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中环街市面貌 建设「亲、动、融」新地标
我在去年11月的网志,分享中环街市分阶段进行混凝土复修和加固工程的进度,而项目在施工期间,街市大楼的外部覆盖了一层展现项目保育活化后设计的围幕,作为临时美化措施。至上月初,随着首阶段复修及加固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我们脱下这层「外衣」及拆除建筑棚架,途经中环街市的市民,现已可观赏到街市大楼复修后,展现出昔日建筑物设计及建筑风格的原貌。
中环街市已拆下外部围幕,首阶段复修及加固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
中环街市大楼的复修及机电安装工程大致完成后,紧接的工作是安排消防处及屋宇署为项目的消防系统和大楼本身进行验收。为配合政府部门的验收工作,2楼内连接中半山及恒生银行总行的24小时行人通道需于7月8日起临时关闭,为期约6星期。为此,我们亦审慎制定行人临时改道安排,预早通知市民,并在实施期间派职员驻守通道原来的出入口位置,向市民讲解临时安排的详情,尽量减低对途人往来的不便。
承建商派职员在行人通道原来出入口位置,向市民讲解临时措施安排及指示替代路线 。
这项临时改道安排实施了大约3星期,过程大致顺利,我在此感谢市民的谅解和配合。项目的消防验收工作完成并获批「消防纸」后,翻新后的永久行人通道最快可于九月先投入运作,而大楼大部份楼面及设施亦可于2021年下半年起率先开放。至于余下德辅道中外墙新立面的建造工程,亦将会在2022年完成及开放。
以新思维、新技术 应对中环街市项目挑战
市建局在2017年10月正式从政府接手中环街市,开始保育及活化工程。中环街市大楼是一幢已有80年历史的建筑物,其结构已受很大程度侵蚀而出现破损,需要大幅度复修加固;而于活化后赋予新的公众用途,大楼亦必须符合现今建筑法规和安全的不同要求。为此,市建局团队探索以新思维和新技术,为项目的复修和活化工作寻求创新突破,以克服工程规划、结构复修、保育历史建筑特征及活化再用这四方面的挑战。
在工程的规划层面,由于街市大楼的原建筑图则已经遗失,令我们无法准确地筹划具体的施工方案。因此,工程团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为大楼建立三维电脑模型,从中整合建筑、机电设备及结构的工程方案、施工的工程步骤以至建造成本等资讯,让不同范畴的工程人员,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了解各个细部,预视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制订方案,以加强项目在建造质素、时间和成本的管理,提高效率。
在制定大楼的结构加固工程方案上,由于大楼已经严重失修、钢筋锈蚀得「伤重见骨」,因此不适宜采用加大柱梁结构这种涉及额外重量的加固技术。在不增加大楼原设计的载重负荷,及尽量保存建筑物的原貌的前提下,工程团队运用崭新的工程技术,采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简称 FRP)这种新式及非常轻盈的修葺物料,作为中环街市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案。
FRP物料的作用是粘合在完成混凝土复修后的柱、梁及楼板等构件外层,塑造成一层坚韧的薄膜,加强结构的强度和承托力,但无损建筑外观或加重结构负荷。工程团队完成大楼的结构勘察后,选定为约50组结构衰弱情况较严重的横梁、柱和楼板,以及全部立面上所有檐篷范围,以FRP进行加固,以增加这些关键构件的承重能力及提升公众安全。
街市大楼部份承重要求较高的梁柱和楼板等结构构件已使用FRP进行加固(左图天花部份),而完成工程后(右图)完全无损建筑外观。
历史寻源 保存中环街市建筑特色
在历史建筑的保育方面,这所大楼历史悠久,建造时所使用的传统建筑工艺已接近失传,我们要参照昔日的工艺,修复已残缺破损的建筑特色,工程上的挑战确实不少。此外,大楼在过去数十年的使用中,经历多次翻新,建筑物原来所用的材料已被掩盖,因此保育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历史考究,并咨询研究历史专家的意见,才拟定合适的方案。
以中环街市大楼的外在立面为例,团队复修外墙饰面时,注意到表层油漆底下残留着一层层于不同年代使用的米黄、白、灰等多种颜色的饰面。顾问于是深入分析各层残留饰面的颜色和物料,再翻查不同年代大楼的旧照片作比对及反复研究,从中推敲街市大楼于1930年代落成时所使用的饰面颜色,并以此作为参考,拟定外墙饰面的修复方案,重塑建筑物的历史原貌。
市建局参考中环街市落成初期所使用的米白颜色(左图),修复及翻新外墙,并保存面向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的立面其流线型窗檐的特色(右图)。
