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停辦三年 「龍城」泰國潑水節今日舉行 市建局三方面協力復辦 促成活動規模更大參與人數更多

市建局去年在九龍城「龍城」區首次應用「融合策略」,結合重建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的模式,推動市區更新工作。在這策略下,地區性的更新不僅限於推行重建項目,提升地區環境和打通新舊區連接;更藉著試行「小區復修」先導計劃,鼓勵業主由外至內做好樓宇公用地方和單位內部維修保養,延長樓宇壽命;另一方面,透過保育和地區活化工作,整體改善老舊社區設施和街道環境,並著重地區歷史文化和特色元素的傳承,以達致市區更新、新舊交融的目標。

在這策略下,市建局在「龍城」區先後開展兩個重建項目,分別是啟德道/沙浦道項目(KC-015項目)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項目)。因應「龍城」區蘊藏豐富的餐飲及潮泰文化,一直有「小泰國」和「小潮州」的稱號;疫情前每年更舉辦特色節慶活動。為了致力保存地區特色,市建局團隊早在規劃項目階段,已透過重整及重新規劃該區的土地用途、道路網絡,並以活化和地區營造的手法,保留街舖林立氛圍;亦為重建後項目內增設「市集廣場」和「門戶廣場」,提供更多地方舉辦各式各樣具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

市建局有良好意願,希望日後重塑地區特色,然而,這亦必須依賴地區持份者的積極參與,才能促成美事。因此,儘管KC-017項目現仍在審批階段,在這段期間,市建局團隊一直與區內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包括舉辦了不同形式的社區參與活動,收集持份者對地區活化工作的意見;亦夥拍「龍城」區的泰人組織,組成「泰人服務隊」,擔當市建局與九龍城泰籍社群的溝通橋樑。我們更因應居港泰裔人士每年都會在「龍城」區舉行潑水節慶祝泰國新年的傳統,在今年初主動聯絡泰裔組織,探討疫後復辦潑水節的可行性。透過多方努力及協作,我很高興停辦三年的潑水節在今日順利舉行。

九龍城潑水節歷史悠久   因疫情停辦三年

一直以來,九龍城有不少泰籍人士聚居、開設泰國餐館、香料雜貨店等,形成了獨特的泰國文化,「小曼谷」、「小泰國」的稱號亦不脛而走。泰籍人士樂觀善良,喜愛聚會和社交,每年會在「龍城」區舉辦多個傳統節慶活動,如泰國供僧文化、潑水節等,讓居港泰人即使身處香港,亦能與同鄉一同過節。

而每年4月的泰國新年,更是居港泰人的盛事。香港其中一個大型的泰國工會組織Thai Regional Alliance in Hong Kong(譯名﹕「香港泰國地區聯盟」)自2002年起,每年都會在九龍城舉辦潑水節慶新年,讓區內、外的泰人相聚一起、穿上泰國傳統服飾載歌載舞及巡遊,並在區內街道和商店外設置小佛壇,讓遊人向佛像供奉及進行浴佛儀式,更會在打鼓嶺道、城南道和龍崗道上演「水戰」,寓意洗走身上的穢氣與邪惡,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三方面協力促成潑水節順利舉行

然而,潑水節因疫情已停辦三年,市建局團隊在進行地區工作時,得悉居港泰人一直希望在疫情緩和後復辦潑水節;為此,團隊因應政府在今年初陸續撤銷各項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後,主動聯絡「香港泰國地區聯盟」和多個地區團體,探討在「龍城」區復辦潑水節的可行性,並從三方面協力籌辦疫後首個潑水節活動,規模甚至比以往龐大、參與人數更多,讓泰裔人士能夠凝聚一起歡度佳節,亦讓更多市民體驗泰國新年的文化特色。

(一)協調和聯繫政府部門
根據傳統,每年潑水節「香港泰國地區聯盟」早上會先在打鼓嶺道休憩花園旁的街道設置佛壇,向佛像供奉及進行浴佛儀式,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他們亦會播放泰語賀年歌,在街道上載歌載舞和在區內巡遊,向街上的行人潑水祝福。在籌備今年潑水節活動期間,市建局團隊積極協助泰裔組織聯絡九龍城民政事務處康文署警方等相關政府部門,磋商4月9日潑水節活動的細節,確保暢順有序舉行。

