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雯:不能单靠融资推动市区更新 创造土地资源方为上策(刊登於《明报》)
行政长官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加快市区重建的措施,其中包括推进市建局的荃湾及深水埗规划研究,及善用新开发土地推动旧区重建项目。
笔者作为现任政府土地及建设谘询委员会委员,市建局规划、拓展及文物保护委员会成员,参与土地规划和旧区重建发展的讨论,理解善用土地资源和有效的规划政策措施,对推动香港持续发展及旧区更新是十分重要;对施政报告加快市区重建的措施,表示支持。
市区更新需庞大财政及充裕土地资源,以支持重建残旧失修楼宇、调迁居民、提升地区基础建设和社区设施等工作;而推动发展密度甚高的旧区,这两方面资源更是缺一不可。笔者将以全港旧楼数目最多的油旺区为例,探讨为旧区土地释放发展潜力、创造发展容量、提升私人参与重建等方面,以加快旧区重建步伐的关键。
旧区重建 举步维艰
现时全港有逾万幢楼龄超过50年的楼宇,并按年以500幢的速度增长;但每年重建旧楼数目只有约160幢,重建速度明显追不上楼宇老化。以油旺区过去10年的重建项目来说,绝大多数只属单幢楼,大型重建项目要追溯到20年前建成的朗豪坊。
笔者认为,油旺重建步伐慢、规模小,可归纳为两大原因:
(1)旧区以网格作基本设计,并将土地分割成细小地块,因而在设计上造成局限,除成本效益低,亦难以提供不同设施满足居民需要。要做具规模及效益的发展,便需重整地盘,甚或将道路面积纳入规划项目。对私人发展商来说,涉及的问题复杂、发展成本高、发展期长,比单幢楼宇项目困难得多。
(2)区内发展密度高,拆卸重建后可作发展楼面面积的剩余地积比率不足一成,财务回报低,难吸引私人发展商。「巨无霸」建筑群如文华新村(八文楼)的剩余地积比率更是负数,收购重建几乎肯定带来亏损,重建潜力和效益近乎零。
针对上述问题,要为旧区更新提速提效,就必须革新市区更新的模式和运作,充分释放旧区土地发展潜力,以创造更大发展容量,提高项目可行性和效益;亦利用新开发的土地,为旧区更新提供额外支援,加快市区更新进程。
多方面为旧区更新创造资源
市建局在2022 年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油旺研究),提出於旧区更新应用的新规划工具,提升发展项目效益和回报,吸引私人市场参与。这包括:
(A)整合街区:旧区道路的网格设计占用大量地面空间,油旺研究范围的道路便占高达44% 土地面积。该研究建议藉重建机会,整合部分低效能、交通流量小的街道,纳入发展范围作重新规划,并将相邻的小街区合并成较大型地盘,增加可供发展的土地总面积,作更高效能的规划设计。
(B)转移地积比率:容许私人发展商把同区重建潜力低的小型及零散用地楼面面积,以连系地盘方式转移至区内位置方便、适合作较高密度发展的用地,提升大型重建地盘的发展潜力。以油旺研究为例,将土地整合规划并引用转移地积比率后,剩余可用作发展的地积比率,由原来的7% 增至34%,新增土地可作不同用途,例如休憩用地和绿化空间。
(C)增加规划弹性:把主要商业走廊地积比率提升至容许的最高限制,及放宽建筑物高度限制,让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在规划项目时加入办公室、零售、娱乐等用途,并容许不同用途楼面面积互换,以提高项目重建潜力和财务回报。
市建局的油旺研究提出上述新规划工具,是鼓励私人参与、加快旧区重建的重要第一步。由於「整合街区」涉及补地价,政府现仍仔细研究其机制;至於「转移地积比率」,虽然去年7月城规会已制定相关指引,然而就地积比率转移「接收地盘」及「输出地盘」的配对,亦有相当要求,例如两者须於同一分区计划大纲图内,不能跨区运作,亦须纳入作单一宗规划申请内,并在同一项目下一并推行;而「输出地盘」的总楼面面积只可转移一次。相关要求为规划带来一定的局限,至今未有发展商提出申请。
私人市场参与旧区重建,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规划意向的确定性和项目盈利潜力。笔者认为有需要将油旺研究的一些重要规划理念和发展蓝图方案,纳入法定规划图则,让市场掌握更新重建的规划方案和意向,提升私人参与的信心和力度。
虽上述新规划工具暂未见成果,但市建局已透过「一地多用」模式,将旧区内过时的社区设施土地、用作临时用途及未被充分利用的政府土地,纳入作整体规划,释放土地资源作发展用途,地尽其用。
以新发展区土地支援旧区更新
由於基建设计负荷、规划准则和法规等原因,旧区可扩充的发展容量始终有限,而发展密度亦不能无限地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社会需将旧区重建和新区发展一并考量,并以宏观策略研究如何利用新发展区的土地资源支援旧区,处理旧区重建土地资源不足问题。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已就利用新开发土地推动大型重建项目展开研究,包括跨区地积比率转移及建造更多专用安置屋邨。笔者认为政策措施方向正确,亦支持政府持续开发土地,推进北部都会区项目,为旧区重建提供额外丰富的土地资源。这亦与市建局已建立的「规划储备」和「项目储备」策略如出一辙,以配合市区更新的长远需要,并为应对外在环境转变作准备。
在「新区土地助旧区重建」政策下,若能够让私人发展商透过跨地区地积比率转移,将油旺发展密度高,甚至是「巨无霸」建筑群已超出法规容许上限的「负地积比率」,转移至相关发展商在新区的发展用地,便能够发挥「跨地区补贴」作用,为那些无重建潜力的项目提供「出路」,亦能长远降低旧区发展密度。
另一方面,在新开发土地建造更多专用安置屋邨,协助受重建影响的居民觅得重置或调迁居所,除有助加快重建,更可作为旧楼业主重置新单位的替代选项,减轻市建局收购旧楼物业的沉重财务负担。
不能依靠借贷维持市区更新
市建局面对楼市持续下行、招标收入减少的挑战,早前已发债集资120亿元,应付今明两年收购开支。今年9月截标的九龙城启德道/沙浦道发展计划,亦因投标者提出额外条款,并与招标条款存在差异而不获接纳,影响市建局现金流。
从营运角度而言,市建局不能一直依靠融资推动重建。况且,如行政总监韦志成所言,单单重建油旺研究内的3000多幢楼宇,涉及收购开支已近1万亿元;即使市建局尽用250亿元融资额度,要处理这庞大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
旧区更新不能单靠市建局,相关机制亦不能因循守旧。市区及楼宇「双老化」,是社会每一个持份者都有责任处理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创新思维及与时并进的政策,释放旧区土地潜力和创造发展容量,并利用新土地资源,促进推展大型项目及鼓励私人参与,方能为旧区更新翻开新篇章,令香港长远发展为优质城市。
作者是市建局非执行董事、土地及建设谘询委员会委员
黎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