除了致力保育大楼的外在立面,保育团队亦就中环街市大楼内部,包括中庭、主楼梯以及街市档口等具价值的建筑特征,制定详细保育方案,让这些特征元素融入活化后的建筑并赋予新用途。
在修复大楼内部主楼梯时,工程团队把表面已老化的油漆去除,重现它昔日以传统「上海批荡」工艺方式铺设的饰面,将这些埋藏多年的历史痕迹,重新展现给市民观赏。根据保育团队搜集的资料,「上海批荡」是上世纪初由西方流入中国南方上海、广东一带的装饰工艺,它是用石米粒掺入英泥一齐批荡,及后再作打磨,形成光滑兼具石材质感的饰面,塑造堂皇的氛围。然而,由于「上海批荡」涉及的工序需时太长和技术繁复,这项工艺已被淘汰甚至接近失传。
为了妥善修复主楼梯的「上海批荡」饰面,我们特意聘请了本地一位少数仍然掌握「上海批荡」工艺的资深保育工程专家,督导这项保育工程。他协助指导工程团队,参照原有批荡的颜色、石粒的种类和粗幼,调制相近的批荡物料,更传授传统洗刷和打磨批荡的手法,为残缺的部份作局部修补。我很高兴见到这项保育工作,不单只是建筑物硬件的保育,更重要的是,向年青的工程团队传承了历史工艺和文化。我建议市民大众日后参观街市大楼时,不妨近距离观赏主楼梯的建造工艺,了解保育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
中环街市的主楼梯经修复后重现昔日原貌(左图为修复前;右图为修复后)
主楼梯重新展现昔日的上海批荡饰面,过去指示楼梯「上、落」方向字样及政府部门招牌(右图)亦将会重现公众眼前。
在保育中环街市档口方面,由于街市内大多档口的结构部分已残缺不全,保育团队尽力就每一类型食品所经营的摊档作保育,合共保留13个档口。团队不只修复这些档口的结构及作加固,更重新展现其原有的「上海批荡」饰面,以及复修档内的设置,例如肉档的肉枱和挂肉的铁杆、鱼档的储水箱和鱼缸以及蔬果档的售货架等,以呈现档口昔日的整体面貌。
其中一个已保育的蔬果档,复修前损毁严重(左图)。保育团队将摆货架的结构修复,并还原「上海批荡」的饰面,恢复历史面貌(右图)。
保育团队将损毁严重的鱼档(左图)复修,并重组储水箱、鱼缸(右图后方位置)及工作枱等组件,才能呈现档口昔日原貌。
中环街市传承历史建筑文化,在服务大众数十年的过程,亦见证社区的民生转变,街市内的商贩以至日常光顾的街坊,蕴藏不少珍贵的故事。这些故事和受保育的建筑特色,均是整个项目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保育和传承。因此,当街市大楼的各项保育工程完成后,我们将构思运用多媒体科技,以创新手法,引领市民走进时光隧道,体现昔日中街环市熙来攘往的景象,了解当中的故事和历史。
赋予大楼新生命、新用途 营造中环新地标
随着中环街市的保育活化工程大致完成,视乎疫情的发展,我们预计于本年第三季内,就挑选项目的营运机构进行招标。从公众对营运中环街市的主流意见,市民期望项目活化后能够成为亲切、有活力及多元化的建筑。因此,我们依据从主流意见得到的方向,制订了三项营运的主题元素,包括:
-
「亲」:将中环街市活化成一幢亲切和舒适的社区建筑,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共同享用,成为社区聚脚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连系。
- 「动」:善用项目内的公共空间,以至项目附近的社区空间和活化项目,例如毗邻中环中心的H6 CONET 、嘉咸街重建项目周边的嘉咸市集等,透过不同项目的设施和特色,协同筹办展览、工作坊和社区导赏等多元化社区活动,为中环街市注入活力之外,亦带动整个社区的更新。
- 「融」:透过提供多元和普及化的服务,令中环街市成为一个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市民生活所需的共融设施。
上述三项主题元素已加进招标文件中,我期望日后营运中环街市的机构,能以创意建构出涵盖这三项元素的营运计划,将中环街市打造成舒适可亲、具动感活力,以及和谐共融的新地标。
中环街市、618上海街等大型活化项目陆续落成和启用,标志着市建局肩负旧区更新的使命,并致力保存市区更新项目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并彰显地区特色。多年来,市建局投放超过22亿元于纯保育活化项目,而中环街市项目的建筑支出已占5亿元。这些纯保育活化项目,并不会附带其他的发展收入,日后项目营运的租金收入,亦只会以收回日常保养和管理成本作主为原则,体现市建局并非以盈利作主导的营运原则。我期望这些项目活化后,不只从建筑物的硬件上保存历史,更可以给予它新的生命和功能,配合社区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活化再用,成为社区重要的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