此外,在今日中午,市建局亦會與九龍城民政事務處、多個泰裔和本地團體,以及九龍城區議會攜手,在賈炳達道公園舉辦「龍城 HAPPY 潑水嘉年華」。嘉年華會設有20多個攤位,包括泰國傳統工藝示範、泰式歌舞表演、潑水節小姐選舉和泰拳邀請賽等,藉著這些文化體驗活動,吸引區內、外的市民和遊客,一同參與,加深公眾對泰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承傳「龍城」的地區特色。

(二)不同渠道加強宣傳推廣
因應潑水節已停辦三年,市建局團隊透過不同渠道協助各主辦單位加強宣傳推廣,包括在潑水節舉辦前兩星期,夥拍「泰人服務隊」的義工落區,向「龍城」區商戶派發今次活動的宣傳單張,邀請他們一同參與。

web photo潑水節舉辦前夕,市建局團隊與泰人服務隊義工一同落區,宣傳潑水節復辦這個好消息。

同時,我們善用轄下各區重建和保育項目內的社區空間,包括中環H6 CONET、灣仔茂蘿街7號618上海街和觀塘YM²的電子屏幕,展示潑水節活動的宣傳海報,讓活動資訊傳遍多區。團隊亦透過市建局社交平台專頁加強宣傳,助更多市民知悉復辦潑水節的消息,以及嘉年華會內一連串的文化體驗活動,一同慶祝和參與這個節慶活動。

web photo市建局團隊在觀塘YM²(左圖)618上海街的電子屏幕宣傳49日潑水節和嘉年華會的活動資訊。

(三)派出義工隊協助統籌物資、場地佈置
除了上述的前期協調和宣傳推廣工作,市建局團隊在潑水節當日早上組成義工隊到場協助佈置場地、運送物資、協調人手,以至維持秩序等,讓潑水節活動順利舉行。我亦好高興知道,市建局為舊區基層家庭兒童提供免費樂器、音樂培訓的「市建童樂‧社區樂團」,亦應主辦團體邀請,擔任嘉年華會的表演嘉賓之一。為隆重其事,樂團成員早前加緊練習,在嘉年華會上以英文和泰文唱出「It’s A Small World」,以歌聲連結泰、港兩地,為今次潑水節活動增添意義。

web photo市建局義工一大清早出動,協助泰人組織將在早上舉行的浴佛儀式和巡遊所需的佛像運送到潑水節活動場地。

web 泰國駐港總領事Chaturont Chaiyakam(左圖左二)在今日早上出席潑水節活動,與居港泰人一同慶祝泰國新年。

web photo「市建童樂·社區樂團」在「龍城潑水嘉年華」上表演,以英文和泰文唱出「It’s a Small World」,以歌聲連繫泰、港社群。

今次是「龍城」區在疫後首個的潑水節和嘉年華會,活動能順利舉行,除了要感謝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也有賴多個泰裔組織、本地團體同心協力,促成今次這個盛事。我期望今日的活動能圓滿舉辦,市建局日後亦會繼續支持保存及承傳「龍城」區潮、泰具特色的節慶活動。

web photo停辦三年的潑水節今早在九龍城打鼓嶺道順利舉行,不少居港泰人到場參與浴佛儀式,一同慶賀泰國新年。

設「泰人服務隊」  照顧泰人身心靈健康

除了透過協助「香港泰國地區聯盟」及其他泰人組織復辦潑水節活動外,市建局早在「龍城」區開展KC-015和KC-017兩個重建項目時,便與區內的持份者保持溝通。去年5月啟動KC-017項目後,更夥拍在區內服務多年的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屬下的「泰人恩福服務中心」,組織一隊由泰籍居民組成的「泰人服務隊」,支援市建局在「龍城」區的更新工作,同時,促進市建局和泰人溝通,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市區更新的地區活化工作。

「泰人服務隊」成立至今,已經招募30名泰籍人士擔任義工,接觸區內超過300名泰籍居民和商戶,了解和收集他們的意見,並向他們發放重建項目的相關資訊。據團隊向我匯報,「龍城」區的泰人十分支持和認同這項工作;為此,市建局將繼續支持「泰人服務隊」,而在未來一年,服務隊將擴大工作規模和範圍,更針對性照顧泰人身、心靈健康。

