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社区营造精神 实践区内居民愿景
市区更新不单是指于旧区进行重建发展、楼宇复修、保育及活化,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能在更新后,为社区内的新、旧建设和环境以及区内的成员,重新建立网络和凝聚力,促进已更新社区的发展。
市建局明白社区由人而生,而重塑社区网络涉及不同进程和元素,当中包括策划起动、社区参与、促进发展、赋权共创、巩固发展等。去年,我在网志中提及有关H19项目将在重建以外的市区更新模式,探索可促进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活化方案。市建局以促进者的角色,主动为H19项目进行「社区营造研究」,并委托「香港社会创投基金」连系项目位处的社区内不同的持分者,透过不同形式的参与和交流,以「由下而上」的模式,寻求可建立和谐、共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汇集社区意见 聚焦四大愿景
在广泛汇集社区的需要及意见后,「社区营造研究」归纳出社区人士对H19项目小区未来发展的四大愿景,包括:
-
以社区教育理念为本,将区内传统及文化薪火相传的「知识共聚」;
- 推动青年发展及社会房屋,并引入共居概念及便利民生的小店,让小区达到「民生共创」;
- 透过地缘协作,营造社区聚脚点,善用社区资源作「社区共享」加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及
- 配合H19项目小区的环境和个性,筹组以「身心共融」为本的活动,当中不少受访者表达了希望市建局能在区内尝试开展「社区苗圃」。
市建局牵头 凝聚区民 营造社区
在认清了社区人士对小区发展的愿景后,市建局随即与不同社区团体商议,共谋协作推动「社区营造」试行计划。当中,在华贤坊西的「社区苗圃」,便是以社区需要为基础,透过市建局作为促进者这「外力」居中协调,加上社区人士自发参与,协力创立的一个「凝聚区民、营造社区」的项目。
自去年年底,市建局为起动「社区苗圃」项目开始策划。我们聘请了社会企业「蒲寓」协助管理,并就开辟「社区苗圃」提供技术支援,检视现时市建局在H19项目内已平整的地盘,确定了位于华贤坊西一片面积约45平方米的土地,因其自成一角,并具备适宜的日照、地势及疏水功能,不用进行额外挖掘,便能在简单改动下,包括改善围栏、铺设泥土、向水务署申请安装水表作灌溉之用等,转化为可供种植的场地。
位于华贤坊西的「社区苗圃」进行改动前(图左)和后(图右)的状况,大大改善社区面貌。
市建局作为促进「社区营造」的「外力」,策划起动项目并提供设施配套之余,亦致力协调社区人士的积极参与。我们招募「区民」义工,包括区内一家老人中心,作为「社区苗圃」的先导者,共同策划招募义务社区园丁的事宜。最终,27名包括老人中心会员、街坊邻里及对种植有兴趣的市建局同事组成的义务园丁小组于五月底正式成立,并随即启动种植活动。
考虑到大部分义务园丁一般也只曾在家中照顾小盆栽,没有在园圃栽种的经验,市建局遂为义务园丁安排有机种植班,教授不同植物的种植方式,涵盖由培苗到日常打理、施肥、防虫,以至收成等各个步骤的知识,目的是提升义务园丁的能力,以应付日后自行照顾苗圃工作的需要,能令社区人士长远能自行管理苗圃的运作和持续发展,亦即是我在前段提到的「促进发展、赋权共创」的理念。
有成为「社区苗圃」义务园丁的市建局同事告诉我,自第一次义工会议至今,参与的街坊义工由彼此素未谋面及对种植几乎一无所知,到商议在苗圃栽种什么植物、何时需要浇水或除草,在聊天群组分享农作物生长的情况等资讯,「区民」彼此变得熟悉,并成为好友;更有成员自发安排参观香港大学香草园,汲取更多种植经验和知识,以「新知」连结社区;而出任组长的街坊亦积极带领组员主动解决日常种植时遇到的问题。
这正正就是「社区营造」的理念 - 由人而生、从社区需要出发,由社区成员共创并致力令其生生不息、持续发展。我很高兴市建局在「社区苗圃」这项目中充分发挥了促进者的功效,协助并推动「区民」营造属于他们的社区。苗圃早前已有第一造的收成,有参与开垦这苗圃的义务社区园丁,都感到十分欣喜,并期望疫情过后,可以献上届时各自的收成,以食会友。这第一造的收成,不仅是「社区苗圃」的实体收成,更是我们与「区民」在实践「社区营造、身心共融」的收成。
(上图)参与社区苗圃计划的义务社区园丁早前陆续收割他们第一造的农作物 - 青通菜及红苋菜(下图左及右)
鼓励新生代参与 促使知识共聚
除「社区苗圃」外,市建局亦以「知识共聚」为目标,在区内推行壁画创作试点计划。该计划由区内34名小学生及其家长、校长、老师,联同当区区议员及壁画创作艺术家,于城皇街的一段长约17米的围板上,共同创作一幅展现昔日中上环一带街景的壁画。
参与的学生透过工作坊认识到昔日小区的街景和民生经济,在壁画创作艺术家的指导下,在展现昔日民生的画面构图上,注入他们构想中在这街道玩乐的情景,为整幅壁画增添趣味。该壁画已于去年年底完成,其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致学校停课,学生们到最近才有机会在上学或下课途中,与同行家人或同学驻足欣赏这幅自己有份参与的创作,推广自己的社区。
学生在壁画创作艺术家的带领下,将自己构想中在街上玩乐的情景注入壁画中(图左及右)
完成后的街景壁画,沿城皇街拾级而上 。
壁画创作试点计划完成后,市建局现正就另一个以「知识共聚」为本的试点项目开展筹备工作。这项目将与H19项目小区内的小学合办社区导赏团,由市建局及区内街坊,透过介绍区内的文化和历史作口述故事,让高年级学生对学校所处的社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成为导赏员,带动校内同学认识社区;我们亦希望这群小小导赏员可以训练低年级的同学接棒,以薪火相传形式,让区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能透过区内的新一代,承传下去。
诱导和帮扶 建立长远社区营造规模
由去年我们委托顾问进行「社区营造」研究,到今天各项试点活动陆续见成效,我乐见「区民」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仍以不同的形式,热心投入实践「身心共融」及「知识共聚」的愿景。未来,市建局将继续与社区携手,实践另外「民生共创」及「社区共享」的两个愿景。我们将参照「社区苗圃」的成功例子,协助策划推动社区营造项目,并与社区成员及团体协作,在硬件和资源上给予助力,鼓励「区民」参与,并提升「区民」的能力,催化各项目的成长。
然而,社区营造的成功要素,实在有赖社区内每一位街坊及持份者积极投入、「区民」邻里彼此的信任、凝聚和协作精神,才能从协作演进至主导,缔造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长远社区营造成果,让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自行促进融洽和睦的社区关系,并为步入老化的社区策划更新活化的方案。我期望H19项目范围的社区营造,能如苗圃的农作物收成一样,茁壮成长,长远能成为其他社区可供参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