设有三条主题路线:
(一)历史与建筑游
这条导赏路线会透过参观区内一些具历史意义的建筑,让参加者了解昔日香港居民的生活及文化。首个景点是拥有超过80年历史的三级历史建筑中环街市。导赏员会详细讲解市建局的保育活化工作,以及介绍建筑特色与街市功能的关系,例如六组不同类型的街市摊档如何配合货物品种的销售而设计,又或因应街市需要良好通风而采用中庭的设计以加强鲜风流动等。
参观中环街市后,导赏员会带领参加者沿著连接中环街市二楼的半山扶手电梯继续参观其他历史建筑,包括位於荷李活道的两项法定古迹、前身为中区警署建筑群的「大馆」及文武庙;还有同为三级历史建筑的PMQ 元创方和前身为必列啫士街街市的香港新闻博览馆,以及由市建局进行活化的士丹顿街项目。
这条主题路线其中一个重点行程,是参观去年完成活化保育工作的士丹顿街项目。项目内的「共居」空间刚在上月正式开幕,虽然大部分「共居」单位因已出租而未能开放予游人参观,但我们特意在士丹顿街88号这幢属二级历史建筑的唐楼,保留了一个单位作「唐楼体验馆」。体验馆内除了展出一些生活旧物,更保留了唐楼的一些建筑特色,包括传统「上海批荡」、红砖墙身和花纹地砖等,让公众近距离欣赏。参加者走进体验馆,将可感受到50年代居民的生活日常。
此外,参加者亦有机会到访市建局在士丹顿街项目内,透过社区营造概念设置的「社区客厅」,与街坊交谈,分享生活点滴。
街坊邻里口述传统祭祀活动
为了加深参加者对项目附近一带历史的认识,团队更邀得在区内筹办地区盂兰胜会数十载的「细哥」—「中区卅间街坊盂兰会」理事长黄勤爱先生,讲述他在士丹顿街一带(即「卅间」)成长的故事及目睹的变迁,又会介绍地区盂兰胜会的特色。据我所知,不同地区及组织举行的盂兰胜会都不尽相同,相信参加者可以从细哥口中了解到有关这传统活动更多的资讯,甚至有机会体验供祭祀用途的传统扎作工艺。
「卅间」盂兰胜会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区内居民每年农历七月都会合力筹办这个传统祭祀活动。(图片由中区卅间街坊盂兰会提供)
(二)饮食与社区风貌游
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及民生,最「贴地」的方法就是走进街市逛一圈或品尝地道美食。「城踪游」第二条路线将以饮食和社区风貌为主题,同样在中环街市起步,参观有百年历史的嘉咸街市集,及区内一些「老字号」,包括从前「头晕身㷫」便会帮衬买碗感冒止咳茶的「春回堂药行」、至今仍坚持用传统人手绞蔗取汁制作竹蔗水和蔗汁糕的「公利真料竹蔗水」,以及毗邻嘉咸市集、以港式「丝袜奶茶」闻名中外的「兰芳园」等,参加者甚至可边吃边逛,体验地道港人「行街买嘢」的生活。
此主题导赏路线其中一位讲解嘉宾,是现时在市建局嘉咸街项目内售卖新鲜猪肉的材哥。他家中三代均经营鲜肉生意,自小在中上环一带的街市打滚,对本地街市非常熟悉,亦见证街市的变迁。
材哥将会以第一身的角度与参加者分享他日常见闻、街市行情,以至港人「行街买餸」的习惯,如「讲价」文化、「打风」时抢购食材的现象,以至在大时大节豪爽「买餸」这些社区民生风貌。材哥更会分享各式家常小菜和煲汤方法,导赏团参加者可以从中「偷师」,炮制港式小菜。
材哥家族三代都在中环售卖新鲜猪肉,见证区内的演变。
(三)艺术文化游
市建局在推展市区更新工作的过程中,将艺术文化融入市区更新项目,以艺术为旧区注入色彩及生命力。因此,「城踪游」的其中一条主题路线将以艺术文化为主题,引领参加者欣赏中上环多个壁画「打卡」点,包括市建局与本地及海外艺术家合作策划、以地区历史及特色为题的十多幅壁画作品。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参加者可加深对中上环的认识,以及它多年来的演变。
