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總監網誌《摯誠.志成》

中環街市全天候24小時行人通道啟用

我在上月的網誌,分享中環街市大樓的保育及活化工程進度,其中位於2樓連接中半山及恒生銀行總行的24小時行人通道需要臨時關閉,以配合政府部門驗收大樓的消防系統。隨著這項驗收工作於上周四完成,市建局隨即於翌日將翻新後的永久行人通道,開放予公眾使用,方便市民,尤其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

ura photoura photo中環街市2樓的全天候24小時行人通道已完成復修及驗收(上圖),於上周五對外開放(下圖),在下雨天方便市民來往中區。

中環街市大樓在今年7月大致完成第一階段的復修工程及安裝新的機電設施後,需要進行消防系統的驗收,確認各項消防設備處於有效運作的狀態,才能開放24小時行人通道予市民使用。然而,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在7月出現第三波疫情,政府在7月下旬實施「居家工作」安排,使政府部門派員到項目現場實地檢查和驗收的工作,需要順延。

雖然項目面對疫情的挑戰,但我們並無停下驗收消防系統以及開放通道的籌備工作,期望在疫情逐步緩和、政府分階段恢復公共服務時,能第一時間聯絡相關政府部門安排項目的驗收工作。在此,我要感謝政府部門的積極配合,協助我們追回受疫情影響而落後的工作進度。

在過去兩個月行人通道臨時關閉期間,市民需要暫時改用街市大樓毗鄰的租庇利街和域多利皇后街兩條街道,來往周邊社區。兩旁的行人路始終較為狹窄,在繁忙時間會較擁擠,尤其在早前雨勢較大、行人需要擔遮走路的日子,便更為狼狽。

為了爭取第一時間開放全天候的24小時行人通道給市民使用,在剛過去的星期四,項目獲政府部門簽發消防裝置及設備證書後,我們即時安排工人拆除通道兩邊出入口的圍板,並對行人通道內的照明、空調及指示牌等設施作最後檢視。此外,為減少病毒在行人通道環境中傳播的風險,工程團隊特別安排在通道的牆身及結構柱的表面,噴灑一種由本地大學創科團隊研發、可有效消滅2019新型冠狀病毒及另外超過100種病毒和細菌的抗菌塗層,加強社區防疫。這些工作做好後,我們便安排在翌日早上對外開放,為市民提供便捷、舒適以及安全衛生的行人通道。至於通道內餘下一些不影響公眾安全的修繕和裝修工作,例如牆壁美化、修補路面瑕疵等小型工程,將會繼續進行。

ura photo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左)和規劃及設計總監區俊豪右)在24小時行人通道內視察各項設施。

應用智能科技 營造更舒適體驗
我和同事日前到行人通道視察,看到原來的大樓樑柱結構已完成修復和加固,內部狀況較翻新前大為改善。同事們在做好歷史建築的保育和活化工作之外,亦不會忽略場地的細部設計,希望公眾走進翻新後的行人通道設施,可以享受到更舒適的環境和使用體驗。

舉例說,在1990年代,為配合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啟用,中環街市大樓2樓行人通道部份位置,改建為購物走廊。然而,這項改動令通道面向中庭的一面被圍封成為商舖,影響通道的自然採光。

為了重塑大樓內部以自然採光為主的建築特色,工程團隊在復修行人通道的結構時,拆除後加的商舖間隔,重新呈現原來由混凝土樑柱組成的開放式柱網風格結構;而日後中環街市投入營運,2樓的商店和食肆亦會改為開放式設計。這回復原建築特色設計的處理,將自然光從外圍及面向中庭牆身的窗戶,引進行人通道,減少室內人工光源的配置,達致節省能源的目標。

ura photo行人通道復修前,部份位置被圍封成商舖左圖。復修後的行人通道改為開放式設計,將自然光引進室內,營造更舒適的步行環境亦讓公眾欣到中環街市原建築的特色。右圖

為了令室內的照明能與自然光源融合,工程團隊更應用智能科技,設置一套智能照明系統,它由一組可調節色溫和光暗的天花燈設備、安裝在天台和室內空間的光源感應器,以及一套智慧管理系統組成。系統能根據晝夜規律和天氣變化,調整燈光的色溫和強度。隨著日晝時間陽光逐步轉強,天花燈的亮度亦會因應日光的強度來調節,避免燈光的光線過於刺眼;而在下午至黃昏時段,或在天陰時,燈光亦會因應陽光減弱而轉強,確保通道在晚間時段亦能有充足的照明。該智慧系統的測試及優化工作現已進入最後階段,預期最快在10月試行運作。

