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

市建局正式启动衙前围村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宣布,以「保育为本、新旧交融」的创新意念进行规划设计的黄大仙衙前围村项目,今日(星期二)正式启动。

约50名市建局职员今日在项目范围内进行住户状况调查,以确定受影响的人数和物业的使用状况。市建局发言人表示:「救世军市区重建社区服务队和本局的前线职员会特别留意有需要协助的家庭,在重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个人或家庭问题,并尽量向他们提供援助。」

衙 前围村项目占地约49,900平方尺。在过去20年,三分之二的村屋已被私人业主清拆,现存的建筑物破落残旧;加上缺乏适当的?生设施,生活环境十分恶 劣。大约60户家庭现时仍在57间残旧的村屋内生活。据保育专家估计,在这些村屋之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二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面貌。

衙前围村项目是前土地发展公司在1998年宣布但尚未开展的一个重建计划。保育和发展的总成本估计为12亿4千万元。多年以来,受影响居民一再要求市建局早日开展这个项目,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视乎项目的工作进度,市建局准备在三个月内向受影响的业权人提出收购物业的建议。在物业买卖完成後,市建局会向其中受影响的租户提供现金补偿或公屋安置。

由於社会对衙前围村保育问题的关注,因此市建局会尽最大的努力, 在可行的情况下,尽量保育剩余的原建筑和再造围村的氛围。在早前进行的谘询过程中,村民和区议会只要求保留三项文物,亦即门楼、门楼上方的石匾和天后庙。 不过,为回应社会的诉求,市建局在2006年1月委托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育专家小组成员、世界着名的马来西亚籍保育专家卢光裕带领一个保育专家 小组,为衙前围村项目制定保育策略及推行大纲。

卢光裕建议采用「寓保育於设计」的创新意念,尽量保留原来的建筑和设计元素,以达致「保育为本、新旧交融」的目标。精心设计的围村保育公园将会重塑600年前古村的历史氛围,同时亦可发展新的住宅物业。

为了将「寓保育於设计」的概念转化为建筑及园景设计,市建局在2007年2月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林云峰教授带领一组建筑及园林设计专家,制定「保育为本、新旧交融」的设计方案。

除了村民和区议会原本要求保留的三项文物之外,现时的设计方案还包括保留围村的中轴线,及其两旁原有结构较为完整的8间村屋,再加上村内里弄的整体布局,形成保育的主体元素。根据这些元素发展而成的围村保育公园,将会重塑昔日围村的氛围。

根据「保育为本、新旧交融」的设计意念,将来的住宅大楼将会靠近地盘南北两面的边缘。南北大楼之间会保留约120尺阔的露天空间,令到保育公园最少有百分之六十的土地可以通向蓝天。

该设计同时建议提昇住宅大楼的底层至离地约45尺,以让出更多地面空间,优化保育公园的景观。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衙前围的村民和黄大仙区议会,在了解方案的内容後,均大力支持保育和发展的设计,并敦促市建局尽快落实方案。」

该发言人说:「保育与发展不一定存在矛盾或互相排斥。我们希望衙前围村项目会成为一个成功例子,证明保育和发展可以并行不悖。」

按照现时的分区计划大纲图,这个项目可发展的住宅和非住宅地积地率,最高分别为7.5倍和1.5倍。

连同衙前围村项目,市建局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经启动了33个重建计划,其中有8个是与香港房屋协会合作推行的,合共有18,000名居民直接受惠,涉及的总发展成本近640亿元。

市民可以致电市建局热线电话2588 2333,询问项目的一般情况。受影响居民亦可以致电2391 3483与救世军社工队联络,查询资料和寻求援助。

(完)