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行政总监网志《挚诚.志成》

创造小区空间 建立人与地关系

刚过去的周四傍晚,市建局与中西区区议会为中环街市活化项目的「雪中市集光影@CONET」外墙投影揭幕。市民由周五(12月7日)至明年1月5 日,在晚上只要沿皇后大道中途经中环街市,仰望街市大楼的外墙,便可看到以多媒体影像投射出中环街市的建筑特色和香港的城市景观,光影会配合飘雪和音响效果,为市民带来欢悦的圣诞及新年节日气氛。这是市建局首次在活化项目外墙作光影投射的新尝试,让中环街市在活化工程施工期间保持活力。

我在上一篇网志中提到,市建局推动市区更新项目,由规划设计「硬件」设施,以至筹划营运模式等「软件」,均要思虑周详,才能让项目发挥相应的「有形」及「无形」功能,实践社区融合的市区更新概念。我在开幕礼活动时,亦借机与应邀出席的中西区区议会主席和各位议员交流,进一步分享市建局在区内推展的多个市区更新项目,加入「地方营造」(Place-making)概念的元素,结合地区特色,将设施营造成为可连系社区、与市民共享的社区空间。

旧区活化与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改造重设和文物保育,是市建局的5R业务策略;而「地方营造」的概念则与5R工作融合,透过规划设计,把市区更新项目范围内的空间,塑造具地区特色并同时为社区团体及市民提供筹办多元活动的场地。透过提供空间,我们把「人」和「地」串连起来;而透过筹办活动、鼓励参与,我们将「人」和「人」联结,藉此促进更紧密的社区网络和经济活动,让更新的地区「活起来」,达致可持续的发展。

就以中上环地区为例,位于中环中心地下的市建局社区空间「H6 CONET」,便属于融入「地方营造」概念的项目之一。前土地发展公司在开展中环中心这项目时,将该处地下划作为「政府、团体或社区」(GIC)用途的设施,过去由多个社会服务团体租用作办公室,并各自提供不同的服务。去年1月,市建局翻新及重新设计有关设施,以「连系社区 共享空间」为主题,翻新成一个占地约2,600平方米的社区空间,正式命名为「H6 CONET」。CONET 是取自Community(社区)、Open space(公共空间)及 NETwork(网络)三组字,代表它将营造成一个可加强居民社区网络及市民共享的空间。

随着翻新工程于去年10月完成,H6 CONET 现已成为区内一个可以举办会议展览、音乐、艺术和推广健康生活的多元活动场地。场地内设有不同大小的多用途活动室和多个展览及表演场地,可举行各类的社区活动让市民参加。此外,项目亦融入便利行人的空间设计,打通毗邻六条街道,即机利文街、机利文新街、永安街、同文街、兴隆街及铁行里,透过连接附近街道及周边的行人走廊,令整个公共空间更畅达。

H6 CONET内亦设有多幅巨型壁画,让本地多名艺术家绘画出社区空间与毗邻街道的特色景象及其历史,例如机利文街原有的大排档、永安街的花布档、同文街的化工原料摊档等,并在这毗邻六条街道竖立展示板叙述它们的历史,从「内」到「外」彰显地区的独特背景。H6 CONET每日的访客人流亦持续上升,由开幕时的每日3,000多人次,上升至目前的近8,000人次。

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与社区的连系,市建局正邀请本地艺术家,协助粉饰H6 CONET 附近大厦多幅外墙,透过艺术手法呈现本土特色,让不论是这区的居民或途经的市民及游客,也可了解多一点这区的人与事。

项目先透过规划设计,改造了「硬件」的设施、提升各出入口的连接;继而从「软件」方面发展,在营运策略上深化「多元」、「共享」的元素,以活动带动市民参与,把「人」与「地」的关系建立起来。为让不同的社群皆可利用场地与社区交流互动, H6 CONET 不会设单一主题,社区团体可租用场地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呈现社区空间多元、活力的一面。由启用至今,H6 CONET的社区活动区已举办超过20项会议、艺术展览、音乐表演、健康生活工作坊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场地平均使用率高达八成。

