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效益
推動綠色及智慧建築設計綠色建築設計 我們理解到重建及建造工程難免為環境帶來影響,故此,市建局以致力創建低碳社區和綠色建築為規劃目標,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市建局在重建項目中加入環保措施,包括能源效益、節約用水、建築廢料管理及採用回收物料等,並納入項目的發展協議中,鼓勵合作發展商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設計及施工方法。 為進一步締造可持續發展社區,市建局根據BEAM╱「綠建環評」標準,在相關重建項目採用了業界的最佳做法。 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市建局合共有十四個項目取得BEAM評定的最終鉑金級認證,三個項目取得「綠建環評」最終鉑金級認證,以及十五個項目取得「綠建環評」最終金級認證,當中四個項目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取得「綠建環評」最終鉑金級╱金級認證。與此同時,十個尚於設計或建造階段的項目亦已獲得「綠建環評」的暫定評級。 |
|
此外,觀塘市中心計劃(K7)第二及第三發展區及位於東京街╱福榮街的SSP-015綜合發展項目,亦以其環境可持續的建築設計,分別在「環保建築大獎2021」的「已落成商業項目」及「興建及╱或設計中住宅項目」類別榮獲大獎。 市建局不僅致力推廣綠色建築空間,亦積極透過樓宇復修,加強現有樓宇的綠色元素。市建局於「公用地方維修津貼」下增設「環保項目津貼」(於二零一六年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獎項),鼓勵業主在進行樓宇保養及維修時,採用環保建築材料及加裝節能設施。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市建局已為約三百七十幢樓宇(約一萬八千七百個單位)的業主批出「環保項目津貼」,涉及資助共約二千三百萬元。 |
|
「智慧樓宇」元素 市建局積極在重建項目加入「智慧樓宇」元素,涵蓋設計、資訊、環境、便利及管理等五個範疇,促進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智慧樓宇是以高效及具經濟效益的方式使用資源,同時為住戶締造安全舒適的環境。市建局把不同的智慧元素,包括監察家居能源及食水消耗系統、家居保健系統、智能顯示、家居廢物管理系統及樓宇管理系統,應用於各項目中。 近年,市建局於推展項目的不同階段均廣泛採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並憑着應用數碼資訊以提升效率及準確度。繼二零一九年為618上海街建立BIM 設施管理(FM)系統後,市建局已進一步擴展系統應用至「煥然懿居」及中環街市兩個項目。我們亦建立 了一個BIM-FM中央管理平台,有助比較不同項目設施的運作數據。 年內,市建局亦與業界人士合作研發結合人工智能, 及以BIM為基礎的應用程式,自動計算總樓面面積及進行若干建築規管要求的檢查工作。該應用程式有助簡化和縮短項目的發展流程,從而加快房屋供應。此應用程式已在計算市建局自行發展項目「煥然懿居」的總樓面面積上試驗成功,可隨時進一步開發至涵蓋所有建築規管檢查。 |
|
數碼分身輔助規劃 營造宜居環境為配合「地區為本」和「以人為先」的市區更新模式,市建局開發「市區更新資訊系統」(URIS),透過為已建設環境建立數碼分身,支援地理及環境數據分析,例如進行三維視域分析及交通噪音評估,以至微氣候模擬研究來評估設計方案對氣流風速、體感舒適度和日照比率等影響因素。 市建局於二零二一年完成URIS第一階段的開發工作,以一系列應用程式縮短了有關規劃及項目儲備擬定的準備工作、設計方案分析及項目財務評估所需的時間。透過利用URIS分析土地用途,未有地盡其用的政府土地、設計過 時的公共及康樂設施會被納入地區規劃,藉著重建來重置老舊社區設施,並提升至現代化標準,供居民享用。 此外,URIS亦可為區內不同樓宇,在數位化環境模擬樓宇未來老化的情況,評估樓宇復修需要的幅度,有助制定 「小區復修」策略。 |
|
應用環保創新科技市建局一直積極研究在旗下的項目中應用綠色創新技術。於二零二一年四月正式啟用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市建局裝設了本地研發的得獎技術「無扇葉通風裝置」。與傳統機械式風扇系統相比,「無扇葉通風裝置」可導入多達十倍的空氣流量,加強空氣流通,減少能源消耗。 市建局於槐樹街項目(DL-11)及東京街╱福榮街項目(SSP-015)應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由預製組件廠房生產獨立的組裝合成組件,然後運送至地盤,再裝嵌成建築物。「組裝合成」建築法可減低建築地盤的塵埃及噪音滋擾,減少建築廢料,並改善建築廢物管理。項目落成後,將會是全港首兩個以此創新建築技術興建的私人住宅項目,可望帶動私人發展商跟隨,發揮示範作用。 |
|
「綠化」業務運作市建局總部辦事處於二零二一年獲環境運動委員會(環運會)頒發減碳證書,證書有效期至二零二四年,以表揚我們於綠化業務運作的努力。此外,市建局亦在環運會的二零二一年計劃中獲頒香港綠色機構認證,同時亦獲香港綠色機構認證的「卓越級別」減廢證書。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市建局繼續在不同的工作範疇推行數碼化以提升組織效率。市建局於啟動新項目時進行電子凍結人口調查,減少以紙張收集數據、匯報和分析。我們亦推行電子文檔管理系統,促進資訊分享自動化、精簡內部工作流程,以及減少以紙張作文件存檔。來年,市建局將於更多工作範疇推行數碼化措施,當中涵蓋樓宇監測、收購及遷置個案管理和執行資助計劃的行政工作。 為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市建局在旗下項目的商業發展部分亦引入綠色措施。 在裕民坊商場的公共休憩空間設有廚餘機,可將廚餘廢物轉化為肥料, 用以栽種植物,另外亦設置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的「智能座椅」,將太陽 能轉化成電力為手機充電,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及提升環保意識。 此外,「荃新天地」的公共休憩空間亦設有太陽能壓縮垃圾箱;該垃圾箱頂部裝設太陽能電池板,可收集能源以維持其自動壓縮垃圾的功能,同時設有實時數據監測及預警系統,確保能有效管理公共空間的廢物。 為配合政府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長遠策略,市建局已就一項顧問研究展開籌備工作,為實現碳中和制定以科學為基礎的長遠目標及策略,以配合政府於二零二一年十月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 |
|
其他環保倡議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