據泰人恩福服務中心負責人黎太分享,不少居於重建項目內的泰籍人士,不諳中文和英語,市建局團隊與服務隊落區探訪時,除了繼續為泰人提供泰文翻譯,協助他們清晰了解項目的最新進展和資訊之外,更因應區內有不少泰人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經常因過度疲勞致身體不適、肌肉酸痛等毛病,在言語不通的情況下,求醫普遍遇到困難。為此,我們支持服務隊為「同鄉們」安排義診服務,由註冊醫生免費為泰籍居民進行身體檢查,以及物理治療,並在有需要時轉介至合適的診所跟進。

保留龍城區「行街買餸」地區特色

九龍城除了具特色的傳統節慶外,區內亦有不少與潮泰飲食文化相關的特色店舖,例如售賣傳統潮汕鄉土食品、泰國菜館等;以及與九龍城街市業務息息相關的鮮貨、乾貨和食材等店舖。它們多集中在街市附近一帶的地舖經營,其價廉物美、商品種類多元化,多年來吸引區內以至區外市民到訪,形成了獨特的商業生態圈。

故此,市建局在推動「龍城」區市區更新工作時,已在規劃項目階段,研究在重建後預留位置讓商戶回遷,繼續在原區經營,盡力保留「小街小舖」和「成行成市」的獨特氛圍和地區特色。我們更委聘顧問,分兩階段收集到訪該區的市民和在街市附近經營商戶的意見,協助我們掌握市民到訪九龍城的原因和消費習慣、商戶的經營情況,以至在項目開展後,商戶對過渡期經營安排和日後回遷方案的意願和意見,以便團隊深入和全面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參照所收集的資料,盡早制定適切的籌劃方案,並在可行的情況下,照顧經營者的需要,讓商戶在重建後回歸社區繼續經營。

顧問第一階段的工作在去年11月進行,訪問了約300名到訪九龍城的市民,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一星期有三日會到訪九龍城,主要是「行街買餸」和光顧區內的食肆。而他們到訪九龍城的原因主要包括該區獨有的潮泰文化、商品選擇多元化,以及交通方便。受訪市民對市建局正研究為商戶提供過渡期經營安排和永久回遷方案表示支持,更表明日後會繼續「幫襯」。

第二階段的對象則是與九龍城街市業務息息相關的商戶。顧問在今年農曆新年後,逐一約見這些商舖經營者,向他們講解市建局在規劃項目階段時,就保留「小街小舖」及「行街買餸」等地區特色的相關設計方案,以及過渡期經營和永久回遷方案的建議。

大部分商戶願意繼續原區經營

顧問整理相關資料後向我們匯報,表示大部分商戶均支持市建局的過渡期經營安排和永久回遷方案,讓他們可以集中一處繼續經營,方便市民購買食材。我們亦仔細考慮商戶的營運需要,在訪談內容中特別加入對商舖的位置、面積大小、儲物空間、冷凍設施、上落貨停車位、周邊配套,以至租金安排等問題細節,聆聽商戶的意見。我十分感謝經營者抽空與我們交流,亦高興知道商戶對是次面談反應正面,認為團隊提供的資訊詳盡,用心照顧到他們實際的營商需要,並盡力協助商戶日後繼續在原區經營。

今次面談絕大部分受訪商戶表示願意留在原區經營,他們有信心「龍城」區重建後,能夠保留和承傳「小街小舖」和「行街買餸」的特色。在未來數月,市建局團隊將整合顧問所收集到的意見,並落實商戶過渡期經營的安排和重建後回遷不同方案的具體細節。

市建局在「龍城」區推行「融合策略」是一項嶄新的嘗試,由於涉及的持份者眾,需要顧及的層面更為廣泛,市建局團隊將盡最大努力凝聚地區共識,加強與各政府部門、業主、居民、地區組織和商舖經營者的協作,促成「龍城」區妥善而整全的規劃、提升地區的已建設環境;並致力保存潮泰文化的特色,以至「小街小舖」的街道氛圍,彰顯「龍城」區的獨特文化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