在筹划地区活动时,市建局的地方营造团队,也会先了解中上环地区的特性,按照区内居民及中环上班人士等特定社群的需要,推展合适的活动,让空间融入市民的生活中。为此,我们曾在该处进行意见调查,了解到公众对文化、历史和艺术较钟爱,故此我们会以此作为举办活动的参考;另外,亦有不少「中环人」表示希望能在繁嚣的中环市中心里,有一个可以让他们放松心情、稍事休息的地方,因此,团队邀请了演奏团体在午餐时段,在社区空间表演乐曲,使H6 CONET化身成「社区音乐厅」,让在场休憩的市民放松心情欣赏音乐。

其中一个令我感受深刻的活动,是结合了音乐与共享的元素,由邻舍辅导会举行的街头演唱(busking)及咖啡分享的创意活动。邻舍辅导会联络一些热爱「夹BAND」但一直缺乏表演机会的青年,于中午时段来到H6 CONET演唱,和公众分享音乐;同时,另一些志愿成为咖啡师的青年,则在场地即场为市民冲调咖啡,让在场进食午餐和休憩的市民,可尝试他们的手艺。邻舍辅导会和我们分享这个活动时,指青年们即使怀有理想,但社区未必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实践志向, 因此共享空间对青年们十分重要,可为他们提供实践理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继续向理想进发。

ura photo热爱音爱的青年在H6 CONET举办午间音乐会,将社区空间化身为舞台,与观众分享音乐;另一些有志成为咖啡师的青年,则即场为市民冲调咖啡。

除了音乐、艺术和文化活动之外,考虑到区内的上班一族工作紧张,我们于是亦引入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包括邀请运动团体举办伸展运动班和跑步活动等。为可充份运用H6 CONET的空间,我们稍后也会在场地设置一些自助储物柜,方便居民及下班人士在晚上外出跑步时,把替换衣服和随身物放置好,令这个场地由日到夜也能为大众服务。

市建局将继续在不同市区更新项目中,把地方营造的理念延伸,并推动「多元」、「共享」的空间运用。除了H6 CONET 外,由今年8月起自行营运和管理的茂萝街活化项目,已命名为「茂萝街7号」,除了提供合共约380平方米的展览和活动空间作场地租用外,还有约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供团体或市民免费申请使用,举办非商业或慈善性质的社区活动。

「茂萝街7号」本身是一幢历史建筑,楼宇在复修时保留了露台、法式窗门和木楼梯等建筑元素,并将建筑群楼上的室内场地和地面公共空间重新包装、活化。市建局在「硬件」方面保存了原建筑物在这地区的独特景观,但透过空间设计和运用,使它转化为社区资源,让「人」和「地」(历史建筑)再度联结,以推动艺术、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营运方向为基础,加入社区共享元素,让地区不同的团体皆可受惠,让活化项目融入社区。

为整合市建局辖下不同项目的社区空间,我们更推出了一站式的社区空间网上平台(https://ura-vb.org.hk/),让公众可同时了解「H6 CONET」 和「茂萝街7号」等不同社区空间正在举办的公众活动详情,亦可以在网上报名参与。平台亦会详细介绍各场地的设施配套,方便社福机构、学校和非牟利团体等预约场地筹办活动。

在市区更新的过程中,社区的融合和营造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才能达致「新旧兼容、社区共融」。社区空间的设计和运用,既要把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融入规划之中、把「新」与「旧」融合;亦要灵活配置空间设施,配合不同需要,借着活动作为软性的中介凝聚市民,才能营造一个社区融和的环境和氛围,促进人与人、以至人与环境空间的紧密关系,重现地区,尤其是已建设的旧区的活力,发挥社区空间「共融」「共享」的特性。要「营造社区」以达致「融合」的形态,需要长时间经营和一步一步的实践。我认为我们的工作仍在起步阶段,我们仍需要不断学习和汲取不同地方的经验,并期望与地区不同持份者携手,在市区更新的工作范畴上,建立更优质、具裨益的社区空间,与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