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與市區更新基金伙伴同行 共籌地區活化新模式

市建局在2011年政府頒布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策略》) 引領下,以全面綜合的方式透過整合推動重建發展、樓宇復修、舊區活化和文物保育四大業務推動市區更新,擴大覆蓋並更切合社會上不同持份者的整體需要。要做到「到位」,除市建局外,其他機構對市區更新工作的支持和參與,亦十分重要。根據《策略》的建議,在2011年8月成立的市區更新基金(基金),便是市建局的重要伙伴之一。基金現已成立七周年,近日我在基金的董事會會議後,藉機與基金主席倪錫欽教授交流,分享工作和經驗,並為促進市區更新探索更多協作空間。

《策略》為市區更新工作提出「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工作方針,發展局因而成立市區更新基金,由市建局撥款五億元作為獨立經費來源。此基金運作獨立於市建局,並直接向市區更新基金董事會匯報。基金主要用作資助三大範疇,包括: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的運作,向受市建局重建項目所影響居民提供協助;由「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建議進行的社會影響評估及其他相關的規劃研究;及資助不同非政府組織及持份者,開展市區更新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計劃。

我感謝基金過去七年來的工作,和董事會內來自法律、會計、測量、社會工作等不同背景及專業領域的董事,為籌劃基金的發展路向出謀獻策,讓基金有效加強市區更新工作與不同非政府組織、專業團體和不同持分者的連繫,為市區更新注入更多創意思維和動力。

倪教授於去年八月獲委任為基金董事會主席,他分享到,基金的資助項目強化了市區更新工作的「以民為本」的方向,這包括社區服務隊會跟進受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的實際需要,提供適切的服務轉介和輔導。另外,基金至今共資助了13個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項目,董事會在審批項目時,不但關注項目的可行性及可持續性,亦十分注重項目如何加強地區特色,這些項目不但改善居民的生活質素,還增加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提升凝聚力。

我還記得在今年1月,曾經和基金董事會多位董事,前往獲基金資助的地區活化項目作實地考察,包括全長6.5公里、滿載九龍城區歷史文化特色的九龍城主題步行徑項目,了解項目的推行情況。這個目前是全港最長的主題步行徑,由聖公會福利協會負責營運,於今年1月正式運作,整個步行徑分成五個不同特色路段,涵蓋區內不同歷史、藝術、宗教和海濱等各具特色的景點,包括九龍寨城公園、宋王臺公園、牛棚藝術村和海心公園等。營運機構正分階段優化步行徑各個路段的公共空間,例如以藝術手法重新粉飾欄桿,重鋪部份路段地磚和加設公共座椅等,亦會加設展示今昔歷史面貌的展示牌等,加強步行徑的特色。倪教授說,步行徑項目不但改善區內公共空間設施的「硬件」,還著重「軟件」部分,例如營運機構會舉辦各類歷史、文化、藝術和保育活動,並邀請居民參與擔任導賞員,沿途為遊人分享地區歷史和生活文化的小故事,增進步行徑的吸引力和加深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我在實地考察時,亦留意到步行徑途經的一些景點,十分接近市建局在區內部份重建項目,例如位於鶴園街的北帝古廟,與馬頭圍道/春田街項目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步行徑亦經過市建局以小區發展模式進行規劃發展的多個九龍城重建項目。我期望隨著市建局以小區發展模式進行規劃的市區更新項目陸續開展,可從地區整體規劃發展的角度入手,理順和優化土地用途和設計,為地區帶來更多綠化和有活力的行人路及公共空間,將小區甚至周邊逐漸提升為步行友善的宜居環境,這亦可與步行徑項目相互協調,發揮協同效應,在改善地區的居住環境之餘,亦傳承地區歷史和文化特色,成為市建局與基金共同為地區更新揉合舊區更新與地區活化策略的良好範例,達致新舊交融。​​​​

ura photo市區更新基金董事會成員(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屬於董事之一)於今年1月到地區資助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包括參觀九龍城主題步行徑項目,了解區內特色景點。

此外,我和倪教授亦分享了市建局在自行開展的不同市區更新項目上,嘗試加入「地方營造」(Place-making)概念,以彰顯項目的地區特色。以中西區為例,市建局正試行一個名為「C O N E T」的「地方營造計劃」吸取相關的經驗,其中位於中環中心地下的市建局社區共享空間「H6.CONET」,已於去年10月啟用,它現已成為區內一個可以舉辦演奏分享、會議展覽、社福機構為市民提供服務等的多元文化藝術和活動的公共空間,場地的每日訪客人流亦穩定上升,由開幕時的每日3,000多人上升至目前的6,000多人。

另一方面,「H6.CONET」亦以活化手法擴展至毗鄰六條街道,即機利文街、機利文新街、永安街、同文街、興隆街及鐵行里。第一步是令所有進出該街道的連接開通,提升可達性及使用環境。接著便是進行美化及加設特色指示牌,讓公眾自由穿梭這社區空間,成為「城市新捷徑」。在構思美化工程時,並非單純作設施更新,而是先發掘項目所在地在中西區歷史文化發展上的角色,這包括深入了解昔日在中西區的維港海岸線的演變,如何影響該區的城市面貌,及接觸過去在這些街道居住和經營的居民和商販,了解如何構成當區的人文景觀等,並以此作為重塑區內的公共空間及美化街道景觀設施的原材料,彰顯該地區的獨特形象。

現時6條街道美化工程的詳細設計已獲政府部門的許可,承建商並於6月時展開第一階段工程。按現時進度,同文街、永安街和機利文街的美化工程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另一方面,市建局亦會資助鄰近12個小販進行小販牌檔優化工程,以同樣的原材料美化牌檔的設計,亦會考慮利用復修策略,取得相關業主的同意後,美化相關街道毗鄰的外牆。我期望這個「地方營造」計劃,進一步利用「點、線、面」的策略,由「H6.CONET」這一點開始,逐步以現有城市肌理,連結嘉咸街/卑利街重建項目附近的嘉咸市集「H18.CONET」及毗鄰的中環街市保育活化項目「CM.CONET」,以構建一個滿載地區歷史特色的「小三角」,促進地區經濟活力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市區更新。

正如倪教授所言,「地方營造」(Place-making)所指的地方(place),和空間(space)不同,「place」不只於一個實際空間,還包含地區文化和居民的集體回憶,因此透過加入地方營造以活化地區,不但增加地方特色,還可讓其傳統文化繼續保育和傳承。他說,基金將在今年底展開下一個三年發展計劃的檢討,基金籌劃未來發展方向和審批資助項目時,將配合「地方營造」的概念,以發掘更多具備地區特色的項目元素,與不同地區團體合作,將這些活化地區的意念,在社區落地生根。

隨著市建局邁向以「規劃主導」的模式進行市區更新,在市區更新項目的早期規劃及設計階段時已加入「地方營造」概念,在考慮項目的整體規劃佈局和公共空間的設計時,均需了解當區特色,在過程中,我相信憑藉市區更新基金的經驗,市建局和基金未來可在更多不同的市區更新規劃上合作,利用「先規劃、後項目」的手法,一同促進由地區持份者參與的地區更新項目,在邁向可持續的市區更新路上伙伴同行,共同為居民締造更美好的市區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