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

市建局主席张震远会晤新闻界之发言要点

深水埗海坛街重建项目跟进研究

  • 海坛街项目是市建局在深水埗区至今最大规模的重建计划,占地达7,500平方米,受影响楼宇37幢,受影响人口867 户。
  • 市建局特别委托了香港大学社会系,就海坛街重建项目进行跟进研究。
  • 这是市建局首次对市区重建项目进行的独立学术性跟进研究,希望藉此更客观、深入及全面地了解重建对居民的实际影响。
  • 跟进研究主要是探讨重建对居民有何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如何。

(甲) 研究第一部分

置业取向

  • 跟进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希望了解自住业主在取得补偿後的置业倾向,和留存现金的数目。因为资料涉及私隐,业主多不愿意透露。因此,市建局另外从土地注册处楼宇买卖登记资料中,搜集项目内自住业主的置业情况,我们发现:

    - 其中7成自住业主在深水?原区重新购置单位;

    - 自住业主所得补偿平均有300多万;单位面积较大的自住业主,可得到400多万元补偿。虽然他们完全足以购买同区7年楼,但自住业主倾向选择购买楼龄7年以上、面积较细的物业;

    - 重新置业的自住业主中,46.3%留下100万元以上,28.5%更留下200-350万现金。

(乙)研究第二部分

  • 由港大负责,分三次进行,包括:
  1. 居民迁居前的基线研究,以掌握居民的现况和迁居前的心态。
  2. 第二次研究在居民迁居後短期内以家访形式进行,主要是了解受访者搬到新居後的情况。
  3. 第三次研究在居民迁居最少三个月後,以跟进访谈形式进行。
  • 共有175户居民和商户同意参与研究,受访者包括住宅和商店的业主和租户。

原区居住

  • 研究发现,大部分居民可以在深水?原区继续居住,包括:

- 87.5%的自住业主,及
- 63.5%的租户。

新居状况

  • 受访的租户之中,约6成(58.3%)搬往香港房屋委员会提供的公屋单位。
  • 超过一半受访租户(53.2%)迁往十年以下的新居。 租户新居面积一般较旧居为大,居住环境也有改善。
  • 自住业主迁往的新居,大部分都管理较完善,有业主立案法团和保安。
  • 大部分受访者对迁居後的居住环境、卫生、建筑设施、楼宇结构安全和保安方面等,表示满意。

社区网络

  • 研究亦发现,受影响居民虽然大多仍居住在原区,但迁居初期较少和邻里接触,显示社区网络的确是一个值得注视的问题。
  • 约5成迁居的居民,在第二次访谈时表示迁居後和邻里的接触减少。
  • 在第三次访谈时,发现他们与邻里的接触,以及与邻居的互信关系,在迁居的3至6个月後,已经逐渐改善。
  • 换言之,迁居後的初期,他们的社区关系比较疏离,但过了3-6个月,大部分居民都逐渐适应,心境平静。

重建的影响

  • 在未迁居接受访问时,居民都忧虑重建会对生活带来影响。
  • 迁居後,大部分受访者表示重建对他们的就业、教育、医疗支援及社交生活没有影响,并普遍满意现状。

身心康泰

  • 迁居後,受访居民增加使用游泳池和运动场等公共设施。
  • 受访居民表示,在迁居後看医生的次数大幅减少。3至6个月後,次数没有明显回升,可见看医生的确减少。
  • 他们亦表示迁居後心境平静。

总结

  • 是项研究让我们更了解重建对居民的实际影响。 
  • 受重建影响的自住业主和居民,在重建前的确有一定疑虑,对补偿和未来生活有一定的焦虑。但这些情况在迁居後都逐步得到纾缓。
  • 我们亦认为只要重建过程补偿合理、处理公正,有社工跟进特别个案,重建的确有助提升居民生活水准,减低对社区网络的影响。
  • 未来,我们将会进行多些这类跟进研究,以帮助我们在重建过程中处理居民的事宜时,可以做得更好,更加「以人为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