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专栏

苏庆和:伙伴同行市区更新(刊登於《信报》)

进入2017丁酉鸡年,笔者先祝各位读者及广大市民新年进步、身体健康! 

踏入2017年,亦是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投入市区更新工作的第16个年头。过去我们一直与不同持份者伙伴同行,为香港缔造优质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关顾旧区居民,致力协助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为此,市建局的团队在开展每项市区更新工作的时候,都身体力行,以贯彻「 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的工作方针。 

就以土瓜湾区开展的重建项目为例。市建局在去年以「小社区发展模式」在土瓜湾开展了5个重建项目,涉及总地盘面积约达20,000平方米,重建范围内估计有超过3,000个住户,共约7,000名居民,受影响居民人数是历来最多。 

由於项目的审批过程需时,由公布开展至获得批准往往需要一年或以上,居民在等候期间难免有所担虑。为此,市建局除了按一贯程序,在公布项目后举办居民简报会外,亦因时制宜,为这几个土瓜湾项目推出一项大型「伙伴同行」探访计划,主动探访每一个家庭及商户,聆听他们心声、了解他们需要、协助解决困难,以体现「以人为先」的精神。 

「伙伴同行」探访计划由一支为数约60人的团队组成。他们自去年10月开始,便不分昼夜逐一接触项目范围内每个家庭及商户,解释项目的最新进度、补偿、迁置安排及时间表等,亦就个别家庭及商户的情况,作针对性的解说,例如提醒他们尽早厘清业权问题或补办遗失文件等。 

另一方面,由於在重建范围内有不同种族的住户,团队亦特别制作不同语言版本的资料单张,包括乌尔都文(巴基斯坦及印度族裔的语言),以简单易明的文字及图像,解释各种补偿方案及安置安排,帮助居民和商户更清晰了解自己的权益。此外,市建局也考虑到部分居民工作繁忙,故特别延长土瓜湾地区办事处平日的服务时间至晚上10时,而星期六、日亦照常开放,方便居民在下班后及休假时可以就他们的问题向职员查询。

同理心助住户解决困难

最近,笔者欣悉团队尽心尽力帮助了一个女儿患有读写障碍的住户。这名住户对读写障碍的认知不多,也不知道从何寻求支援。市建局同事在了解情况后,协助她申请资助、找寻有关读写障碍的资讯与她分享,帮助她更了解女儿的学习需要及教导方法。 

在过去短短3个月,市建局团队已探访了近800户家庭及商户,与他们建立了互信关系。他们抱著「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及同理心,细心聆听,提供支援,与居民并肩同行这段重建历程。 

另一方面,「小社区发展模式」亦可令市建局透过更全面的规划,为社区建设更有效的道路网络,改善道路的可达性及交通流量。例如市建局透过把项目内的掘头路开通,发展成步行街;为多个邻近项目提供一个社区停车场,减少个别发展项目停车场出入口占用临街位置,藉此腾出更多空间以予地铺经营,彰显该区「小街小铺」的特色,实践「地区为本」的方针。 

双管齐下 加强沟通 

我们明白市区更新工作涉及很多复杂的议题,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时刻与持份者保持沟通,听取意见,以达至「与民共议」之效。然而,在香港这个多元的社会,当我们讨论市区更新这个复杂的议题时,「与民共议」的方针又如何能有效地在地区、以至个别社群层面的落实呢?不同持份者各自的看法和需要,我们又当如何透过共议而达致共识? 

为此,市建局采取双管齐下的地区谘询工作,务求取得平衡点。市建局在开展土瓜湾重建项目前,便透过市区更新地区谘询平台,收集持份者的意见,作为规划的参考。市建局亦主动透过不同渠道,例如居民简报会、区议会会议、接见不同团体、「伙伴同行」探访计划等,向持份者提供更多与项目有关的资讯,让他们能给予知情的意见(informed opinion)。笔者个人认为一个双向的沟通,有助持份者更多参与、更能集思广益,令市区更新工作提升整体社区发展之余,亦照顾受影响居民和商户的需要,发挥更大成效。 

在新的一年,市建局定必上下一心,继续与不同持份者伙伴同行,一起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苏庆和  
市区重建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