中环中心「H6 CONET」社区空间内、外的八幅壁画,将昔日小区机利文街的大排档、永安街的花布档、同文街的化工原料摊档等街景和民生景象,以鲜艳的色彩重现眼前。
为呈现上环作为上世纪印刷业集中地的历史,市建局团队在士丹顿街保育活化项目,委聘艺术家采用印刷业常用的「青、洋红、黄及黑色」标准四色,绘画以印刷为题的巨型壁画。艺术文化游导赏团的参加者来到士丹顿街项目,可欣赏到艺术家如何将一名女士使用印刷机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在壁画中呈现。团队更将壁画与科技结合,参加者只需在手机下载指定应用程式,并扫描壁画,在扩增实境协助下,印刷机便会活现在公众眼前。与此同时,参加者更可在士丹顿街项目内的「社区客厅」,体验已列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字印刷技艺。
中和里大厦外墙壁画以印刷为主题,将昔日印刷业的历史和特色以艺术呈现。
招募与中上环息息相关人士任导赏员
有别於坊间的地区游,「城踪游」著重「由心出发、分享故事」。因此,除了邀请市建局项目内的居民或商贩这些「街坊街里」,分享经历和见闻,以及中上环今昔和城市演变外,我们亦希望招募一些与中上环有「渊源」的导赏员,贯彻活动以「第一身」经历和感受为特色的初衷。
去年,我们与救世军合作在中环街市举办了一个导赏员计划,成功招募并培育出30多名55岁或以上人士成为文创导赏员,并在中环街市举行超过25个导赏团,让300多名参加者对中环街市的历史、建筑特色,以至昔日街市档贩和市民生活面貌等有深入的认识。
去年中环街市导赏团的导赏员,部分自小在中上环成长、经常到街市买餸或游玩,这些经历都有助丰富导赏团的内容,令参加者更易投入、印象更深刻。为此,我们为「城踪游」三条拟定的主题导赏路线招募导赏员时,将集中邀请在中上环出生及成长、又或曾在该区工作的年长人士担当导赏员,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回忆及生活小故事融入导赏内容,令导赏更生动丰富。
我们将为导赏员提供一系列培训,并与他们合力制定最终导赏路线,及将其个人故事融入导赏内容;预计最快可於10月推出首个市建局「城踪游」供市民及游客参加。
共同构建中上环历史及人文艺术地图
我期望市民和游客能透过市建局「城踪游」为中上环构建一张独特的「中上环历史及人文艺术地图」,向市民及游客推广中上环地区百年的中西文化精萃及历史演变,展现香港的城市活力,令他们对香港独有的中西历史文化及人文面貌有深入认识。
市建局「城踪游」由多个打卡「点」组成三条不同导赏路「线」,而这些路线只是构建「中上环历史及人文艺术地图」的一部分;推而广之,可以透过例如街道美化、地区营造等不同手法的工作,由「线」及至一个片区的「面」来加强地区的特色和活力。以邻近中上环「城踪游」路线、荷李活道南面的「苏豪」这个片区为例,我认为还蕴藏不少活化更新的潜力,从改善街道环境衞生、道路及行人畅达性;外国美食、艺术气色与香港地道文化的融合等不同方面,均是可进一步提升这片区特独个性的方向,将荷李活道从「最型格街道」升华扩大至「最型格社区」。
市建局资源有限,我们在中上环区推出「城踪游」导赏游,期望能达抛砖引玉之效,促进政、商、民三方协力,从政策推动、部门配合、食肆商户和地区居民的协调和参与,才能将地区的个性和动人之处展现,加深市民和旅客对香港的认识,将香港的品牌和故事传得更广、更远。对於市建局来说,展望未来,我们会总结「城踪游」在中上环一带试行的经验,用作探讨在其他具地区特色的社区,如九龙城「龙城」区,以及太子花墟一带,推出「城踪游」的可能性,期望参与的市民和游客,均能一同发掘香港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