這條行人通道作為當區居民、上班人士和旅客,往來中環至半山地區的重要基本設施,我們除了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之外,亦配置民生所需的公眾設施。通道內其他設置亦會陸續開放,包括全新的24小時公眾洗手間,以及連接地下至2樓的升降機,預計在屋宇署完成驗收後,最快可於下月對外開放;我們亦要求日後中環街市的營運機構,為行人通道配備WiFi上網服務, 便利市民。

革新洗手間設備 提升環境和服務水平
而位於2樓的全新公眾洗手間設施,工程團隊將盡量完善新洗手間的設計和內部各項衛生設備的規格,例如借鑑日本的經驗,提升男洗手間與女洗手間的廁格數目比例,由香港標準的1比2,增至1比3, 達到女性輪候使用時間一般不多於2.5分鐘的基本要求。在環境衛生方面,我們亦會應用新設計和科技,提升洗手間的抽風系統效能;而男厠部分地面亦會鋪設具備抗菌和自動除污功能的磁磚物料,提高抗污能力。

ura photo即將啟用的新公眾洗手間將廁格的數目增加地面以黑白兩色為主調的磁磚物料亦具備防滑功能。

由於洗手間的日常使用量十分高,為了加強設施管理的工作效率,我們更為相關工作注入「智慧」,例如在設施內裝設智能氣體感應器,根據感應器檢測的20多種空氣污染物(包括尿液釋出的亞摩尼亞)濃度,自動調節抽風系統強度,毋須人手調校,提升日常管理的效率。

此外,我們亦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為每個廁格安裝門鎖感應器,並於洗手間入口裝設實時資訊屏,顯示使用中的廁格數目,讓公眾能夠便捷地了解洗手間的使用或空置情況。物業管理人員亦可參照各個洗手間實際使用率的資訊數據,調整清潔頻率及檢視廁所內不同配備的損耗情況,維持洗手間的良好運作。

ura photo新公眾洗手間入口將裝設實時資訊屏,顯示使用中的廁格數目,讓公眾了解洗手間的使用情況。(設計圖片)

當新公眾洗手間在下個月開放使用後,現時位於德輔道中的公廁便會關閉,以開展第二階段的復修工程。我期望這個即將啟用的新「智慧」洗手間,能夠徹底解決舊式公廁衛生情況欠佳,甚至有異味傳到街外影響途人的社區民生難題。這優化不單只提升洗手間設施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更改善地區的整體衛生環境。

然而,我在視察中環街市時,亦留意到大樓在拆除圍幕及工程圍板後,再次出現野鴿聚集而導致的衛生問題,這不單是我們日後制定大樓日常管理工作的一大挑戰,更需要與政府相關部門攜手合作,才能有效應對。就此,我們正與漁農自然護理署食物環境衞生署等部門密切溝通,研究各種減少野鴿聚集的可行措施;而工程團隊亦會探索是否有新的技術,以期望能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

ura photo中環街市大樓拆除圍幕後,在外圍不同樓層、不同位置的窗簷,再次出現野鴿聚集的問題。

邀營運機構提交創意計劃 不以盈利主導營運
我們致力為大樓添置現代樓宇設備和貼合使用者需要的公眾設施,但大樓要達致真正的活化再用,仍有待日後的營運機構能夠制定一套善用大樓內、外不同空間的營運計劃。

市建局已於本月初就挑選營運機構展開招標程序,要求有意入標營運項目的機構,以公眾對營運中環街市的主流意見作為基礎,就管治、業務計劃、創意、商店租務、財務和設施管理這六項範疇,提交營運計劃。市建局不會以盈利主導營運方向,將以只收回日常保養和管理成本的原則,來釐訂項目營運所收取的租金收入。

我們預計於2021年第一季選出營運機構,爭取最快在2021年第三季開始,中環街市能正式營運。我期望日後的營運機構能夠發揮創意,靈活運用活化後的新大樓,並積極應用創新科技,構建富有創意的活動,不只從建築物的硬件上保存歷史,更打造一個舒適可親、具動感活力及和諧共融的中環街市,成為中環的新地標。

ura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